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北大主墨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多雄
  62岁
  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徐郑氏造桥世家第八代传人
  |郑多雄|
  廊桥世家的传承与坚持
  “建廊桥像做副业一样,填饱肚子,不会饿死也不会赚钱。但做桥做路给人走是好事,不能找他们(建桥董事)麻烦,有小事故自己处理。”


郑多雄的木作工具木工刨及其搭建的廊桥模型。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石拱桥的兴建,现代公路的铺设,木拱廊桥曾一度退出人们的视野。至九十年代,木拱廊桥突然一夜走红,成了文物、国宝,也成了专家、媒体眼中的“香饽饽”。2001年,央视十套《探索·发现》到寿宁为《虹桥寻踪》专题片取景,刚接触廊桥的郑多雄,与其他几位木匠,在郑多金的主墨下,用传统的方式于六天内搭建了一座廊桥雏形。
  郑多雄是福建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人,出身于近百年间闽浙木拱桥重要的造桥世家——“寿宁徐-郑氏”。据研究,两省现存的百余座木拱廊桥中,五分之一出自这两个家族。


由寿宁徐、郑氏造桥世家的徐斌桂于1878年主墨的大宝桥。


大宝桥上的悬鱼,寄托了人们对平安顺利的祈愿。


廊桥墨书,多会写上建桥时间、缘首、主墨师傅等内容。


图片资料来源郑多雄。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的博士候选人刘妍参与廊桥的兴建;廊桥的兴建过程复杂,耗时长,亦可见其匠精神。


图片资料来源郑多雄。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的博士候选人刘妍参与廊桥的兴建;廊桥的兴建过程复杂,耗时长,亦可见其匠精神。

  郑多雄的祖师是小东村造桥工匠徐兆裕,其第四代曾孙徐泽长终身未娶,后继无人,将造桥技艺传给郑惠福。郑惠福就是郑多雄的父亲,一生主持营造了11座廊桥,为坑底乡一带赫赫有名的木匠“小东师傅”。郑多雄兄长郑多金师从其父,19岁起就跟着父亲爬山涉水,从最基础的锯木、劈料等做起,在红军桥、鸾峰桥等廊桥,留下了郑氏父子的墨迹,并于1967年,主墨了第一座廊桥——杨溪头桥,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原为石匠的郑多雄投入廊桥兴建行业,师承郑多金,成为徐郑造桥世家第8代传人。经过六年的学习与实践,郑多雄已能独立进行廊桥的营造。现在的郑多雄,已经参与8座廊桥的兴建,2座廊桥的修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真正让郑多雄系统学习廊桥的是2006年。因牛头山水库的兴建,张坑桥和长濑溪桥需要异地迁建,在这过程中,郑多雄随大部队进驻深山,在郑多金的指导下,从基础学起,记住各个步骤与细节。
  两座桥迁完回来后,转行的郑多雄开始钻研廊桥营造技艺。每天花几个小时练习砍、劈、削等基本功,熟记哥哥传授的建桥口诀,并上山寻找适当的木材练习廊桥模型的搭建。直至今日,郑多雄的小工作室里面,仍布满各种木作工具,和尺寸不一的廊桥模型。
  2011年,郑多金为顾问,郑多雄主持建造了西浦村飞云桥。随后几年,在不断的实践与积累中,郑多雄已能独当一面,其带领下的建筑团队,步迹景宁东塘、寿宁上尤溪、福安潭溪、武夷山炭山等。
  


  回想以前做廊桥,其辛苦还是让郑多雄感慨良多。以前廊桥需求少,只能作为副业,建完一座后,可能得消停个一年半载,木匠都走了,要再建廊桥的时候,木匠又得重新培养。而自己也不得闲,没修建廊桥时,若有石工需求,亦或是八角亭、六角亭、长廊等修建需求,就得立马上阵。而以前安全保护设施差,经常出事故,尤其是冬天,手指易受冻,难免受伤,而木头上有冰冻,人容易滑下去。郑多雄的父亲就是在浙江修桥时跌落去世的,村里帮忙出点埋葬费,但一般的小事故,多是木匠自行处理。现在有脚手架,拉安全网,有的东家会帮忙买保险,但也无法做到事故的根除。木匠收入不高,即使是主墨,因没有竞标资质,只能是按天算工钱。除此之外,廊桥的兴建还可能面临同行的竞争与破坏,以及雨水、洪水、气候等自然因素的考验。


