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采访是前提和关键。只有通过有效的采访提问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才能获取更多的素材,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呈现事件的原貌,写出角度新颖、内容丰满的报道。
【关键词】 采访;被采访者;话匣子如何在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上下功夫?
第一,要对采访做充分的事前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确保采访能够顺利开展,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做充足的案前准备。比如在参加各种会议、通知类采访之前,都会提前知道大概的会议主题,这就要求记者对这一行业领域的目前现状、发展前景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才能在现场采访时做到有的放矢的提问,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不要让被采访者觉得你的提问很不专业,是外行,从而失去谈话的激情。
比如,有一次笔者接到采访通知,第二天采访120急救中心进社区。乍听起来这个事很平常,但我在进行采访准备时,通过上医疗部门的网站了解到长春市120急救中心的许多做法在国内同行业是比较先进的,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在第二天的采访中,我的一个提问“目前国内120的发展状况如何,我市的做法是否比较先进?”一下子打开了120急救中心负责人的话匣子,他感觉到你对这个行业是有了解的。因此,笔者的报道不仅仅就事论事只写了120急救中心进社区给百姓带来的方便这一个点,还更多的让市民知道长春市120急救中心的许多惠民措施,创新做法。采写的报道《国内首个120急救中心进社区》,不仅在同城媒体报道中,角度新、传递给受众更多的信息量,而且这一报道还获得了当年省、市新闻一等奖。
第二,在采访中要多使用开放式提问,少用闭合式提问,激发受访者打开思维,多说、多谈,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量。
所谓闭合式提问,只有“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有限,而开放式提问,被采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对于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尤其要多使用开放式提问。
一次,采访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被自己的一个女邻居义务照顾了20多年,而且这个女邻居还带着她出嫁,待她如亲母,管她叫妈妈。事情很感人,但这位80多岁的老人话很少,几个问题下来她的回答都只是“恩”“对”“是”,特别简单,没有细节,这让我意识到对这位老人要采用开放式提问,于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把“女儿对你好不好?”这一问题改成了“女儿对你咋样啊”“你幸福吗?”这一问题改成了“你过得咋样啊”时,老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她对我可好了,天天给我做好吃的,身上这新衣服还是她买的,天天还领我下楼溜达,亲姑娘也就这样呗”
“过得好着呢,有姑娘孩子们陪着我,我啥心也不操,有病了姑娘还领着看,这不是幸福是啥?”
通过一系列开放式提问,打开了沉默老人的“话匣子”,获得了翔实的写作素材。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個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第三,注意营造轻松、亲切的谈话氛围,从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这一点对于广播、电视记者尤其重要。因为大多数人在面对话筒和镜头时,都会不由自主的紧张,从而影响采访效果。因此,对待采访对象的提问往往不能单刀直入,而是要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套近乎,聊到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让对方感觉眼前的记者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如此一来,对方没了距离感,谈起话来也就会滔滔不绝了。
有次记者采访一个五星级公交驾驶员、劳动模范,就运用了这一技巧。这个男驾驶员,人很腼腆,见到我手中的话筒更是紧张的直搓手。笔者首先在情绪上对他进行了安慰“你不用紧张,我们就是进行一次聊天,聊聊你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亲切和蔼的态度让他放松了不少,看到他身上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脚上穿着老式的大厚黑布棉鞋,我笑着说“车上冷吧,你穿的真多”充满人情味的提问让这个劳动模范感觉心理暖暖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车上倒不冷,就是为了让上早班的乘客能够坐上暖和的公交车,我每天早上都比别人(其他司机)早来半个多小时,提前烘热车。大冬天4点多就从家走,挺冷的,而且遇上室外温度过低,车在外面冻了一宿,还得用热水浇,所以我都得穿多点。”就这样劳模司机的“话匣子”一打开,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采访。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第四,提问要有针对性,同一类问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问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具体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结束:
总之,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办法有很多,需要记者善于观察,对待不同的采访对象,随机应变,找到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合适钥匙,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 采访;被采访者;话匣子如何在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上下功夫?
