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一:“老政协”的履职新路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已经是侯欣一第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因此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自称是个“老政协”。这位“老政协”今年56岁,是全国著名法律史学者,专注近现代司法史研究。目前担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
  当了8年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的许多建言都变成了现实,但他从来不敢居功。“很多事情都是大家持续不断推动的。不可能是哪一个人提了个建议,就解决了一个问题。”他对本刊记者说。多年的履职生涯使他愈发相信这一点。“法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多少年、多少人努力的结果,需要一代代学者、一届届代表和委员不断推动。”
  “政协委员要在专业领域里说话”
  侯欣一愿意说自己是个“读书人”,喜欢静静的读书。但是,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他满腔热情,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建言献策。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常常不经意在侯欣一身上流露,使他成了一位敢言的政协委员。
  谈及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身份,侯欣一坚持要在专业领域里说话,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我也算是一个‘老政协’了,还是有很多的感悟。”他认为,界别是政协的最大特点。政协委员不按界别说话,不按自己的专业说话,随便表态是非常不严肃的。“政协委员还要在适当的时机说话。”这也是他对自己的第二个基本要求。
  “作为政协委员履职,我个人有个技术性的做法,要适当的跟媒体合作”,侯欣一坦言,在当下社会,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学者,不跟媒体合作影响力无法扩大。通过媒体把声音放大,把关心的问题放到媒体上来讨论,会形成更大的力量。
  侯欣一对政协的作用有自己的看法,“从中国政协几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来看,政协是个发展中的政治组织。它的职能等各方面一直在变化和发展,政协还有很大的
  空间”。
  1960年,侯欣一出生在辽宁锦西。父亲曾经是一名国民党军医,手术做得非常好,救治过不少普通群众。在“文革”中,他的父亲没有受到很大冲击。因为大家觉得侯大夫人很好,自觉保护了他。父亲的经历让侯欣一相信,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服务社会,赢得尊重。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大批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调到大西南、大西北工作。侯欣一9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到陕西凤县。少年时代,侯欣一最佩服的人是民国时期的施洋大律师。1923年,汉口英国烟厂因无故开除女工引起工人罢工,共产党人施洋挺身为工人说理,与资本家作斗争,被广大平民称为“劳工律师”。于是,当一名伸张正义的法官,或者仗义执言的律师,成为侯欣一年少时的梦想。
  1976年,侯欣一高中毕业,作为知青到陕西武功县插队。艰苦的劳动中,他常常琢磨“文革”何以会发生,进而思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何多灾多难等问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侯欣一重新拾起书本,备战高考。1979年,他以高分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虽然因为政审的原因,侯欣一没能进入梦想的法律系,但他只要一有时间,就自学法学课程。
  侯欣一回忆说,大学期间有两件事他印象至深。一件事是1980年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侯欣一记得,当时不管男女老幼,搬个板凳就挤在黑白电视机前,观看法庭审判的过程。“公审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好的一次普法行动,法律的庄严在人们心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侯欣一说。另一件事是读了一本书。1981年底,著名历史学家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在大陆出版。读过这本书后,侯欣一非常兴奋,惊叹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来写。本科毕业时,侯欣一借鉴瞿同祖的写法,以《唐代的婚姻法》为题作毕业论文。
  1983年,侯欣一大学毕业,报考了华东政法学院王绍棠先生的法制史专业研究生。尽管考试成绩合格,但由于名额有限最终没有被录取。幸运的是,王绍棠先生给西北政法学院的杨永华先生写了一封信,推荐侯欣一去任教。就这样,侯欣一走上了大学教学岗位,讲授中国法制史。
  作为学术前辈,杨永华先生的治学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侯欣一。“文革”前,杨永华先生在北大法学院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毕业后辗转到西北政法学院任教。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杨永华先生每天下课后,骑着自行车,带着饭盒,到陕西省档案馆查找、摘抄资料,直到档案馆关闭才离开。“做学问就当如此,系统地占有资料,熟悉文献;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以科学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最重要的,是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学术事业,甘坐冷板凳。”侯欣一说。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