万安桥廊屋的歇山顶


廊屋中部神龛中的香炉


2005年,父子三人共同修建的金造桥,这也是黄春财三十多年之后重新出山建的第一座木拱廊桥。


2005年,父子三人共同修建的金造桥,这也是黄春财三十多年之后重新出山建的第一座木拱廊桥。

  纵然如此艰辛,却难以抹去郑多雄对廊桥的喜爱与坚持,一讲起廊桥的构架、兴建过程及营造习俗,郑多雄兴奋异常,有说不完的廊桥经。对于木拱廊桥的一切,郑多雄有着骄傲的较真与坚持。


万安桥廊屋。

  郑多雄对电脑的数据计算有所怀疑,毕竟木头口径有大小,有弯有直,需要人为到场考察测量,凭以前口诀来计算,就算现在公司提供的廊桥设计图,也不一定能与传统做法对接得上,需要主墨的计算与修改。对于木工的学习,从基础扎实做起是必要的,另外还要有天赋和良好的信用,最终只有经过师傅的考验与认可的徒弟,才会被告知建桥的秘诀,毕竟传统技艺的特殊性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技术秘密多被保存在家庭内部。对于鲁班经、廊桥相关数据、桥约等内容,郑多雄则认为不可随意示人。另外,郑多雄十分看重木匠的个人修养——虽无拜师仪式,但徒弟必待师傅亲如家人;与东家(建桥董事)签订桥约,无法律效应,全凭信用行事,造桥造路是好事,尽量不给村里添麻烦……
  现在,郑多雄的儿子也加入了廊桥的营造队伍,基本功还未达到他的标准,不过总归是技艺传承的另一希望。郑多雄带着他那十多人的班底,奔波在闽浙各地,他希望能成立自己的廊桥建造公司,毕竟有技术而没有资质,是目前廊桥建造中让人尴尬的境况。
  黄春财
  80岁
  屏南县长桥黄氏造桥世家第三代传人
  |黄春财|
  画出了第一张木拱廊桥设计图
  “现在的人一看图纸就知道怎么造桥了,但是过去的手艺人如果不保守造桥的技术秘密,就没有饭吃。”
  如果在屏南问哪位师傅做木拱廊桥手艺最好,对廊桥有所了解的都会推荐黄春财。屏南黄氏造桥世家,师承长桥镇新乡村桥匠卓茂龙,传至黄春财的儿子黄闽辉已经第四代。


张氏族人主墨的千乘桥

  黄氏一脉的造桥世家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屏南人黄金书师从当时知名的木拱廊桥师傅卓茂隆,成为主墨师傅之后,黄金书便在闽东北一带修桥营生,把两个儿子黄生富和黄象颜带在身边学艺。而黄象颜正是黄春财的父亲。1954年,在父亲的带领下重修万安桥时,黄春财年仅16岁,当时万安桥西端的两个拱跨被洪水冲垮,父亲喊上黄春财一起重修万安桥。黄春财觉得施工木板图抬来抬去费力且不方便,就提出将图提前画在纸上,因为纸质设计图可以对整座木拱廊桥做精细的设计,经过分析和计算,木构件可以预先加工成型,大大缩短了施工的时间,也相应地降低了造桥成本。


张氏族人主墨的千乘桥

  从1969年主墨廊桥之后的几十年间,因为木拱桥的需求减少,黄春财无桥可造,一直到2005年才重新出山。现今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距离他上一次主墨做木拱廊桥也仅仅才过了六年时间。当时他主墨的是号称“江南第一险桥”的百祥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棠口、寿山两乡交界的白洋溪上,桥面最高处距离水面高达40米,单孔跨度达到35米,横跨于地势险要的峡谷之间。当时,一场大火将百祥桥木质桥身全部烧塌,只剩两个桥墩。黄春财受当地政府委托,在原址上重建百祥桥。“要重新修建百祥桥后,我就开始设计、画图纸,有时桥的一个零部件就得画一张图,我前后共画了一百多张图纸。”百祥桥由黄春财主墨,因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主要由他的两个儿子黄闽屏、黄闽辉建造。百祥桥建成之后,父子三人的名字一起以主墨的身份写在大梁之上。


