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在多个行业领域,尤其是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推进“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可见,“互联网+”模式将和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尤其是互联网+财会模式,对财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大势所趋之下,我们应该提出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方案,并尽快付诸于行动来适应时代更迭的潮流。
关键词:互联网+;财会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64-02
“互联网+”模式即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革、创新和发展传统行业,“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人才培养,既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财会思维,积极深入地探索互联网对财务工作的会计环境及会计人员的新的要求与影响,还需要我们从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中去突破和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用以培养当前及未来企业急需的财会人才。
一、“互联网+”模式下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在财务和会计不断与国际趋同的当下,可以预见未来的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和竞争,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财会人员不仅要对财会专业知识理解透彻,还要掌握相关的交叉学科,如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等专业。互联网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缩小了会计核算与经济事项发生之间的时滞,使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转变为会计核算和业务发生的同步集成,尤其是可扩展性商务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由计算机识别代替了会计信息的人工识别。这些转变都需要当今的财会人员对互联网、信息化等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会计核算。
财会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除了要了解每年会计、税务等经济政策的变更,还要应对信息技术的更迭,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财会模式下的协同交互。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跳出重复基础的记账工作,掌握交叉的多学科知识,才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不断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我们正在培养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的当下变革新技术与新商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人才需求下,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尽快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制订符合“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人才培养方案。
二、“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人员的要求
“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教学改革要从一线教师开始。第一步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理念。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先锋,既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财会实操的训练。教师在传统的教授型教学以外,还要加入对话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以问题引导教学,以实践辅助教学,并且改变以往的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成绩检验方式,多注重期中的过程性考核,采取多重考核形式并重的绩效检验模式,如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小型课题、实验报告等。高校教学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度,如会计处理、税收筹划、经济法等实践性很强的部分,可以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授课讲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学生、教师以及家长所接受。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传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全面更新,将以往只注重理论和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过渡为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概括起来包括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创新创业的思维。
仅以课本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更新,在课堂上,要打破以往由教师为中心主导教学的课堂形式,多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反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学生要在课下提前预习书本知识,搜集课外资料,并且反复演练,从而既巩固专业知识,同时其他如表现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也都得到提升。慕课和微课的引入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新的培养方式。这种在线课程的开放式学习过程,将不再受限于上课的时间和地点,能够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同时方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以外,还要注重课外活动基地的搭建,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财会专业,实际操作性很强,如果能经常到企业去实习,并由企业的导师实际指导,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目前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面对各行各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高校财会教学内容显得单薄而局促,财会教材中大部分涉及到的是上市公司以及制造业的财务会计处理,而非上市的中小公司的会计处理则很少涉及,因此对于大部分职业高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处于中小企业的学生,就会面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在民办高校对财会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和专业组合时,也会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典型的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一些内容,由于是在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有些与我国国情存在较大差距,并不符合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在理论与国际趋同的同时,高校科研也应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并能将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及企业急需的财会人员。
五、“互联网+”模式下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兴起,势必带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学校之间的协作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尤其是在与国外高校的合作课程中,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更加广泛的国际化的视角去吸收理解知识。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在信息化背景下应建设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平台供师生分享,全方位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程序中,为情境化教学和网络学习提供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虽然不断提高,但是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内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高校更应目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在办学目标与文化建设方面引导教师队伍建设方向,真正做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培养学生能力和建设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Kang Shumin.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WBI:The Process of Moving Courses Online [M]. Saarbrücken:VDM Publish
ing House Ltd,2009: 4-9.
[2] 王维坤,温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出路——以辽宁省民办高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1):75-78.
[3] 杨霞辉.关于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440.
[4] 魏向阳.面向教学目标的财会教学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88-190.
[5] 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6] 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7] 谢晓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2):218-220.
[8] 于桂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60):148-150.
[9] 康淑敏.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5,(6):96-102.
[10] 张丹,林燕.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0-31.
[11] 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12] 田常红.互联网时代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67-70.
[13] 陈小兰.传统财会教学模式的突破──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2-43.
[14] 黄家盛,康保文.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90.
