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课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以兴趣为文,是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该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见到“情感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这些陈词滥调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为学生营造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通过周记谈心,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心灵之窗打开了,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感到没有素材可用。而课堂上,我们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就能使学生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身经乱世仍心忧天下的杜甫……这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另外,利用好每堂课前五分钟,将在课下阅读的精美小品文拿来与同学们共分享: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伟人真切的情怀;思想家深邃的思想;生活中品评的真谛……每一个故事都能折射出无数哲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素材并且让他们在思索中探求人生方向,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了知识面。
三、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1、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信陵君符救赵》中信陵君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如《屈原列传》中屈原“心忧天天”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隐忍以有所为”的坚忍深沉催人奋进;
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用地震中展现的无数可歌可泣的画面让他们感受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感受生命的伟大与脆弱;感受人性的光辉与丑厄;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1)比喻:作文题目拟为《一地繁花》很有意蕴,颇具吸引力。文章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话题,表达了对造假者的谴责和受害者的痛惜之情。(2)排比: 排比句运用得好,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气势,而且能深刻地说明道理,诠释主题。如学生曾这样写到:鲜花播种一缕清香,收获一片赞扬;春天播种一丝绿意,收获一片生机;红日播种一缕阳光,收获一片温暖。
2、善于引用 (1)引用诗词• 古典诗词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2)引用歌词: 流行歌曲已成为校园不可忽视的“热点”,流行歌曲用词用语脍炙人口,表现了当代社会五彩斑谰的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景致。它以特有的优势占领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天地。若能将它引到高考作文中来,必将能开拓写作的新天地。
3、其他形式(1)转换角度: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该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见到“情感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这些陈词滥调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为学生营造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通过周记谈心,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心灵之窗打开了,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感到没有素材可用。而课堂上,我们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就能使学生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身经乱世仍心忧天下的杜甫……这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另外,利用好每堂课前五分钟,将在课下阅读的精美小品文拿来与同学们共分享: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伟人真切的情怀;思想家深邃的思想;生活中品评的真谛……每一个故事都能折射出无数哲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素材并且让他们在思索中探求人生方向,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了知识面。
三、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1、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信陵君符救赵》中信陵君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如《屈原列传》中屈原“心忧天天”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隐忍以有所为”的坚忍深沉催人奋进;
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用地震中展现的无数可歌可泣的画面让他们感受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感受生命的伟大与脆弱;感受人性的光辉与丑厄;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1)比喻:作文题目拟为《一地繁花》很有意蕴,颇具吸引力。文章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话题,表达了对造假者的谴责和受害者的痛惜之情。(2)排比: 排比句运用得好,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气势,而且能深刻地说明道理,诠释主题。如学生曾这样写到:鲜花播种一缕清香,收获一片赞扬;春天播种一丝绿意,收获一片生机;红日播种一缕阳光,收获一片温暖。
2、善于引用 (1)引用诗词• 古典诗词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2)引用歌词: 流行歌曲已成为校园不可忽视的“热点”,流行歌曲用词用语脍炙人口,表现了当代社会五彩斑谰的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景致。它以特有的优势占领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天地。若能将它引到高考作文中来,必将能开拓写作的新天地。
3、其他形式(1)转换角度: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