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浪花,教师用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受到陶冶,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情感牵动学生的心灵,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以作品的语言为基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产生情感,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制感染与熏陶。
比如,我在执教人教版第八册课文《趵突泉》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先播放《趵突泉》中大泉眼与小泉眼的影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解三个大泉眼纯洁、活泼、鲜明、不停地、不知疲惫地冒、冒、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泉眼水泡的多姿多态。看,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途中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很整齐的珠花,雪白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我介绍,仿佛身临其境。孩子们入情入境,情景交融之中,想象驰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的欲望,掀起他们情感波澜。孩子们感受到景色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的力量,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通过这些情境创设,孩子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环保意识,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境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凭借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实现,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间接渗透,形象感染,内心体验的方法进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培养爱祖国,与人友好,亲善的感情,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内涵的情感。如人教版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结尾是这样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在一起!”讲解前,学生通过理解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已经体会到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就是说,学生此时心中已有了情感的积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与志愿军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我在朗读时采用了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方式的尝试,激发了孩子们心中的情感,孩子们仿佛看到了那催人泪下的情景,孩子们满含热泪读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喊,“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真挚情感的抒发,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
三.态势语言,传递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那是态势语言。所谓态势语言,是指通过师生间的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的一种交流的辅助形式,用以传递师生间的难言之意和难言之情。
记得一次公开教学,我执教《妈妈的爱》这一课时,当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时,有位平时令我头痛,不做作业的调皮大王哭了,而且越哭越伤心,最后失声痛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了?他说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第二天就离开他了,下雨时没有人为他遮伞,生病时没有人落泪。这时,我震惊了,原来在他顽固不化的后面还有一段伤心的身世,我轻轻抚摸他的头,说:“现在我当你的妈妈,我们进行课本剧表演好吗?”于是,在同学们的配乐朗诵中,我给他遮伞,盖被,背他上医院。表演完后,这位有泪不轻弹的调皮大王扑进我的怀里,哭着说:“老师,我以后再不惹您生气了,我一定听您的话。”我知道,是我的爱像蜜汁一样流进他的心田,化作了他前进的不竭源泉。
其实,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的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教学中,老师多做一些这样能牵动孩子心灵的动作,一定有一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一定会体验到震撼心灵的情感。
情感是文本动人的旋律,是引发学生心灵感悟的号角,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捧起一串串含情的文字,拨动孩子的心弦。这样,阅读教学才会有生命对话的铿锵回响,才会有精彩纷呈的片片花絮。
方彩荣,教师,现居江西上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以作品的语言为基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产生情感,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制感染与熏陶。
比如,我在执教人教版第八册课文《趵突泉》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先播放《趵突泉》中大泉眼与小泉眼的影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解三个大泉眼纯洁、活泼、鲜明、不停地、不知疲惫地冒、冒、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泉眼水泡的多姿多态。看,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途中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很整齐的珠花,雪白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我介绍,仿佛身临其境。孩子们入情入境,情景交融之中,想象驰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的欲望,掀起他们情感波澜。孩子们感受到景色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的力量,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通过这些情境创设,孩子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环保意识,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境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凭借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实现,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间接渗透,形象感染,内心体验的方法进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培养爱祖国,与人友好,亲善的感情,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内涵的情感。如人教版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结尾是这样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在一起!”讲解前,学生通过理解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已经体会到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就是说,学生此时心中已有了情感的积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与志愿军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我在朗读时采用了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方式的尝试,激发了孩子们心中的情感,孩子们仿佛看到了那催人泪下的情景,孩子们满含热泪读出了发自内心的呼喊,“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真挚情感的抒发,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
三.态势语言,传递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那是态势语言。所谓态势语言,是指通过师生间的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的一种交流的辅助形式,用以传递师生间的难言之意和难言之情。
记得一次公开教学,我执教《妈妈的爱》这一课时,当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时,有位平时令我头痛,不做作业的调皮大王哭了,而且越哭越伤心,最后失声痛哭。我问他为什么哭了?他说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第二天就离开他了,下雨时没有人为他遮伞,生病时没有人落泪。这时,我震惊了,原来在他顽固不化的后面还有一段伤心的身世,我轻轻抚摸他的头,说:“现在我当你的妈妈,我们进行课本剧表演好吗?”于是,在同学们的配乐朗诵中,我给他遮伞,盖被,背他上医院。表演完后,这位有泪不轻弹的调皮大王扑进我的怀里,哭着说:“老师,我以后再不惹您生气了,我一定听您的话。”我知道,是我的爱像蜜汁一样流进他的心田,化作了他前进的不竭源泉。
其实,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的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教学中,老师多做一些这样能牵动孩子心灵的动作,一定有一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一定会体验到震撼心灵的情感。
情感是文本动人的旋律,是引发学生心灵感悟的号角,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捧起一串串含情的文字,拨动孩子的心弦。这样,阅读教学才会有生命对话的铿锵回响,才会有精彩纷呈的片片花絮。
方彩荣,教师,现居江西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