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在四川乐山嘉定府中学堂读书时,一次偕六七个同学去游观音庙(庙内有佛祖殿和观音阁)。游到观音阁时,见有两个神龛,一个里面是千手观音,另一个里面是送子观音,千手观音配有匾额和对联,送子观音却只有匾额,而无对联。匾额是“有求必应”。同学们对郭沫若说:“送子观音有匾额,无对联。你何不写一副对联作为我们游览的纪念?”郭沫若说:“当然可以。”随即叫尼姑取来纸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
雨打红莲房房生子
风吹紫竹个个添丁
几个同学齐声称赞,这副对联对送子观音来说,是最合适的了,真是难得的佳联。
又一次,郭沫若也是与同学结伴春游乐山县任家坝高山寺。寺前侧有一矮庙,内供有阿弥陀佛,是石质的,只刻有一个头像,身子是一个七八尺高的长条石,并无四肢,仅长条石当中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一尊奇怪的神像。同学们又要郭沫若写副对联。郭沫若观看良久,叫一同学去向高山寺僧人要来笔墨,挥笔在“南无阿弥陀佛”两侧的柱子上写了副对联:
不必现身说法
只要有脸见人
同学们回去讲给老师听了,老师称赞这副对联是讽世之佳作。
还有一次,郭沫若与同学去看木偶剧,看完后,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剧团。联曰:
光是出头,总不说话
要想松手,又怕丢人
这副对联妙极了,不仅诙谐,而且既讽世又警世。
郭沫若14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他和几个同学在乐山城里游玩,看到农民挑大粪出城时,守城门的役吏却以维护卫生为名,硬要农民每人交两块钱的“卫生税”。郭沫若听了很气愤,当即写出一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围观的人读了,拍手叫好。役吏听了,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开了。
雨打红莲房房生子
风吹紫竹个个添丁
几个同学齐声称赞,这副对联对送子观音来说,是最合适的了,真是难得的佳联。
又一次,郭沫若也是与同学结伴春游乐山县任家坝高山寺。寺前侧有一矮庙,内供有阿弥陀佛,是石质的,只刻有一个头像,身子是一个七八尺高的长条石,并无四肢,仅长条石当中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一尊奇怪的神像。同学们又要郭沫若写副对联。郭沫若观看良久,叫一同学去向高山寺僧人要来笔墨,挥笔在“南无阿弥陀佛”两侧的柱子上写了副对联:
不必现身说法
只要有脸见人
同学们回去讲给老师听了,老师称赞这副对联是讽世之佳作。
还有一次,郭沫若与同学去看木偶剧,看完后,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剧团。联曰:
光是出头,总不说话
要想松手,又怕丢人
这副对联妙极了,不仅诙谐,而且既讽世又警世。
郭沫若14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他和几个同学在乐山城里游玩,看到农民挑大粪出城时,守城门的役吏却以维护卫生为名,硬要农民每人交两块钱的“卫生税”。郭沫若听了很气愤,当即写出一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围观的人读了,拍手叫好。役吏听了,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