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受到关注。加强对高中学生德育教育与心里健康的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将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融合是实现学生在高中阶段健康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条件,更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所需要使用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将二者进行充分的融合存在着巨大的难度以及挑战,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性人才,推进教育改革的进行,高中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门所下发的各项文件精神。本文将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引文:
众所周知,做好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将会在不同的方面完善学生的品德,健全人格发展路径,对高中生未来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二者的有机融合则可以在已经程度上扩展各自所具有的功能,达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心理教育虽然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功能,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将二者融合,达到优势互补。下面将就该方面内容展开叙述。
1 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中阶段作为孩子树立三观以及远大抱负和理想的重要的时期,若果缺少教师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极易在此过程中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相应的注意德育教育。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将研究方向集中于如何将二者进行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研究高中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水平极为重要,二者在本质上的目的性为进行融合提供了前期基础[1]。目的均为帮助学生切实的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的必然性
2.1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对新型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渐的升高,新时代的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遭遇困难后,能够冷静的处理突发事物,内心胆怯懦弱的人注定无法胜任要职。只有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方能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2 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由于二者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不同,德育教育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长时间进行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心理教育则是注重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在疏导过程中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此方面能够弥补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拓展德育教育的工作渠道,符合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状况。
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3.1 设立校园心理辅导站
学校相关领导要结合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站以及门诊做到及时发现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孩子,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疏导工作。在门诊工作的工作者需要专业人员,要具备各项专业素质,拥有为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保护咨询者的隐私和自尊心[2]。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不愿意讓其他人知道,基与此原因,学校可设立部分心理咨询箱,并开展线上咨询,让害羞的同学也能拥有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拥有健全的品格。
3.2 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引领与榜样的作用,每个老师都在要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新人的入职门槛,从多方面共用努力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拥有超高的教学水平、极强的责任心。老师也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培训,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的疏导。在言谈举止等方面争做榜样,致力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
3.3 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学校在开展德育和心理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校方可以与家长进行电话交流,定期开展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应积极的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孩子的成才打下坚定的基础[3]。
3.4 集中社会优势教育力量
高中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健康生长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根据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社会拥有履行此职责的义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要联系社会各团体,积极配合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打击一切犯罪行为;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参与到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中去。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接触和了解,明确身为我国公民,需要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以及每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3.5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一个学校主体文化进行的相对反应,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良的校园环境作为铺垫。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分为,例如建立孔子雕像、现代化图书馆等,已午间广播、名人讲座等形式激励学生潜在的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正确面对人生。
结束语
通过前文所述,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不仅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中生在成才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关键内容之一。二者的教育融合实现了“育人”这一教育目标。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才能,方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利于教育改革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
[1]杨旭洲.新形势下高中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2]谷宇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宋欢.探析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林区教学,2015,11:112-113.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引文:
众所周知,做好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将会在不同的方面完善学生的品德,健全人格发展路径,对高中生未来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二者的有机融合则可以在已经程度上扩展各自所具有的功能,达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心理教育虽然具备一定的德育教育功能,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将二者融合,达到优势互补。下面将就该方面内容展开叙述。
1 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中阶段作为孩子树立三观以及远大抱负和理想的重要的时期,若果缺少教师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极易在此过程中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相应的注意德育教育。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将研究方向集中于如何将二者进行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研究高中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水平极为重要,二者在本质上的目的性为进行融合提供了前期基础[1]。目的均为帮助学生切实的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的必然性
2.1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对新型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渐的升高,新时代的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遭遇困难后,能够冷静的处理突发事物,内心胆怯懦弱的人注定无法胜任要职。只有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方能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2 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由于二者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不同,德育教育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长时间进行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心理教育则是注重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在疏导过程中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此方面能够弥补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拓展德育教育的工作渠道,符合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状况。
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3.1 设立校园心理辅导站
学校相关领导要结合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站以及门诊做到及时发现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孩子,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疏导工作。在门诊工作的工作者需要专业人员,要具备各项专业素质,拥有为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保护咨询者的隐私和自尊心[2]。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不愿意讓其他人知道,基与此原因,学校可设立部分心理咨询箱,并开展线上咨询,让害羞的同学也能拥有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拥有健全的品格。
3.2 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引领与榜样的作用,每个老师都在要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新人的入职门槛,从多方面共用努力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拥有超高的教学水平、极强的责任心。老师也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培训,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的疏导。在言谈举止等方面争做榜样,致力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
3.3 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学校在开展德育和心理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校方可以与家长进行电话交流,定期开展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应积极的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孩子的成才打下坚定的基础[3]。
3.4 集中社会优势教育力量
高中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健康生长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根据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社会拥有履行此职责的义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要联系社会各团体,积极配合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打击一切犯罪行为;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参与到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中去。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接触和了解,明确身为我国公民,需要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以及每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3.5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一个学校主体文化进行的相对反应,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良的校园环境作为铺垫。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分为,例如建立孔子雕像、现代化图书馆等,已午间广播、名人讲座等形式激励学生潜在的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正确面对人生。
结束语
通过前文所述,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不仅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中生在成才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关键内容之一。二者的教育融合实现了“育人”这一教育目标。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才能,方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利于教育改革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
[1]杨旭洲.新形势下高中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2]谷宇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宋欢.探析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林区教学,2015,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