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税法》课程是财经、法律、会计等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课程内容与企业纳税密切相关,如果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一方面会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学生的就业。但此课程内容繁琐,实务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必须针对《税法》课程的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仅就高职高专院校税法教学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税法 教学方法 实践 改革
一、税法教学的重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税是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有力支撑。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收无处不在的,联系着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是息息相关。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税收是国家的血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税收,这个国家的机构就不能运转,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不能发展经济文化,就不能抵御外敌入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无时无刻不在为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开源节流绞尽脑汁,而纳税本身是企业的一项必要支付,因此在了解税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便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没有一项能离开税收——学生读书的学校、生活工业用的水和电、行走的街道公路都是由政府提供税收财政支持的,维护治安、惩处违法的公、检、法、司等机关是靠税收维持运转的。因此,在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和法学类各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税法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大多教高校税法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在固定的授课地点,使用固定的教材,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于税法教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授的深浅度不易把握,若只采取讲授的方法,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外,税法知识与前期所学的会计、经济法等课程紧密结合,这种境况给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特别是对那些知识面窄、知识起点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若教师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
(二)教材内容不尽人意
税法知识内容更新很快。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有极强的政策性、时效性,税法内容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往往新的税法条款出台后,教材都不能及时将旧条款及时更正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时常关注最新税法条款,及时将最新政策传授给学生。
另外,教材分税种设章节,割裂了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在《税法》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是根据教材内容,按照税种的先后顺序,对单个税种独立进行讲授,极少讲授和归纳各税种的内在联系。在初学税法时,学生只能按照税种分别学习,无法把握各税种之间的联系,一种经济行为,可能涉及到几个税种,但教材方面往往没有相关方面的综合归纳与练习。因此学生也只能就某一税种做出分析,不能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国家税法体系,从而无法综合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虽然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出于对税法教学的不重视,受课程安排的时间、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与税法教学无缘,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受影响。这样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对整个办税流程也不作全面展示,使《税法》课程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突出。同时作为实践教学重要途径和手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没有相应的纳税申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单纯进行了理论学习后,对实际工作中的网上申报流程无法得知,也使得以后的工作一遇到问题就无法解决,不能学以致用。
三、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完善教学方法是税法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1.税法课程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较多,每个税种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款规定。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习税收基本理论和税收程序,这令学生难以把握税法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故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税法教学应以讲解为主,讲述为辅,讲解立法背景、立法意图和实际操作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层次选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要精,“精”即疑点、难点、重点,要把握每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善于置疑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恰当归纳演绎。教师应精选讲授内容,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如税法基本理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税收征管法等内容。对于其他税种,学生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税法原理进行自学。
2.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模拟真实、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互动等特点,通过大量的典型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的良好手段。《税法》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因此,可以选取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避免只注重税法条款知识的讲解,税额的计算,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系统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提高对实务性知识的操作能力,提高对企业会计处理、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分析及其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采用讨论法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方式也单一,单纯的教师讲授,必然会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教师在采用讨论式教学时,鼓励其独立思考更深层次的或相关内容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增值税税法条款时,明明有些现象从表面上看,的确不是销售行为的发生,为什么税法将其视同销售,要求其缴纳税款?如果不这么规定,会产生什么后果?通过讨论可以诱使学生由浅入深、不同角度的分析问题,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适当的教材是税法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计划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税法课程的专业应尽量选用工学结合模式的教材或自己编写教材。在选用教材时注意,要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学习领会最新的税法精神,删除陈旧内容、增加新内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将基本理论融汇于具体实例之中,或者编写专门的税法案例教材。教材中大量选择和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每一个税种都按照基本工作流程来编制,按案例导入-相关税法知识-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这一流程来编制,将相关的税法知识融入在任务分析过程中。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种经济行为会涉及多个税种,而教学过程又是各税种单独教学,因此可以以综合实训的方式将各税种结合起来考察,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是推进税法改革成功的最终条件
对于税法课程来说,运用多媒体、实训室、网络课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对于重难点内容可以清晰,条理性的展现出来,而且可以将真实的办税过程展示给学生观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支持。另外会计类专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财务部门分工明确,一般不缺人手,而且其业务保密性较高,所以,对接受学生工学结合并不积极,即使接受了,一般每个单位也就1~2人。因此,学校要加强建设纳税申报实训室,可以使学生在税法模拟实验室中利用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以及其他会计和税务资料等,进行办理各种税务登记流程的实际演练。按照税收征管的流程,定期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实行轮岗制。通过模拟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0(30)
[2]李德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7)