2005年的9月,后垅桥修复工程由后垅村的造桥世家张常云、何祖云等造桥工匠负责施工。
  这些年来,除了偶尔去造桥,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春财这些年来已经把“传承”作为他的分内事。目前,黄闽屏、黄闽辉都能独立建桥,已经具备主墨的技术,除此以外,黄家还成立了黄氏家族木拱廊桥技世传习所。这一团队已先后修建了屏南金造桥、双龙桥、石井桥、百祥桥,寿宁登云桥,古田卓洋桥,蕉城鸾江桥等。
  张昌智
  68岁
  周宁县秀坑村张氏造桥世家第八代传人
  |张昌智|
  传承八代的造桥世家
  “能去德国造桥我很激动,我从来没想到,还有人愿意找我去德国造一座木拱廊桥。”
  秀坑自然村位于周宁县礼门乡后垅村,即便在周宁境内都是地处偏远的小山村,村落里现在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根据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刘妍博士考证,这个偏远山村中的张氏造桥世家,是闽浙一带木拱廊桥建造技术迄今可追溯到的来源。
  秀坑村的地理位置,在周宁、屏南、宁德三县相交之处,历史上称作“下荐”。自从清中叶以来,因为在桥约中常常直接署名“下荐张某某师傅”,这里的造桥师傅都被习惯性地称为“下荐师傅”。除了造桥手艺出众,这里的造桥师傅也因为忠厚诚信,让“下荐师傅”成了早期木拱廊桥技术的代表。


何姑桥中的八角藻井

  秀坑木拱廊桥的建造,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木匠张鑫佑。当时张鑫佑是当地拳师,为了养家糊口,张鑫佑常年在外面行走江湖,开武馆教学。而后他结识了一位木拱廊桥的建造师傅,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并相互传授技艺,由于张悟性极高,很快就掌握了木拱廊桥的技术。当时造桥比开武馆更赚钱,张新佑开始以造桥为生,传承至今,已达八代。


重建之前的杨梅周桥,由张氏族人张成君主墨。

  出众的技术,加之闽浙一带大量修建木拱廊桥的需求,张鑫佑的造桥足迹遍布闽东北与浙西南一带,依然保存至今的就有浙江景宁的梅崇桥、周宁石竹坑桥、庆元兰溪桥等等。到了乾隆中后期,张新佑收徒十多人,其中主要以亲戚与同村的后辈为主,也自此奠定了“下荐师傅”的造桥品牌。迄今为止的260多年间,张氏族人从未间断造桥,总共新建、迁建木拱桥46座,现存就有15座之多。1960年后,木拱廊桥逐步被石拱桥、水泥桥所取代,尽管如此,张氏后人依然传承着造桥的技艺,传承至今第八代的“昌字辈”依然是当下为数不多能够主墨木拱廊桥的造桥师傅。


