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资本总是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地区流动,资本形成不足已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障碍,经济发展水平低,制度创新不力、区域开发成本高等限制了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本文就西部资本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西部 资本形成 对策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涉及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约3.72亿人。截止2005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在西部累计投入超过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国民经济发展逐年加快,从2000年到2003年,GDP增长分别为8.5%、8.8%、10.0%、11.3%。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西部发展状况看,多数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医疗条件、教育条件依然比较低。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么多年收效并不大。
导致西部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并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瓶颈是西部经济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西部资本形成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而融资制度安排不足、西部企业产业结构水平低下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西部难以生成有效资本形成机制的深层原因和症结所在。增加有效融资制度供给、提升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和转变西部地区政府职能是保证西部大开发这一宏大社会系统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一、资本形成的一般机制与西部经济发展的资本约束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比如,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了,就会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的改善,能够使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样,从贫困人口最初的收入增加到他们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就是一个循环,特点是在循环中各因素的变化具有因果积累性,而且是上升的。当然,如果贫困人口的最初收入是减少的,那么,循环过程就会是导致其收入进一步减少的下降的循环。所以,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而对于西部来看这种循环体现的比较明显,从我国目前的西部发展状况看,多数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医疗条件、教育条件仍然比较底。这就直接导致了西部劳动力素质不高,进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引起产出下降,收入降低。从而又进入另一个循环。
二、促进资本形成的方法
“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迅速改变自己的经济面貌,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特别要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按照罗森斯坦-罗丹的说法:“工业化是以快速富裕地区的速度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收入,从而使各个地区收入较为均等的惟一方法”而西部实现工业化,必须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各个工业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本,通过投资的的“大推进”来摆脱经济贫困落后和停止的困境,促成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速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此说来西部必须实现大规模工业化。
但是现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资本形成能力不足的约束。首先,政府对西部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一方面是西部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远远低于东部。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向东部倾斜的投资政策影响下,国家一度对西部投资很少。其次,西部自身吸引外部资金能力弱。通过吸引区域外部资金的流入是获取西部大开发资金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资本收益率低以及投资环境不佳等原因,西部吸引外部资金能力较弱。再次,西部经济间接融资能力弱,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但是西部县域经济中因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缺位而出现金融网络减少的现象。这进一步造成西部间接融资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西部大开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的能力大大削弱。最后,西部地区的直接融资机制发展缓慢。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目前直接融资市场的主要场所,它们均在东部发达城市。
根据现在西部的实际状况,实现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一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二是要充分利用西部间接融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使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力助推器。在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借鉴东部部分地区工业化的经验。坚决杜绝工业化中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该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值的绿色工业。切记不能盲目扩建,杜绝重复建设。防止资源的浪费。此外,西部地区还应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高、精品多,对国内外游客很有吸引力,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晓娟: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与制度创新[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2
[2]峻峰:西部地区资本困境与经济增长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罗佐县:西部地区资本形成问题实证分析[J].理论导刊, 2002~03
[关键词] 西部 资本形成 对策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涉及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约3.72亿人。截止2005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在西部累计投入超过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国民经济发展逐年加快,从2000年到2003年,GDP增长分别为8.5%、8.8%、10.0%、11.3%。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西部发展状况看,多数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医疗条件、教育条件依然比较低。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么多年收效并不大。
导致西部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并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瓶颈是西部经济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西部资本形成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而融资制度安排不足、西部企业产业结构水平低下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西部难以生成有效资本形成机制的深层原因和症结所在。增加有效融资制度供给、提升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和转变西部地区政府职能是保证西部大开发这一宏大社会系统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一、资本形成的一般机制与西部经济发展的资本约束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比如,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了,就会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的改善,能够使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样,从贫困人口最初的收入增加到他们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就是一个循环,特点是在循环中各因素的变化具有因果积累性,而且是上升的。当然,如果贫困人口的最初收入是减少的,那么,循环过程就会是导致其收入进一步减少的下降的循环。所以,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而对于西部来看这种循环体现的比较明显,从我国目前的西部发展状况看,多数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医疗条件、教育条件仍然比较底。这就直接导致了西部劳动力素质不高,进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引起产出下降,收入降低。从而又进入另一个循环。
二、促进资本形成的方法
“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迅速改变自己的经济面貌,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特别要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按照罗森斯坦-罗丹的说法:“工业化是以快速富裕地区的速度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收入,从而使各个地区收入较为均等的惟一方法”而西部实现工业化,必须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各个工业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本,通过投资的的“大推进”来摆脱经济贫困落后和停止的困境,促成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速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此说来西部必须实现大规模工业化。
但是现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资本形成能力不足的约束。首先,政府对西部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一方面是西部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远远低于东部。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向东部倾斜的投资政策影响下,国家一度对西部投资很少。其次,西部自身吸引外部资金能力弱。通过吸引区域外部资金的流入是获取西部大开发资金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资本收益率低以及投资环境不佳等原因,西部吸引外部资金能力较弱。再次,西部经济间接融资能力弱,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但是西部县域经济中因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缺位而出现金融网络减少的现象。这进一步造成西部间接融资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西部大开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的能力大大削弱。最后,西部地区的直接融资机制发展缓慢。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目前直接融资市场的主要场所,它们均在东部发达城市。
根据现在西部的实际状况,实现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一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二是要充分利用西部间接融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使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力助推器。在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借鉴东部部分地区工业化的经验。坚决杜绝工业化中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该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值的绿色工业。切记不能盲目扩建,杜绝重复建设。防止资源的浪费。此外,西部地区还应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高、精品多,对国内外游客很有吸引力,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晓娟: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与制度创新[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2
[2]峻峰:西部地区资本困境与经济增长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罗佐县:西部地区资本形成问题实证分析[J].理论导刊,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