  为什么选择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作为最初的研究课题?侯欣一解释说,抗战时期的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司法制度,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司法制度、司法理念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研究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有助于对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理解。
  侯欣一坦言自己在学术上走得比较顺利。但是,在学术上他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2000年,侯欣一从西北政法学院调到南开大学法学院任教,并担任副院长。他的研究范围也从根据地法律制度,扩展到近现代司法实践。“检讨过去是为了策励将来。”侯欣一希望通过研究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变迁,弄清楚一些困扰现实的问题,为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我为何建议设宪法日
  2013年初,侯欣一被推荐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保有高层次的议政平台和为国家服务的机会。尽管已是连任,但名单一经公布,侯欣一就在琢磨,作为一名来自于法学教育领域的社科界政协委员在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自己应该提交一份什么样的提案,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为一名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多年的经历和思考使他对人民政协组织形成了两点最基本的认识:政协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政治组织,其职能是议政。但政协所“议”的对象应该是“政治”,即国是,而不是一般的国事;政协是目前中国各种政治组织中惟一按界别设置的,界别是政协的最大特点。其目的是通过这一政治组织把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各界别的最根本利益和诉求真实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大家协商和沟通,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国家社会的整合。社科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只有六七十位,来自法学界的则更少,因而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社科界的主流想法和诉求反映出来,做一个称职的委员。此外,从方法上讲,中国政协的现行体制决定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职业政治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时间、精力和视野都有局限,因而要想使自己所提的提案有价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专业领域里说话,不懂的坚决不说,该说的则必须要说。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建议国家设立“宪法节。”   这一提案已不是第一次提出,自2008年出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侯欣一曾多次提交这一
  提案。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作为最初提议者之一的侯欣一感受颇多。“我的提案是设立‘宪法节’,希望这一天能全民放假,真正把它变成一个法定节假日,让大家知道宪法跟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2014年12月4日,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侯欣一度过了“狂轰滥炸的一天”。他像过节一样收到了很多人的祝贺。有记者来到他所在的南开大学校园,跟拍他怎样度过这一天,因为那是“宪法日提倡者的宪法日”。
  那一天侯欣一并没有特殊安排。他像往常一样给法学院的研究生上课,甚至都没有跟学生们提起宪法日——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从2008年开始,侯欣一就在两会上倡议设立“宪法节”,在这件事情上,他是持续关注和推动时间最长的建言者。
  2008年是侯欣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关于“宪法节”,法学界有关的讨论早已有之,他打算把这个议题带到两会上。他跟同事、同学、同行征求了很多意见,最终决定动笔撰写那份提案。
  提案得到了书面答复。司法部致函对他的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国家早已将每年的12月4日设为法制宣传日,而宪法的宣传是重
  头戏。
  随后的6年里,侯欣一几乎每隔一年就交一次“宪法节”提案。2014年,宪法日真的设立了。宪法成为整个国家的关键词。从官方到民间,举办了铺天盖地的座谈会、庆祝会和宣誓活动。除了收到赞美和祝贺,侯欣一也遇到了质疑:“这东西有什么用?”