后拢桥。

  2015年,刘妍邀请张氏后人张昌智师傅到德国雷根斯堡建造廊桥。这不仅是木拱廊桥第一次走出国门,更因为张昌智代表了现在已知传承年代最为久远的造桥世家,因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其他文献
8月5日,2016台湾美食展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举行。作为获邀的三个大陆地区(福建、贵州、江苏)参展省份之一,福建代表团首次参加以旅游美食为主题的展会。通过丰富多彩的食材展示、美食展演体验、小吃免费品尝、茶道香道表演、民俗风情展示、有奖互动推介等方式,让台湾同胞品味了地道的福建美食,感受了家乡的味道和家乡人的热情好客,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乡土的记忆。“清新福建”美食馆呈现了以福州菜肴、闽南菜肴和沙县
期刊
一列古朴的蒸汽火车,在松山与道后温泉间缓慢前行,哐啷哐啷,伴着列车的汽笛声,在火柴盒般的车厢内,时间很快过去,晃了五分钟,夏目漱石笔下的主人公“少爷”从这里走下车,往道后温泉寻去,沿途是这座海边小城不可或缺的风景。从中景拉回远景,松山所在的濑户内海一带,仍然保留着纯净的海岸和醇厚的海岛文化,绵延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每座岛都不尽相同的风景,让濑户内海成为九州和四国之间,十分特别的存在。    濑户内海
期刊
8月18日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福建将于9月6日在龙岩市长汀县举行“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福建长汀中复村是红军长征最早、最远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全国“长征出发第一村”、红军长征的“零公里”处。届时,省内将围绕长征胜利80周年,结合当地实际举办“保护红色遗产·发展红色旅游”万人签名、徒步重走长征路、少先队员宣读
期刊
“清新福建·清新团建·省旅游局青年志愿者在行动”。8月12日,省旅游局组织青年志愿者赴宁德霞浦杨家溪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活动中,青年志愿者积极为游客讲解文明旅游公约,分享文明旅游故事,并在现场向游客发放旅游出行指南、旅游安全手册等资料,普及文明知识、便利游客出行。同时,青年志愿者还积极向游客介绍福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现场发放“清新福建”小扇子、宣传折页、行李牌等旅游宣
期刊
位于福安、寿宁、周宁三县(市)交界的地质公园——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其峰而得名。白云山自然景观十分独特而绚丽多姿,分别为规模巨大的石臼群景观,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佛光,“天池”生长的午时莲,含有特色风情的畲族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坦洋工夫茶文化。白云山,一个独具魅力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已成为中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闽东北亲水游名胜之一。白云峰日出同心臼午时莲九龙
期刊
今年初,福建省有9个区县被国家旅游局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山县名列其中。为适应全域旅游试点创建,东山助力推动智慧旅游建设,重点是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及配套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集散中心主体完工、配套绿化完成,正在加紧内装修,预计8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建设智慧街项目,实现全街智慧蓝牙讲解功能;建设旅游厕所、新环岛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合理分流入岛游客;建设全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旅游道路立面
期刊
艾美酒店行政总厨Daniel Brooker  近日艾美酒店任命Daniel Brooker先生为行政主厨,他不仅擅长西式菜肴,在现代饮食概念以及与本地风味相结合上更是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在享受新主厨带来的定制菜单时,艾美酒店将为您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用餐体验。本季主厨推荐:意大利黑松露-私享餐。RMB568元/位起预约电话:7709179  Daniel Brooker先生来自新西兰,曾先后在新西兰
期刊
8月10日上午,“放心游福建”旅游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全省24个部门参加新闻发布会,联合向社会发出“放心游福建”承诺。会上,省旅游局、省工商局和省物价局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旅游“快处先赔”办法,办法于8月15日起在全省试行。此次“放心游福建”的承诺由省旅游局、省工商局和省物价局牵头,联合全省24个部门,并号召全省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参与。承若的内容包含:旅游投诉,一口受理;简易投诉
期刊
近三年,为大力推进全省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省旅游形象,打响“清新福建”旅游品牌,福建省旅游局多次专题研究并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出台相关资金补助政策,用以扶持全省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建设。2014年至2016年补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指示标识标牌、旅游直通车等建设项目资金累计超过1.3亿元,截止目前,全省共建成1820面旅游交通道路指引标识牌、816座旅游厕所、27个旅游集散中心
期刊
什么是构成传统古村落的要素?这是我们此次培田专题的出发点。  传统村落,首先坐落于背山面水、良田广袤之处,所谓“山主人丁,水主财”,以此保障家族兴旺;井然有序的宗族制度,制定家族生活规则,统筹调配劳动力;村落信仰,团结族人,建立常态化的社交节点;公共空间,如庙宇、戏台、宗祠等,娱神娱人,联络村际人情;教育机构和乡绅阶层,保障乡村文化传承;公田、公林等公共基金,用于维护水土,供给公共事务所需;自给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