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素质、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基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在于检查与分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是否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企业所期许就职人员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以此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文章所分析的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实施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同时,探讨了相关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原则、标准及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许芳奎(1959-),男,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天津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FB09066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70-02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执行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进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以及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符合要求:(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有参加企业实际工作的阅历或相关工作经历,同时还有将企业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
根据教师的职业属性,我们看到教师的实践能力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实践性,即教师的实践能力必须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反映,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才能将参加企业实际工作的阅历与经历转化为驾驭实践教学的能力;针对性,即任何能力都应与事物的实际目标相对应,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课程所要实现的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符合企业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过程性,即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人才培养及课程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从课程目标、方案设计的确定开始,经过组织、实施、监控、分析评价全过程判断与评价才能反映出来;综合性,教学问题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素质、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综上所述,教师的实践能力绝不能理解为“动手能力”,应当多角度、全方位地判断与评价。
二、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应体现在教学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当是全方位、多环节的评价。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笔者认为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实践教学设计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制定课程标准,以及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其核心是规定在专业职能体系中该课程所应承担的那部分能力或技能要求以及实现方法。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制定科学合理、易于执行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目标、课程质量水平,它不仅能体现出每一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反映出该课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中应实现的内容。课程实施方案是课程执行时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实施的步骤、内容、方法和环境。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方案是科学化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其质量好坏决定了课程质量与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方案的质量也直接体现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实践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对于教师实践要求至关重要。
(二)教师实践教学实施质量评价
教学过程,即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产品)的实现过程,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点。在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的实施应突出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统一,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从生产者个体角度来看,产品的实现过程应具备以下能力:熟识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产品的特点;掌握产品实现的技术、方法和要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应当是学生对工作情景认识的过程、对产品实现和技术方法基本技能掌握的过程、对产品实现和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的培养过程。
对教师实践教学实施质量评价,一是要进行因素分析,将生产岗位与实际生产构成的相关因素(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工艺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以及教学环节因素相比较,以判断教学执行过程的真实性或仿真性。二是要进行步骤分析,将产品生产阶段(如工艺阶段、工序流程等)与教学执行过程相比较,以判断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三是要进行内容分析,将岗位能力要求分解为确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将它们与教学设定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工作内容与任务相比较,以判断教学执行过程是否合理。四是进行方法分析,判断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产品标准、技术工艺标准,是否能帮助学生掌握技术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定位决定了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主要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评价。目标评价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方法体系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该课程所确定的能力目标,以此评价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效果质量评价,其指标和方法的确定必须具备职业属性,反映社会生产实际的要求,这就要求指标和方法的设立,一要来源于职业和生产岗位的素质要求、能力标准,根据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实现岗位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使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与社会实际生产相一致,达到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二要以实际或仿真生产过程为依托,以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为基础,以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来评价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三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本前提,定量评价可以使定性评价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评价得到更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结论。
2.证书评价。证书评价就是以劳动部门技术工人的系列证书或人事部门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之获得情况来评价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不仅是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它能够充分反映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实行“课证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明确学生取得职业证书的相关要求,根据具体要求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根据职业证书的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能力知识结构的组织进行教学,体现“为做而学,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就是邀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或者企业专家等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不仅需要指标性评价,还需要得到社会相关方面的评价与认可。在教学实践中社会评价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或者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评价客体会有不同的评价视角及标准,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发挥各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以保证评价全面、准确;二是在确立评价指标与标准时,应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一起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定标准和方法,使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与实际生产要求相一致。
三、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标准与方法
科学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以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高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根据评价目标组织各种手段来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同时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分析判断教学质量的有机系统。确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原则、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等对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确定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1.目标明确性原则。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教学总目标,强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是在“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机制构建中各种资源的投入、标准标的确定、手段方法的运用、各环节的协调等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来实施。
2.激励性原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与控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实践性的指标考核,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质量。
3.有效性原则。为保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所包含的制度、政策、质量标准、考核评价指标等都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既要能反映教学实际问题,又要能够顺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达到科学合理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
(二)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出现的对特定结果制定的准则,其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及其结果符合需要。根据美国的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标准的要点主要体现在适当性(Propriety)、有效性(Ut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和精确性(Accuracy)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强调培养的毕业生需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除了应当具有上述特性外,还应有其他一些要求。一是需要以行业经济、技术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为行业经济、技术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产业行业技术生产特点,特别是对生产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有比较全面深刻的、切合实际的认识,以他们为主体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把教学与生产联系起来,还可以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二是需要以相关行业或典型大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为他们的标准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或社会专业职能部门评估、验收、认定的标准,得到了社会及行业的普遍认可,以他们的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较好地体现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三是标准的制定需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因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教学质量评定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给出预防措施或纠正方法,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实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三)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由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特征决定的。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一要强调以工作任务(产品)的实现来评价教学过程,以学生在完成某一生产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强调评价时把“教、学、做”融为一体,以“做”为中心评价教学,职业能力高低最后是以做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在评价中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场化的情境学习考核应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三是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学质量评价要有利于为学生个性发挥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条件,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角度评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 2010-08-04.
[3]陈新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
[4]吴家礼.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4).