[15] 张利.浅谈“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财会教学应声而变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5,(18):221-222.
【责任编辑 杜 娟】
关键词:互联网+;财会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64-02
“互联网+”模式即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革、创新和发展传统行业,“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人才培养,既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财会思维,积极深入地探索互联网对财务工作的会计环境及会计人员的新的要求与影响,还需要我们从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中去突破和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用以培养当前及未来企业急需的财会人才。
一、“互联网+”模式下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在财务和会计不断与国际趋同的当下,可以预见未来的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和竞争,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财会人员不仅要对财会专业知识理解透彻,还要掌握相关的交叉学科,如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等专业。互联网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缩小了会计核算与经济事项发生之间的时滞,使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转变为会计核算和业务发生的同步集成,尤其是可扩展性商务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由计算机识别代替了会计信息的人工识别。这些转变都需要当今的财会人员对互联网、信息化等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会计核算。
财会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除了要了解每年会计、税务等经济政策的变更,还要应对信息技术的更迭,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财会模式下的协同交互。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跳出重复基础的记账工作,掌握交叉的多学科知识,才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不断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我们正在培养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的当下变革新技术与新商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人才需求下,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尽快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制订符合“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人才培养方案。
二、“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人员的要求
“互联网+”模式下的财会教学改革要从一线教师开始。第一步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理念。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先锋,既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财会实操的训练。教师在传统的教授型教学以外,还要加入对话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以问题引导教学,以实践辅助教学,并且改变以往的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成绩检验方式,多注重期中的过程性考核,采取多重考核形式并重的绩效检验模式,如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小型课题、实验报告等。高校教学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度,如会计处理、税收筹划、经济法等实践性很强的部分,可以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授课讲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学生、教师以及家长所接受。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传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全面更新,将以往只注重理论和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过渡为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概括起来包括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创新创业的思维。
仅以课本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更新,在课堂上,要打破以往由教师为中心主导教学的课堂形式,多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反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学生要在课下提前预习书本知识,搜集课外资料,并且反复演练,从而既巩固专业知识,同时其他如表现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也都得到提升。慕课和微课的引入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新的培养方式。这种在线课程的开放式学习过程,将不再受限于上课的时间和地点,能够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同时方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以外,还要注重课外活动基地的搭建,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财会专业,实际操作性很强,如果能经常到企业去实习,并由企业的导师实际指导,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互联网+”模式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目前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面对各行各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高校财会教学内容显得单薄而局促,财会教材中大部分涉及到的是上市公司以及制造业的财务会计处理,而非上市的中小公司的会计处理则很少涉及,因此对于大部分职业高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处于中小企业的学生,就会面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在民办高校对财会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和专业组合时,也会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典型的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一些内容,由于是在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有些与我国国情存在较大差距,并不符合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在理论与国际趋同的同时,高校科研也应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并能将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及企业急需的财会人员。
五、“互联网+”模式下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兴起,势必带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学校之间的协作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尤其是在与国外高校的合作课程中,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更加广泛的国际化的视角去吸收理解知识。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在信息化背景下应建设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平台供师生分享,全方位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程序中,为情境化教学和网络学习提供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虽然不断提高,但是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内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高校更应目光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在办学目标与文化建设方面引导教师队伍建设方向,真正做到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培养学生能力和建设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Kang Shumin.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WBI:The Process of Moving Courses Online [M]. Saarbrücken:VDM Publish
ing House Ltd,2009: 4-9.
[2] 王维坤,温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出路——以辽宁省民办高校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1):75-78.
[3] 杨霞辉.关于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440.
[4] 魏向阳.面向教学目标的财会教学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88-190.
[5] 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6] 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7] 谢晓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2):218-220.
[8] 于桂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60):148-150.
[9] 康淑敏.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5,(6):96-102.
[10] 张丹,林燕.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0-31.
[11] 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12] 田常红.互联网时代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67-70.
[13] 陈小兰.传统财会教学模式的突破──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2-43.
[14] 黄家盛,康保文.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90.
[15] 张利.浅谈“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财会教学应声而变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5,(18):221-222.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