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和预防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134例共151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浅前房45例的术前术中原因及术后临床处理和治疗。
结果:占总眼数的29.80%的45例术后浅前房中,滤过过强的原因占46.6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占24.45%,结膜瓣渗漏占17.78%,恶性青光眼占6.67%,其他原因的占4.45%。45只眼中的28只眼(62.22%)发生术后浅前房的时间在术后1d,10只眼(22.22%)发生在术后2d,4只眼(8.89%)发生在术后3d,其他的发生在4d及4d以上。通过及时治疗均恢复前房,半年随访眼压控制良好。
结论:注重手术各个环节,可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眼的前节变化及眼压的异常波动是预防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青光眼 滤过手术 浅前房 丝裂霉素 可调缝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2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8-01
青光眼是眼科疾病中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相应视功能损害的视神经病变[1],眼压的绝对值亦或波动范围的异常是其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应警惕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的浅前房,积极处理和预防可能伴随的并发症是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本研究对我科近几年行抗青光眼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提高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浅前房的认识,探讨处理此类并发症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的各类型青光眼患者134例共151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56.79岁,其中男67只眼,女84只眼。按青光眼发病类型分为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1只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33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只眼,继发性青光眼9只眼。
1.2 方法。全部术眼经术前常规眼科检查和降眼压药物治疗后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眼压及术前术后前房变化,同时对有并发症的术眼做出针对性处理及治疗。
1.2.1 眼部检查。青光眼患者均常规视力检查,每日监测眼压变化。在视力条件允许下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完成电脑视野检查;在可窥进眼底的条件下行视盘和神经纤维层的OCT扫描;在角膜水肿严重程度允许的情况下行房角镜和活体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
1.2.2 手术方式。在134例共151眼中小梁切除术91只眼,小梁切除应用丝裂霉素C37只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ECCE+IOL+小梁切除术或PHACO+IOL+小梁切除术)治疗23只眼。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术后每日常规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非甾类普拉洛芬滴眼液点术眼。
2 结果
2.1 眼压监测结果。入院时平均眼压在43.85mmHg,最高78.5mmHg,最低32.7mmHg。入院后全身及局部降眼压治疗后,术前2h内再测眼压,平均值为17.78mmHg。其中139只眼眼压能控制在21mmHg以下,12只眼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2.2 术后浅前房原因分布。151例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45只眼,占总眼数的29.80%。在所有术后浅前房中,滤过过强的原因占46.6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占24.45%,结膜瓣渗漏占17.78%,恶性青光眼占6.67%,其他原因的占4.45%。45只眼中的28只眼(62.22%)发生术后浅前房的时间在术后1d,10只眼(22.22%)发生在术后2d,4只眼(8.89%)发生在术后3d,其他的发生在4d及4d以上。
3 讨论
在抗青光眼手术后各类并发症中以浅前房的发生率为最高,以往的统计数据显示多在5%~70%[6]。浅前房发生时间也相对集中于术后1~2d。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浅前房的同时亦伴有术后眼压不稳定性[2],眼压波动范围扩大,药物控制效果差等。在多数伴有并发症的术眼眼压远低于目标眼压,本研究显示术后伴低眼压的浅前房占本组病例中76.67%,而高眼压者占11.11%,提示术后眼压高低的反应对抗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综上所述,抗青光眼术后前房的形态能准确的反应手术的滤过质量及目标眼压的控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眼科医师应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抗青术后浅前房的形成原因,预防并处理好手术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是可以有效大幅度提升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密切观察前房形态及眼压的波动,早期发现问题,并正确分析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治疗措施,保持前房的形态与房水滤过之间的动态平衡[3],使得眼压的变化对视神经的冲击伤害最小,最大限度地延长青光眼患者的视觉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
[2] 卢艳,郭丽,王明扬,等.3种抗青光服手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1999,19(4):42
[3] 蔡鸿英,高健民,王思慧,等.闭角型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徽镜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4):303