[3]白晓荣.关于提高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05)
[4]赵恒群.税法教学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1)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关键词]税法 教学方法 实践 改革
一、税法教学的重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税是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有力支撑。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收无处不在的,联系着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是息息相关。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税收是国家的血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税收,这个国家的机构就不能运转,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不能发展经济文化,就不能抵御外敌入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无时无刻不在为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开源节流绞尽脑汁,而纳税本身是企业的一项必要支付,因此在了解税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便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没有一项能离开税收——学生读书的学校、生活工业用的水和电、行走的街道公路都是由政府提供税收财政支持的,维护治安、惩处违法的公、检、法、司等机关是靠税收维持运转的。因此,在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和法学类各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税法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大多教高校税法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在固定的授课地点,使用固定的教材,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于税法教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授的深浅度不易把握,若只采取讲授的方法,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外,税法知识与前期所学的会计、经济法等课程紧密结合,这种境况给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特别是对那些知识面窄、知识起点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若教师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
(二)教材内容不尽人意
税法知识内容更新很快。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有极强的政策性、时效性,税法内容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往往新的税法条款出台后,教材都不能及时将旧条款及时更正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时常关注最新税法条款,及时将最新政策传授给学生。
另外,教材分税种设章节,割裂了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在《税法》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是根据教材内容,按照税种的先后顺序,对单个税种独立进行讲授,极少讲授和归纳各税种的内在联系。在初学税法时,学生只能按照税种分别学习,无法把握各税种之间的联系,一种经济行为,可能涉及到几个税种,但教材方面往往没有相关方面的综合归纳与练习。因此学生也只能就某一税种做出分析,不能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国家税法体系,从而无法综合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虽然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出于对税法教学的不重视,受课程安排的时间、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与税法教学无缘,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受影响。这样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对整个办税流程也不作全面展示,使《税法》课程缺乏实用性和互动性,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突出。同时作为实践教学重要途径和手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没有相应的纳税申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单纯进行了理论学习后,对实际工作中的网上申报流程无法得知,也使得以后的工作一遇到问题就无法解决,不能学以致用。
三、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完善教学方法是税法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1.税法课程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较多,每个税种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款规定。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习税收基本理论和税收程序,这令学生难以把握税法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故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税法教学应以讲解为主,讲述为辅,讲解立法背景、立法意图和实际操作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层次选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要精,“精”即疑点、难点、重点,要把握每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善于置疑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恰当归纳演绎。教师应精选讲授内容,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如税法基本理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税收征管法等内容。对于其他税种,学生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税法原理进行自学。
2.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模拟真实、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互动等特点,通过大量的典型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的良好手段。《税法》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因此,可以选取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避免只注重税法条款知识的讲解,税额的计算,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系统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提高对实务性知识的操作能力,提高对企业会计处理、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分析及其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采用讨论法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方式也单一,单纯的教师讲授,必然会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教师在采用讨论式教学时,鼓励其独立思考更深层次的或相关内容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增值税税法条款时,明明有些现象从表面上看,的确不是销售行为的发生,为什么税法将其视同销售,要求其缴纳税款?如果不这么规定,会产生什么后果?通过讨论可以诱使学生由浅入深、不同角度的分析问题,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适当的教材是税法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计划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税法课程的专业应尽量选用工学结合模式的教材或自己编写教材。在选用教材时注意,要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学习领会最新的税法精神,删除陈旧内容、增加新内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将基本理论融汇于具体实例之中,或者编写专门的税法案例教材。教材中大量选择和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每一个税种都按照基本工作流程来编制,按案例导入-相关税法知识-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这一流程来编制,将相关的税法知识融入在任务分析过程中。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种经济行为会涉及多个税种,而教学过程又是各税种单独教学,因此可以以综合实训的方式将各税种结合起来考察,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是推进税法改革成功的最终条件
对于税法课程来说,运用多媒体、实训室、网络课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对于重难点内容可以清晰,条理性的展现出来,而且可以将真实的办税过程展示给学生观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支持。另外会计类专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财务部门分工明确,一般不缺人手,而且其业务保密性较高,所以,对接受学生工学结合并不积极,即使接受了,一般每个单位也就1~2人。因此,学校要加强建设纳税申报实训室,可以使学生在税法模拟实验室中利用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以及其他会计和税务资料等,进行办理各种税务登记流程的实际演练。按照税收征管的流程,定期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实行轮岗制。通过模拟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0(30)
[2]李德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7)
[3]白晓荣.关于提高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05)
[4]赵恒群.税法教学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1)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