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GPS的世界会怎样呢?
手机定位、车载导航错乱,交通系统面临瘫痪……不仅如此,飞机、兵舰、潜艇、雷达等等都要用到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化的世界,卫星定位尤为重要,中国因此也在加紧研制。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这也是继美国GPS之后,第二个完整的、成熟的,且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性能卫星定位系统。
发展的北斗,不断攀登新高峰
“从今天起,无论你走到哪里,北斗将始终伴你左右。”
截至2018年12月,北斗系统共发射了43颗导航卫星,它们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中,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将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北斗工程诞生之前,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被确定下来,“三步走”的北斗之路由此铺开。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组建卫星团队全面展开研制工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故障的成功排除抢修,终于在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在保留北斗特色的同时,北斗二号迈出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正式立项研制,并于2006年成为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的“第三步”迈得自信而坚定。立项于2009年12月的北斗三號开始尝试冲刺和领跑,并于2018年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新纪录,在太空中再次刷新了“中国速度”。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伴随着这些新“神器”闪耀登场,北斗导航系统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了新的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其中提到北斗系统最新服务性能:系统服务区为全球,定位精度为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20纳秒,系统服务可用性为优于95%。这其中,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不断的探索,将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提供全球服务,是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发展的新起点。到2020年,将继续发射11颗北斗三号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全面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开放的北斗,与世界携手共赢
作为一名在印尼销售卫星导航应用设备的代理商,杨经理每天都很忙碌,不断有客户向他咨询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在印尼很受欢迎。”杨经理说,北斗系统提供的服务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尤其是动态定位与测量服务,“比如给城市中两座高层建筑中的移动物体定位,北斗系统更棒。”
据介绍,目前,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印尼的土地规划、海岸线测绘,中俄的农业自动化,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世界各国从此多了一个选择,也多了一份应用保障。“我们看到北斗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教授萨比拉说,北斗系统给中马两国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带来机遇。自去年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北斗系统合作以来,彭亨大学已有学生撰写了高水平技术论文。目前,他们的研究旨在为北斗系统在马来西亚等地面向公众、投入使用做准备。
此外,北斗对“一带一路”建设也具有特殊意义。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秘书长穆罕默德·本·阿莫表示,“因为‘一带一路’强调实行联通,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下一步合作也将实现进一步联通,双方可利用北斗这一先进技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手机定位、车载导航错乱,交通系统面临瘫痪……不仅如此,飞机、兵舰、潜艇、雷达等等都要用到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化的世界,卫星定位尤为重要,中国因此也在加紧研制。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这也是继美国GPS之后,第二个完整的、成熟的,且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性能卫星定位系统。
发展的北斗,不断攀登新高峰
“从今天起,无论你走到哪里,北斗将始终伴你左右。”
截至2018年12月,北斗系统共发射了43颗导航卫星,它们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中,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将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北斗工程诞生之前,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被确定下来,“三步走”的北斗之路由此铺开。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组建卫星团队全面展开研制工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故障的成功排除抢修,终于在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在保留北斗特色的同时,北斗二号迈出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正式立项研制,并于2006年成为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面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的“第三步”迈得自信而坚定。立项于2009年12月的北斗三號开始尝试冲刺和领跑,并于2018年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新纪录,在太空中再次刷新了“中国速度”。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伴随着这些新“神器”闪耀登场,北斗导航系统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了新的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其中提到北斗系统最新服务性能:系统服务区为全球,定位精度为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20纳秒,系统服务可用性为优于95%。这其中,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不断的探索,将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提供全球服务,是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发展的新起点。到2020年,将继续发射11颗北斗三号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全面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开放的北斗,与世界携手共赢
作为一名在印尼销售卫星导航应用设备的代理商,杨经理每天都很忙碌,不断有客户向他咨询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在印尼很受欢迎。”杨经理说,北斗系统提供的服务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尤其是动态定位与测量服务,“比如给城市中两座高层建筑中的移动物体定位,北斗系统更棒。”
据介绍,目前,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印尼的土地规划、海岸线测绘,中俄的农业自动化,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世界各国从此多了一个选择,也多了一份应用保障。“我们看到北斗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教授萨比拉说,北斗系统给中马两国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带来机遇。自去年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北斗系统合作以来,彭亨大学已有学生撰写了高水平技术论文。目前,他们的研究旨在为北斗系统在马来西亚等地面向公众、投入使用做准备。
此外,北斗对“一带一路”建设也具有特殊意义。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秘书长穆罕默德·本·阿莫表示,“因为‘一带一路’强调实行联通,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下一步合作也将实现进一步联通,双方可利用北斗这一先进技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