第一,要对采访做充分的事前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确保采访能够顺利开展,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做充足的案前准备。比如在参加各种会议、通知类采访之前,都会提前知道大概的会议主题,这就要求记者对这一行业领域的目前现状、发展前景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才能在现场采访时做到有的放矢的提问,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不要让被采访者觉得你的提问很不专业,是外行,从而失去谈话的激情。
比如,有一次笔者接到采访通知,第二天采访120急救中心进社区。乍听起来这个事很平常,但我在进行采访准备时,通过上医疗部门的网站了解到长春市120急救中心的许多做法在国内同行业是比较先进的,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在第二天的采访中,我的一个提问“目前国内120的发展状况如何,我市的做法是否比较先进?”一下子打开了120急救中心负责人的话匣子,他感觉到你对这个行业是有了解的。因此,笔者的报道不仅仅就事论事只写了120急救中心进社区给百姓带来的方便这一个点,还更多的让市民知道长春市120急救中心的许多惠民措施,创新做法。采写的报道《国内首个120急救中心进社区》,不仅在同城媒体报道中,角度新、传递给受众更多的信息量,而且这一报道还获得了当年省、市新闻一等奖。
第二,在采访中要多使用开放式提问,少用闭合式提问,激发受访者打开思维,多说、多谈,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量。
所谓闭合式提问,只有“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有限,而开放式提问,被采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对于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尤其要多使用开放式提问。
一次,采访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被自己的一个女邻居义务照顾了20多年,而且这个女邻居还带着她出嫁,待她如亲母,管她叫妈妈。事情很感人,但这位80多岁的老人话很少,几个问题下来她的回答都只是“恩”“对”“是”,特别简单,没有细节,这让我意识到对这位老人要采用开放式提问,于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把“女儿对你好不好?”这一问题改成了“女儿对你咋样啊”“你幸福吗?”这一问题改成了“你过得咋样啊”时,老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她对我可好了,天天给我做好吃的,身上这新衣服还是她买的,天天还领我下楼溜达,亲姑娘也就这样呗”
“过得好着呢,有姑娘孩子们陪着我,我啥心也不操,有病了姑娘还领着看,这不是幸福是啥?”
通过一系列开放式提问,打开了沉默老人的“话匣子”,获得了翔实的写作素材。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個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第三,注意营造轻松、亲切的谈话氛围,从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这一点对于广播、电视记者尤其重要。因为大多数人在面对话筒和镜头时,都会不由自主的紧张,从而影响采访效果。因此,对待采访对象的提问往往不能单刀直入,而是要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套近乎,聊到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让对方感觉眼前的记者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如此一来,对方没了距离感,谈起话来也就会滔滔不绝了。
有次记者采访一个五星级公交驾驶员、劳动模范,就运用了这一技巧。这个男驾驶员,人很腼腆,见到我手中的话筒更是紧张的直搓手。笔者首先在情绪上对他进行了安慰“你不用紧张,我们就是进行一次聊天,聊聊你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亲切和蔼的态度让他放松了不少,看到他身上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脚上穿着老式的大厚黑布棉鞋,我笑着说“车上冷吧,你穿的真多”充满人情味的提问让这个劳动模范感觉心理暖暖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车上倒不冷,就是为了让上早班的乘客能够坐上暖和的公交车,我每天早上都比别人(其他司机)早来半个多小时,提前烘热车。大冬天4点多就从家走,挺冷的,而且遇上室外温度过低,车在外面冻了一宿,还得用热水浇,所以我都得穿多点。”就这样劳模司机的“话匣子”一打开,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采访。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第四,提问要有针对性,同一类问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问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具体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结束:
总之,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办法有很多,需要记者善于观察,对待不同的采访对象,随机应变,找到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合适钥匙,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