方法:回顾性研究134例共151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浅前房45例的术前术中原因及术后临床处理和治疗。
结果:占总眼数的29.80%的45例术后浅前房中,滤过过强的原因占46.6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占24.45%,结膜瓣渗漏占17.78%,恶性青光眼占6.67%,其他原因的占4.45%。45只眼中的28只眼(62.22%)发生术后浅前房的时间在术后1d,10只眼(22.22%)发生在术后2d,4只眼(8.89%)发生在术后3d,其他的发生在4d及4d以上。通过及时治疗均恢复前房,半年随访眼压控制良好。
结论:注重手术各个环节,可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术眼的前节变化及眼压的异常波动是预防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青光眼 滤过手术 浅前房 丝裂霉素 可调缝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2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8-01
青光眼是眼科疾病中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相应视功能损害的视神经病变[1],眼压的绝对值亦或波动范围的异常是其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应警惕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的浅前房,积极处理和预防可能伴随的并发症是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本研究对我科近几年行抗青光眼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提高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浅前房的认识,探讨处理此类并发症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的各类型青光眼患者134例共151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56.79岁,其中男67只眼,女84只眼。按青光眼发病类型分为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1只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33只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只眼,继发性青光眼9只眼。
1.2 方法。全部术眼经术前常规眼科检查和降眼压药物治疗后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眼压及术前术后前房变化,同时对有并发症的术眼做出针对性处理及治疗。
1.2.1 眼部检查。青光眼患者均常规视力检查,每日监测眼压变化。在视力条件允许下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完成电脑视野检查;在可窥进眼底的条件下行视盘和神经纤维层的OCT扫描;在角膜水肿严重程度允许的情况下行房角镜和活体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
1.2.2 手术方式。在134例共151眼中小梁切除术91只眼,小梁切除应用丝裂霉素C37只眼,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ECCE+IOL+小梁切除术或PHACO+IOL+小梁切除术)治疗23只眼。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术后每日常规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非甾类普拉洛芬滴眼液点术眼。
2 结果
2.1 眼压监测结果。入院时平均眼压在43.85mmHg,最高78.5mmHg,最低32.7mmHg。入院后全身及局部降眼压治疗后,术前2h内再测眼压,平均值为17.78mmHg。其中139只眼眼压能控制在21mmHg以下,12只眼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2.2 术后浅前房原因分布。151例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45只眼,占总眼数的29.80%。在所有术后浅前房中,滤过过强的原因占46.6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占24.45%,结膜瓣渗漏占17.78%,恶性青光眼占6.67%,其他原因的占4.45%。45只眼中的28只眼(62.22%)发生术后浅前房的时间在术后1d,10只眼(22.22%)发生在术后2d,4只眼(8.89%)发生在术后3d,其他的发生在4d及4d以上。
3 讨论
在抗青光眼手术后各类并发症中以浅前房的发生率为最高,以往的统计数据显示多在5%~70%[6]。浅前房发生时间也相对集中于术后1~2d。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浅前房的同时亦伴有术后眼压不稳定性[2],眼压波动范围扩大,药物控制效果差等。在多数伴有并发症的术眼眼压远低于目标眼压,本研究显示术后伴低眼压的浅前房占本组病例中76.67%,而高眼压者占11.11%,提示术后眼压高低的反应对抗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综上所述,抗青光眼术后前房的形态能准确的反应手术的滤过质量及目标眼压的控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眼科医师应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抗青术后浅前房的形成原因,预防并处理好手术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是可以有效大幅度提升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密切观察前房形态及眼压的波动,早期发现问题,并正确分析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治疗措施,保持前房的形态与房水滤过之间的动态平衡[3],使得眼压的变化对视神经的冲击伤害最小,最大限度地延长青光眼患者的视觉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
[2] 卢艳,郭丽,王明扬,等.3种抗青光服手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1999,19(4):42
[3] 蔡鸿英,高健民,王思慧,等.闭角型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徽镜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