  侯欣一说,这是一种法治文化的培养。在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难的不是制度,而是这个民族对法治文化的认同。中国人的骨子里相信道德秩序,不太相信法。要依靠文化的改变,让人们从当年“严打”中的“游街、砍头”的固定思维中,逐渐改变对法律的印象,喜欢上法律。
  他原本的建议就是设立“宪法节”——让这一天真正成为国民的节日,让人们发自内心喜欢和尊重宪法。他还希望,在宪法日这天,可以尝试公民公休而公务员不放假,“彰显宪法对公权力的约束”。
  “一个国家强调宪法,是一个强烈的、积极的信息。”他对记者说。
  今年将再建言设立
  “反就业歧视法”
  作为社会科学界的政协委员,去年侯欣一一直在教育领域和法治建设领域建言。今年他说继续关注的话题依然是法治建设和高等教育。
  自2003年以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反就业歧视法》。今年,侯欣一将继续呼吁国家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今年他的提案将包括建议国家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方面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的就业歧视现象五花八门”,侯欣一举例说,像性别歧视、健康歧视、户籍歧视等都很普遍,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对相貌、身高提出要求。在南开大学任教的侯欣一对学历歧视问题感受颇深,“许多用人单位在招生时公开说‘非985、211学校不要’,这就是学历歧视”。他认为,用人单位可以对应聘者的知识能力有要求,比如本科、硕士等,“但一个人是不是达到这种知识能力跟毕业学校是否有关系?这不完全绝对”。侯欣一指出,现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很多,尤其是歧视现象一旦发生还没有救济渠道。
  记者发现,有关就业歧视现象被多次公开报道。2015年2月12日,浙江就业性别歧视胜诉第一案当事人小郭联合多位志愿者,集中寄出369封举报信,将五大招聘网站,以及涉嫌发布就业性别歧视信息的369家企业,举报到其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侯欣一指出,这类现象主要涉及到公平问题。“法律上讲的平等实际上是机会平等。最后的结果可能无法令每个人都满意,毕竟岗位有限,但不能在设定‘门槛’的时候不给人机会。”
  侯欣一建议不光要制定“反就业歧视法”,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如果有人受到歧视,可以向这个机构寻求救济。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这个身份,侯欣一坦言,要当一个“全天候”的政协委员,而不只是一个“会议委员”。
  每年两会期间,为了及时掌握社会上关心的热点,每天早上九点前他会把当天重要的报纸认真浏览一遍,以便在发言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工作中,或出差开会的时候,他也总是留心大家关注的话题,觉得有价值就记在本子上,看看能不能跟政协的建言献策进行“衔接”。
  对于自己提出的一些意见,因为种种原因一时难以落实的,侯欣一并不急于求成。每年他的提案内容都分为短期和中长期,有的是呼吁解决眼前问题,有的是着眼长远。他对记者说,“对一些问题,他会多次建言,持续推动。让我当一天政协委员,我就推动一天。”
其他文献
3月是我国的两会时间。每年这个时候,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都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来到北京,履行神圣的使命,共商国是。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正为开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盛会做着精心的准备。走基层、察民情、搞调研、写议案,用民情、民心、民意作为支撑,代表委员们积极履职,用自己的行动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年之前的2006年,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行业同仁的见证下,《中国涂料》杂志走过了她20岁的青春岁月;十年之后的2016年,新朋旧友再次共聚岛城,共同庆祝《中国涂料》三十而立。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在无衣食住行之忧后,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品质。加之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环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了响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有效改善我国城市生存环境,加快矫正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正确关系,国家纷纷出台了城市绿化相关政策。园林景观的建设迅速在各个城市发展起来。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承载者,
多年之后,在你沉浸在过往旧事的袅袅氤氲里,你将无数次想起,在那个芳菲四月的彭阳县,第一次见到那漫山杏花的场景.rn漫步在十里长街,当初春的细小雨丝扫摸着你的脸庞,你感受
期刊
2017年2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总局印刷复制处处长路洲、副处长张迁平,发行处副处长安乐,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监事长、全军
期刊
深秋之际,应胡勘平先生邀请于中山公园皇苑艺术馆参观红楼梦图书资料展.暮霭沉沉,园中游客稀少,夕阳将树上的层层叶片涂染上一层金色的光晕,踏着石子小路,绕过嶙峋假山,一幢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对于自己切身生活的环境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施工工程对于人们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注重探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的措施,期望可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
常州雅得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公司主营纸类包装盒;包装彩箱;礼品包装盒袋;PVC盒;PVC圆桶;PVC方桶;PVC袋等各类彩色印刷.经过10年的发展,雅得从当初简单的纸箱生产,到现
期刊
5月17日,中盐西南盐业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重庆举行.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星强,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王任林,中盐集团兼中盐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重庆化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