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文物在当时有的用作装饰品,有的是儿童“玩具”还有可能用来“以物易物”,甚至还有用作击悬乐器的“猪磐”。但更重要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可能还会用它们祈祷上天,保佑百姓六畜兴兴旺,生活富裕。
古往今来,猪在汉民族文化中一直是富贵的象征。汉字里,“家”字的上面像一个屋顶,下面的“豕”就是猪,说明猪早已成为人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的地位如此重要,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史料记载,有没有实物证明那个时候的猪到底长什么样呢?
在许多古代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或用陶土烧制、或用青铜打造、或用玉器雕刻、或用木质漆制而成的猪形文物。据专家推测,这些猪文物在当时有的用作装饰品,有的是儿童“玩具”;还有可能用来“以物易物”,甚至还有用作击悬乐器的“猪磐”。但更重要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可能还会用它们祈祷上天,保佑百姓六畜兴旺,生活富裕。
原始艺术的珍品:猪纹陶钵
距今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一个绘有野猪的陶钵:猪头很大,脊背上鬃毛似钢针,眼神温顺,似乎被驯化过,这个文物被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家猪的证据。这件钵是在1973年出土的。
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器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钵外壁上,用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整个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个猪的刻绘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成熟。
古时“以猪为牺牲”,是祭祀的重要内容,成为南方古代文化的重要特征。陶猪烧造的火候在800°c左右,故胎质粗松,硬度偏低。猪纹陶钵的形象逼真,造型生动,质地古拙,线条流畅,姿态活泼,朴实可爱,不失为一件原始艺术的珍品。
世界级国宝:商晚期豕尊
1981年初春,家住湖南省湘潭县九华乡的朱桂武在建新房时,挖出一只暗黑色、锈迹斑驳、猪模样的东西。他立刻联系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经专家鉴定,确定这是一件豕尊,也叫猪尊,是商代后期盛酒之祭祀礼器,用铜、锡、铅合铸而成,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惟一以野猪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器物。
这件豕尊通高40厘米,长72厘米,重19.75公斤,“腹中”容积大约13公升,是一只不小的“猪”。铜猪双耳直立招风,颈脊上鬃毛竖起,两眼睁圆,嘴长而微翘,好像在嚼着什么食物,神态栩栩如生,且野性十足。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是一头孔武有力的野公猪。
值得一提的是,猪尊背部有一注酒椭圆形孔,孔上有盖,盖上有一乌,站在猪背上,是当时牲猪野外放养的一个佐证。
专家认为,青铜猪尊在湘潭出土并非偶然,因为那时的中原文化已传播到了湘潭一带。湘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开始发达,猪是当时奴隶社会与种植相依为命的重要家畜之一,将猪的形象铸成祭祀盛酒礼器,符合当时南方地区普遍养猪的特点。
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猪型器物,只有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代猪卣和山西博物院馆藏的西周猪尊,而商代的猪尊全球仅此一件!
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墓玉雕小猪
1978年,考古学家们在当时的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出后来举世闻名的“曾候乙墓”。该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多达15000余件,其中最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
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还在墓主曾侯乙遗骸的口腔、颅腔内,发现了21件非常小巧的玉雕小动物,它们是曾国王室为保护墓主遗体而专门制作的随葬玉器,统称“葬玉”。这些玉雕小动物,有牛、羊、猪、狗、鸭、鱼等。虽然大的还不及一颗蚕豆,小的仅如一粒稻米,但是个个精雕细琢,小巧玲珑,栩栩如生。
其中,有3件是玉猪。它们大小相似,一个个昂头翘嘴,躯体狭长,腹部饱满下垂,臀部圆滚上翘。直到现在,这种优美的体态,仍然是广大“养猪户”挑选小猪娃时的最佳标准。
3只小巧的玉猪中,“老大”长2.1厘米、宽0.2厘米、高1厘米,双耳后竖,颈背阴刻出鬃毛,腰脊下凹,四足分开,前倾站立,形态生动;“老二”长1.6厘米、宽0.2厘米、高0.8厘米,形制与“老大”相同;“老幺”长1.4厘米、宽0.12厘米、高0.7厘米,没有鬃毛,直着腰,前后双足未分开,也作前倾站立状。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猪首铜像
猪首铜像,原来摆放在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中的海晏堂前,是代表一天12个时辰的十二生肖兽首之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时遭到破坏,后流失海外。
2003年春天,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捐款600万元,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得猪首铜像,并将这尊国宝雕像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永久保存。
猪首铜像是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不乏中国传统之美。像高33厘米,写实风格的整体造型与明清两代中国传统的猪造型差别较大,尖嘴长吻,獠牙外凸,双目圆睁,毛发清晰,颇似野猪形象,而蒲扇般伏贴的大耳,又显憨态可拘。
猪首铜像制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国力强盛,工艺水平处于巅峰,这在猪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充分。首先,它所用的铜,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是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铜像上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更让人称道的是,其造型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故而又带有诸多西方艺术特色,成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藝术珍品,完全可以在中西雕塑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古往今来,猪在汉民族文化中一直是富贵的象征。汉字里,“家”字的上面像一个屋顶,下面的“豕”就是猪,说明猪早已成为人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的地位如此重要,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史料记载,有没有实物证明那个时候的猪到底长什么样呢?
