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隧道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的咽喉,其因内部空间狭小,隧道内外光线差异较大,加之驾驶员恐洞心理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都是造成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文章以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为例,对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隧道内事故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事故;预防机制
高速公路隧道内行车较其他运行路段存在封闭性强、噪音大、能见度低以及光线明暗变化等不利因素,虽然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以上不利因素,设计者积极采取了加强隧道内通风照明、安装提醒警示标志等预防措施,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隧道仍然成為事故多发点和重灾区。如何有效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警惕性,最大限度的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发生,成为山区高速公路管理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隧道内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原因
相关资料表明,全国高速公路隧道内恶性事故的发生几率远远高于普通高速公路。为了弄清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笔者对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路段隧道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事故处置经验。(一)隧道黑白洞效应。汽车驾驶员从正常的光线环境突然进入隧道,光线瞬间变化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不适。白天进入隧道由亮变暗,夜间进入隧道由暗变明,都会使人发生短暂的视觉障碍-盲视,此类现象的发生,将会危及行车安全。异常情况的突然发生,驾驶员处于本能反应,第一时间就会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猛踩刹车。猛踩刹车轮胎抱死就会发生车辆甩尾掉头或发生翻车事故,后车避让不及还易发生连环追尾事故。
(二)进入隧道不提前打开车灯。进入隧道前如果不提前打开车辆照明大灯照亮隧道洞口,由于隧道内光线较洞外较暗,人的视觉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也就是明适应和暗适应现象。在进入隧道前,提前打开车灯,就能够大大缩短人眼不适应时间,保障行车安全。如果在进入隧道感觉不适时,才打开照明大灯,一旦前方有异常情况,来不及处置,导致事故在所难免。在日常的隧道巡查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车辆进入隧道不开照明大灯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雨雾冰雪天气时,隧道内湿度增大,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车辆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显著下降,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轮胎打滑现象。雨雪天气下,雨雪会随风飘进隧道内,隧道出入口出现积雪,甚至出现结冰现象,而缺乏隧道行驶经验的驾驶员会误认为隧道内没有冰雪,疏忽大意发生事故。
(四)隧道内有障碍物。事故统计发现,一部分隧道内事故是由于隧道内障碍物或者事故故障车辆清理不及时造成的。这类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隧道洞口障碍物清理不及时,故障或事故车辆清障不及时造成的。
(五)隧道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隧道内、外的安全警示标志可以时刻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注意安全,醒目的警示标志通过文字、图案、符号直接向进入隧道的驾乘人员传递安全提示信息。如果隧道洞口内外各类限速、提醒标志不醒目、不齐全,各种提示作用就达不到效果,直接影响驾驶员准确判断隧道复杂的通行状况。
二、隧道内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针对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同原因,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一)洞口增设照明设施,缩短明暗不应期。在白天日照强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洞内照明亮度渐变的方法,入口洞口亮度由强变弱逐渐向洞内过度,提高驾驶员的适应性,缩短不应期。具体可以通过增设隧道入口照明灯的方式,提高洞口亮度,隧道出口也是采用洞内至洞口逐渐增强亮度的管理措施,减轻与洞外亮度的差别。相反,夜间要适当降低隧道入口处灯光亮度,隧道洞口外增设高杆灯进一步提高隧道洞口外亮度,达到隧道洞内外光线平衡,提高驾驶员夜间由暗到亮的适应过程,以解决洞内强光刺眼,眼睛不适应的问题。
(二)加强恶劣天气隧道洞口内外处置措施。雨天时,利用隧道内设置横向下水格栅式的排水沟,截住路面流向洞口雨水;雾天时,利用隧道洞口情报板提醒驾驶员“雾天减速慢行”或隧道内进行喊话提示;冰雪天气时,利用吹雪车清除洞口积雪,组织人工除雪除冰,撒布防滑沙或融雪剂,及时改善隧道洞口通行状况。
(三)增设隧道洞口震荡减速带。为提高警示和减速效果,要在隧道洞口外设置震荡减速带。震荡减速带就是在普通减速带标线上设置凸起于路面的颗粒状物,车辆压在上面会有明显的震荡感和异常声音,能从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保证安全。
(四)增设隧道警示标志。为提高驾驶员隧道行车安全意识,要在隧道入口前方增设“隧道限速”警示标志、“驶入隧道打开大灯”以及“进入隧道请勿超车变道”等安全警示标志牌,确保驾驶员进入隧道前了解隧道行车安全常识。
(五)快速处理隧道内事故,避免二次事故发生。为有效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的发生,隧道内发生事故后,路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交警快速进行处置,及时消除隧道因事故造成的行车隐患。
三、结语
多年隧道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进出隧道前提前减速是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关键。通过对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路段通车五年来的事故数据统计来看,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加而隧道内事故却出现了连年下降趋势。2013年京沪高速济南至莱芜段16座隧道内仅发生5起轻微交通事故,预防机制效果显著。做好高速公路人车路环境一体化建设,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努力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飞,苏臣宏.公路隧道营运安全分析及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03(11).
