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国民俗中第一大节日。年,在家乡,从腊八备起,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十五元宵节。
置办年货,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习俗。从古至今,办年货都被叫做赶年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商品交易会。逢年集的乡镇街道,人声嘈杂,各种小吃弥漫,香气溢人。人们鼓着腰包上街,给小孩大人添买新衣服后,又开始置办齐全的过年礼单。鸡、鸭、鱼、虾、瓜子、花生、水果及各样时鲜蔬菜,各种香味调料,缺一不可。当然,挂历、台历、年画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去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年,是难得吃上的一桌好菜肴,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的新衣;是穿着过年的新衣,兜里还揣着鼓鼓的压岁钱。年,是劳累的驻足,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团聚的欢乐。
随着年关的渐近,主妇们看着厨房里曾堆积如山食物原料,被打理成糟肉、扣肉、丸子等,大碗小碗重重叠叠,欣慰的只等亲朋好友在节日里团团圆圆围上一大桌尽情享用。
腊月初八,家乡人都会喝上一碗自家秘制的“腊八粥”。这一天,家里的主厨人会以糯米为主料,拌以高粱、花生、玉米、红枣、果子仁儿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在一起以温火熬煮,待时间足够,旺火渐灭揭盖,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色香俱成。一家人围在桌前,等吃饱喝足,剩下的吃不完的就喂给猪、牛、羊,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业顺心。
过了腊八,遍布大街小巷的年味愈渐浓厚。剪窗花纸,栩栩如生,房前屋后,张灯结彩。积了一年的污垢,大人们会挑个吉利日子,全家老少齐上阵,角角落落,里里外外,通通打扫个遍。扫出的是垃圾灰尘,是烦琐劳累,留下的是干净卫生,是心情舒畅。
大年三十,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要烀酸汤。萝卜、青菜、藕、茨菇、毛芋头、茴香、香菜等是必不可少的主菜,配以适中的油水,素则味淡,油多则腻嘴。杂七杂八的一锅菜先用大火烀,后用小火慢煮,两个小时即可食用,再配上自制酸辣不等的蘸水,味极佳。
正月里,醇美甘甜的米酒是亲友间的最爱。米酒色白,味甜,食后开胃口、助消化,但不可多食,易醉。早在年前,乡人就将制作米酒的糯米蒸熟蒸透,用冷水调和将酒母与糯米饭搅拌均匀,用瓦制的罐或盆装起来蒙上盖,严实地捂在青松毛或糠堆里,让其自然发酵三五日后,端出即食用。
正月十五,从小年到除夕的团圆饼,这时全家都要吃到,意味着真正的团圆。它寓意日子蒸蒸日上,财禄双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细细品着的年味,竟是这般的香甜和浓郁,让人一次次迷醉在这片香醇的热土上。
置办年货,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习俗。从古至今,办年货都被叫做赶年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商品交易会。逢年集的乡镇街道,人声嘈杂,各种小吃弥漫,香气溢人。人们鼓着腰包上街,给小孩大人添买新衣服后,又开始置办齐全的过年礼单。鸡、鸭、鱼、虾、瓜子、花生、水果及各样时鲜蔬菜,各种香味调料,缺一不可。当然,挂历、台历、年画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去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年,是难得吃上的一桌好菜肴,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的新衣;是穿着过年的新衣,兜里还揣着鼓鼓的压岁钱。年,是劳累的驻足,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团聚的欢乐。
随着年关的渐近,主妇们看着厨房里曾堆积如山食物原料,被打理成糟肉、扣肉、丸子等,大碗小碗重重叠叠,欣慰的只等亲朋好友在节日里团团圆圆围上一大桌尽情享用。
腊月初八,家乡人都会喝上一碗自家秘制的“腊八粥”。这一天,家里的主厨人会以糯米为主料,拌以高粱、花生、玉米、红枣、果子仁儿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在一起以温火熬煮,待时间足够,旺火渐灭揭盖,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色香俱成。一家人围在桌前,等吃饱喝足,剩下的吃不完的就喂给猪、牛、羊,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业顺心。
过了腊八,遍布大街小巷的年味愈渐浓厚。剪窗花纸,栩栩如生,房前屋后,张灯结彩。积了一年的污垢,大人们会挑个吉利日子,全家老少齐上阵,角角落落,里里外外,通通打扫个遍。扫出的是垃圾灰尘,是烦琐劳累,留下的是干净卫生,是心情舒畅。
大年三十,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要烀酸汤。萝卜、青菜、藕、茨菇、毛芋头、茴香、香菜等是必不可少的主菜,配以适中的油水,素则味淡,油多则腻嘴。杂七杂八的一锅菜先用大火烀,后用小火慢煮,两个小时即可食用,再配上自制酸辣不等的蘸水,味极佳。
正月里,醇美甘甜的米酒是亲友间的最爱。米酒色白,味甜,食后开胃口、助消化,但不可多食,易醉。早在年前,乡人就将制作米酒的糯米蒸熟蒸透,用冷水调和将酒母与糯米饭搅拌均匀,用瓦制的罐或盆装起来蒙上盖,严实地捂在青松毛或糠堆里,让其自然发酵三五日后,端出即食用。
正月十五,从小年到除夕的团圆饼,这时全家都要吃到,意味着真正的团圆。它寓意日子蒸蒸日上,财禄双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细细品着的年味,竟是这般的香甜和浓郁,让人一次次迷醉在这片香醇的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