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的人造噪声
人类对海洋资源进行工业化开发以来,噪声污染不断增长,噪声来源主要包括有海底油气勘探、使用超强声呐系统的军民船只、繁忙的航运以及沿海的开发设施等。其中,最明显的是军事声呐和地震勘探爆破,它们能直接导致海洋哺乳动物搁浅和死亡。
以海底油气勘探为例,用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设备使用勘探气枪超高速喷出压缩气体在水下产生巨大声响,声音抵达海底后产生回声,通过水听器收集并分析这些回声,勘探船可以绘制出海底地质图,判断海底油区分布状况。这套设备每隔10~15秒产生一次爆破声,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作,并探测数月才能完成一片海域的地质勘探图。
按照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的标准,高爆气枪的分贝值应该设置在160分贝左右,然而实际操作时,有些高爆气枪甚至可以达到260分贝。
海洋学家在几百千米之外利用水听器很容易就能听到这种持续的爆破声,敏锐的“海洋居民”同样会受这些声音影响。
海底噪声污染源还有很多,比如地质勘探成功之后,进行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会有持续的噪声产生;在过往几十年,全球海洋运输量大幅增加,船舶越来越大、动力越来越强,海运船队的低频噪声已经增加几十倍;再加上军民船只的声呐设备、海上风电场的运营噪声等各种人造噪声纷纷注入海洋,其影响程度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不可小觑的海底噪声
声音在海水中到底能传播多远?1960年,科学家做了一项超长距离实验,他们在澳大利亚珀斯海湾外靠爆炸制造了几声巨响,结果约3.6小时之后,2万千米之外的百慕大附近居然可以探测到这个声音。
1991年,多国海洋科学家在南极极地偏远的赫德岛做了一次重低音远洋传输测试(Heard IslandFeasibility Test),实验目的是通过声音测量,确定海洋的暖化效应。实验人员将扬声器放置在水下500米,不断播放出一个重低音,结果这个重低音在传播3个小时后,在美国和加拿大东西两侧海岸线都被成功地监听到,这表明这个重低音已传播到了全球大多数的海域。
这两次实验都表明,海底声音传播的距离和区域范围是非常惊人的,人造噪声对海洋动物的影响范围也远超我们的想象。
海底生物的“杀手”
从浮游生物到鲨鱼,大部分海洋生物都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声音,而不同物种对声音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例如,海洋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贝类、珊瑚等物种虽然没有听觉系统,但它们通过敏锐的感觉器官在水中感觉到声振,从而平衡重力,而噪声环境会使它們产生声创伤,破坏感觉器官。
一些鱼类会通过发声和听觉进行猎食、求偶、沟通,嘈杂的噪声会干扰动物交流的信号,影响寻找同类或配偶,进而影响其行为反应,令它们变得迟钝,更容易和船舶发生碰撞。19世纪60年代之后,强劲的声呐技术问世,干扰了鲸的回声定位系统,使得鲸大规模搁浅事件发生的数量开始急剧上升。
随着地震勘探的迅速发展,气枪爆破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也酿成灾难性后果:噪声在近距离里可以杀死一片浮游生物:或导致发育中的扇贝幼虫畸形;距离高分贝声源太近的鱼类,由于噪声,可能会导致它们的鱼囊(鱼鳔)爆掉。
鲸在正常状态下能下潜数千米,但是当它们听到各种刺耳噪声时会拼命下潜和上浮,使鲸引发身体严重不适的潜水病。
海洋生物学家最担心的是各种噪声污染带来的的长期影响:一些动物会产生慢性应激反应,持续处于紧张不安的精神状态中,使其感官疲劳、形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并导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如何消除或减少海洋噪声污染
和其他海洋污染相比,减缓噪声问题对环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前,由于美国东海岸国际运输的停滞,研究人员发现,美国东海岸海域中濒危灭绝的露脊鲸粪便样本中反映露脊鲸压力大小的化学指标有所降低,意味着它们的生存状态开始转向较为乐观的方向。2020年,海上运输因新冠疫情减少,一些海洋哺乳动物和鲨鱼开始回流到原来的噪声区域。这些例子都表明,减少人为噪声对保护海洋环境有明显效果。
因此,海洋科学家们建议地震勘测时改用海底振动器进行地质勘探,要求勘探船缓慢提升音频,给海洋生物离开噪声源充分的时间。在特定区域放慢航行速度可以降低整体噪声,也能降低海洋动物遭到轮船撞击的概率:此外,改变螺旋桨降噪设计能减少大部分机械噪声;而在生物交配、觅食和迁徙的重要季节和地区,设立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也可以减低噪声污染。
海洋是自然生物链重要的一环,而声音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类在海洋中的活动日益频繁,对生态环境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有城市噪声标准,在海洋中制定噪声标准已经迫在眉睫。希望大家及早树立忧患意识,明确人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