[2] 张瑞生,马壮林,石强.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自热科学版),2007(1).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事故;预防机制
高速公路隧道内行车较其他运行路段存在封闭性强、噪音大、能见度低以及光线明暗变化等不利因素,虽然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以上不利因素,设计者积极采取了加强隧道内通风照明、安装提醒警示标志等预防措施,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隧道仍然成為事故多发点和重灾区。如何有效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警惕性,最大限度的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发生,成为山区高速公路管理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隧道内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原因
相关资料表明,全国高速公路隧道内恶性事故的发生几率远远高于普通高速公路。为了弄清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笔者对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路段隧道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事故处置经验。(一)隧道黑白洞效应。汽车驾驶员从正常的光线环境突然进入隧道,光线瞬间变化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不适。白天进入隧道由亮变暗,夜间进入隧道由暗变明,都会使人发生短暂的视觉障碍-盲视,此类现象的发生,将会危及行车安全。异常情况的突然发生,驾驶员处于本能反应,第一时间就会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猛踩刹车。猛踩刹车轮胎抱死就会发生车辆甩尾掉头或发生翻车事故,后车避让不及还易发生连环追尾事故。
(二)进入隧道不提前打开车灯。进入隧道前如果不提前打开车辆照明大灯照亮隧道洞口,由于隧道内光线较洞外较暗,人的视觉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也就是明适应和暗适应现象。在进入隧道前,提前打开车灯,就能够大大缩短人眼不适应时间,保障行车安全。如果在进入隧道感觉不适时,才打开照明大灯,一旦前方有异常情况,来不及处置,导致事故在所难免。在日常的隧道巡查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车辆进入隧道不开照明大灯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雨雾冰雪天气时,隧道内湿度增大,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车辆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显著下降,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轮胎打滑现象。雨雪天气下,雨雪会随风飘进隧道内,隧道出入口出现积雪,甚至出现结冰现象,而缺乏隧道行驶经验的驾驶员会误认为隧道内没有冰雪,疏忽大意发生事故。
(四)隧道内有障碍物。事故统计发现,一部分隧道内事故是由于隧道内障碍物或者事故故障车辆清理不及时造成的。这类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隧道洞口障碍物清理不及时,故障或事故车辆清障不及时造成的。
(五)隧道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隧道内、外的安全警示标志可以时刻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注意安全,醒目的警示标志通过文字、图案、符号直接向进入隧道的驾乘人员传递安全提示信息。如果隧道洞口内外各类限速、提醒标志不醒目、不齐全,各种提示作用就达不到效果,直接影响驾驶员准确判断隧道复杂的通行状况。
二、隧道内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针对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同原因,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一)洞口增设照明设施,缩短明暗不应期。在白天日照强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洞内照明亮度渐变的方法,入口洞口亮度由强变弱逐渐向洞内过度,提高驾驶员的适应性,缩短不应期。具体可以通过增设隧道入口照明灯的方式,提高洞口亮度,隧道出口也是采用洞内至洞口逐渐增强亮度的管理措施,减轻与洞外亮度的差别。相反,夜间要适当降低隧道入口处灯光亮度,隧道洞口外增设高杆灯进一步提高隧道洞口外亮度,达到隧道洞内外光线平衡,提高驾驶员夜间由暗到亮的适应过程,以解决洞内强光刺眼,眼睛不适应的问题。
(二)加强恶劣天气隧道洞口内外处置措施。雨天时,利用隧道内设置横向下水格栅式的排水沟,截住路面流向洞口雨水;雾天时,利用隧道洞口情报板提醒驾驶员“雾天减速慢行”或隧道内进行喊话提示;冰雪天气时,利用吹雪车清除洞口积雪,组织人工除雪除冰,撒布防滑沙或融雪剂,及时改善隧道洞口通行状况。
(三)增设隧道洞口震荡减速带。为提高警示和减速效果,要在隧道洞口外设置震荡减速带。震荡减速带就是在普通减速带标线上设置凸起于路面的颗粒状物,车辆压在上面会有明显的震荡感和异常声音,能从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保证安全。
(四)增设隧道警示标志。为提高驾驶员隧道行车安全意识,要在隧道入口前方增设“隧道限速”警示标志、“驶入隧道打开大灯”以及“进入隧道请勿超车变道”等安全警示标志牌,确保驾驶员进入隧道前了解隧道行车安全常识。
(五)快速处理隧道内事故,避免二次事故发生。为有效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的发生,隧道内发生事故后,路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交警快速进行处置,及时消除隧道因事故造成的行车隐患。
三、结语
多年隧道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进出隧道前提前减速是预防隧道内事故的关键。通过对京沪高速公路济南至莱芜路段通车五年来的事故数据统计来看,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加而隧道内事故却出现了连年下降趋势。2013年京沪高速济南至莱芜段16座隧道内仅发生5起轻微交通事故,预防机制效果显著。做好高速公路人车路环境一体化建设,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努力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飞,苏臣宏.公路隧道营运安全分析及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03(11).
[2] 张瑞生,马壮林,石强.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自热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