在许多古代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或用陶土烧制、或用青铜打造、或用玉器雕刻、或用木质漆制而成的猪形文物。据专家推测,这些猪文物在当时有的用作装饰品,有的是儿童“玩具”;还有可能用来“以物易物”,甚至还有用作击悬乐器的“猪磐”。但更重要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可能还会用它们祈祷上天,保佑百姓六畜兴旺,生活富裕。
原始艺术的珍品:猪纹陶钵
距今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一个绘有野猪的陶钵:猪头很大,脊背上鬃毛似钢针,眼神温顺,似乎被驯化过,这个文物被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家猪的证据。这件钵是在1973年出土的。
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器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钵外壁上,用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整个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个猪的刻绘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成熟。
古时“以猪为牺牲”,是祭祀的重要内容,成为南方古代文化的重要特征。陶猪烧造的火候在800°c左右,故胎质粗松,硬度偏低。猪纹陶钵的形象逼真,造型生动,质地古拙,线条流畅,姿态活泼,朴实可爱,不失为一件原始艺术的珍品。
世界级国宝:商晚期豕尊
1981年初春,家住湖南省湘潭县九华乡的朱桂武在建新房时,挖出一只暗黑色、锈迹斑驳、猪模样的东西。他立刻联系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经专家鉴定,确定这是一件豕尊,也叫猪尊,是商代后期盛酒之祭祀礼器,用铜、锡、铅合铸而成,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惟一以野猪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器物。
这件豕尊通高40厘米,长72厘米,重19.75公斤,“腹中”容积大约13公升,是一只不小的“猪”。铜猪双耳直立招风,颈脊上鬃毛竖起,两眼睁圆,嘴长而微翘,好像在嚼着什么食物,神态栩栩如生,且野性十足。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是一头孔武有力的野公猪。
值得一提的是,猪尊背部有一注酒椭圆形孔,孔上有盖,盖上有一乌,站在猪背上,是当时牲猪野外放养的一个佐证。
专家认为,青铜猪尊在湘潭出土并非偶然,因为那时的中原文化已传播到了湘潭一带。湘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开始发达,猪是当时奴隶社会与种植相依为命的重要家畜之一,将猪的形象铸成祭祀盛酒礼器,符合当时南方地区普遍养猪的特点。
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猪型器物,只有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代猪卣和山西博物院馆藏的西周猪尊,而商代的猪尊全球仅此一件!
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墓玉雕小猪
1978年,考古学家们在当时的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出后来举世闻名的“曾候乙墓”。该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多达15000余件,其中最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
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还在墓主曾侯乙遗骸的口腔、颅腔内,发现了21件非常小巧的玉雕小动物,它们是曾国王室为保护墓主遗体而专门制作的随葬玉器,统称“葬玉”。这些玉雕小动物,有牛、羊、猪、狗、鸭、鱼等。虽然大的还不及一颗蚕豆,小的仅如一粒稻米,但是个个精雕细琢,小巧玲珑,栩栩如生。
其中,有3件是玉猪。它们大小相似,一个个昂头翘嘴,躯体狭长,腹部饱满下垂,臀部圆滚上翘。直到现在,这种优美的体态,仍然是广大“养猪户”挑选小猪娃时的最佳标准。
3只小巧的玉猪中,“老大”长2.1厘米、宽0.2厘米、高1厘米,双耳后竖,颈背阴刻出鬃毛,腰脊下凹,四足分开,前倾站立,形态生动;“老二”长1.6厘米、宽0.2厘米、高0.8厘米,形制与“老大”相同;“老幺”长1.4厘米、宽0.12厘米、高0.7厘米,没有鬃毛,直着腰,前后双足未分开,也作前倾站立状。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猪首铜像
猪首铜像,原来摆放在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中的海晏堂前,是代表一天12个时辰的十二生肖兽首之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时遭到破坏,后流失海外。
2003年春天,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捐款600万元,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得猪首铜像,并将这尊国宝雕像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永久保存。
猪首铜像是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不乏中国传统之美。像高33厘米,写实风格的整体造型与明清两代中国传统的猪造型差别较大,尖嘴长吻,獠牙外凸,双目圆睁,毛发清晰,颇似野猪形象,而蒲扇般伏贴的大耳,又显憨态可拘。
猪首铜像制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国力强盛,工艺水平处于巅峰,这在猪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充分。首先,它所用的铜,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是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铜像上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更让人称道的是,其造型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故而又带有诸多西方艺术特色,成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藝术珍品,完全可以在中西雕塑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