[5]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6]赵居礼,王艳芳.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国际比较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许芳奎(1959-),男,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天津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FB09066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70-02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执行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进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以及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符合要求:(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有参加企业实际工作的阅历或相关工作经历,同时还有将企业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
根据教师的职业属性,我们看到教师的实践能力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实践性,即教师的实践能力必须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反映,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才能将参加企业实际工作的阅历与经历转化为驾驭实践教学的能力;针对性,即任何能力都应与事物的实际目标相对应,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课程所要实现的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符合企业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过程性,即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人才培养及课程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从课程目标、方案设计的确定开始,经过组织、实施、监控、分析评价全过程判断与评价才能反映出来;综合性,教学问题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素质、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综上所述,教师的实践能力绝不能理解为“动手能力”,应当多角度、全方位地判断与评价。
二、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应体现在教学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当是全方位、多环节的评价。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笔者认为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实践教学设计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制定课程标准,以及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其核心是规定在专业职能体系中该课程所应承担的那部分能力或技能要求以及实现方法。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制定科学合理、易于执行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目标、课程质量水平,它不仅能体现出每一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反映出该课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中应实现的内容。课程实施方案是课程执行时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实施的步骤、内容、方法和环境。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方案是科学化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其质量好坏决定了课程质量与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方案的质量也直接体现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实践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能力对于教师实践要求至关重要。
(二)教师实践教学实施质量评价
教学过程,即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产品)的实现过程,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点。在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的实施应突出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统一,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从生产者个体角度来看,产品的实现过程应具备以下能力:熟识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产品的特点;掌握产品实现的技术、方法和要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应当是学生对工作情景认识的过程、对产品实现和技术方法基本技能掌握的过程、对产品实现和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的培养过程。
对教师实践教学实施质量评价,一是要进行因素分析,将生产岗位与实际生产构成的相关因素(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工艺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以及教学环节因素相比较,以判断教学执行过程的真实性或仿真性。二是要进行步骤分析,将产品生产阶段(如工艺阶段、工序流程等)与教学执行过程相比较,以判断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三是要进行内容分析,将岗位能力要求分解为确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将它们与教学设定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工作内容与任务相比较,以判断教学执行过程是否合理。四是进行方法分析,判断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产品标准、技术工艺标准,是否能帮助学生掌握技术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定位决定了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主要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评价。目标评价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方法体系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该课程所确定的能力目标,以此评价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效果质量评价,其指标和方法的确定必须具备职业属性,反映社会生产实际的要求,这就要求指标和方法的设立,一要来源于职业和生产岗位的素质要求、能力标准,根据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实现岗位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使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与社会实际生产相一致,达到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二要以实际或仿真生产过程为依托,以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为基础,以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来评价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三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本前提,定量评价可以使定性评价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评价得到更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结论。
2.证书评价。证书评价就是以劳动部门技术工人的系列证书或人事部门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之获得情况来评价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不仅是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它能够充分反映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实行“课证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明确学生取得职业证书的相关要求,根据具体要求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根据职业证书的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能力知识结构的组织进行教学,体现“为做而学,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就是邀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或者企业专家等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不仅需要指标性评价,还需要得到社会相关方面的评价与认可。在教学实践中社会评价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或者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评价客体会有不同的评价视角及标准,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发挥各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以保证评价全面、准确;二是在确立评价指标与标准时,应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一起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定标准和方法,使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质量评价与实际生产要求相一致。
三、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标准与方法
科学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以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高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根据评价目标组织各种手段来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同时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分析判断教学质量的有机系统。确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原则、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等对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确定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1.目标明确性原则。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教学总目标,强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是在“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机制构建中各种资源的投入、标准标的确定、手段方法的运用、各环节的协调等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来实施。
2.激励性原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与控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实践性的指标考核,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质量。
3.有效性原则。为保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所包含的制度、政策、质量标准、考核评价指标等都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既要能反映教学实际问题,又要能够顺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达到科学合理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
(二)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出现的对特定结果制定的准则,其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及其结果符合需要。根据美国的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标准的要点主要体现在适当性(Propriety)、有效性(Ut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和精确性(Accuracy)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强调培养的毕业生需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制定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除了应当具有上述特性外,还应有其他一些要求。一是需要以行业经济、技术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为行业经济、技术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产业行业技术生产特点,特别是对生产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有比较全面深刻的、切合实际的认识,以他们为主体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把教学与生产联系起来,还可以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二是需要以相关行业或典型大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为他们的标准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或社会专业职能部门评估、验收、认定的标准,得到了社会及行业的普遍认可,以他们的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较好地体现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三是标准的制定需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因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教学质量评定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给出预防措施或纠正方法,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实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三)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由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特征决定的。运用强调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一要强调以工作任务(产品)的实现来评价教学过程,以学生在完成某一生产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强调评价时把“教、学、做”融为一体,以“做”为中心评价教学,职业能力高低最后是以做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在评价中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场化的情境学习考核应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三是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学质量评价要有利于为学生个性发挥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条件,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角度评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 2010-08-04.
[3]陈新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
[4]吴家礼.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4).
[5]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6]赵居礼,王艳芳.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国际比较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