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著名作家、译作家和语言学家,林语堂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但他在教育园地上的创业精神却鲜为人提及。林语堂早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师大任教。1926年5月,林语堂携眷南下,应聘厦大文科主任。他曾经在厦门鼓浪屿求学生活了7年,其初恋情人陈锦端(林语堂名著《京华烟云》中女主角姚木兰的原型)、夫人廖翠风的娘家就在鼓浪屿,其二哥林玉霖在厦大哲学系任副教授,其弟林幽任外语系讲师。9月,林语堂就任厦门大学语言学教授、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但7个月之后的1927年3月,林语堂离开了厦门大学,这是为何?
当时,厦门位于东南一隅,又非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名学者一般不愿来。为此,厦大采取高薪政策,规定教授月薪为400大洋(约今4.8万元),讲师可达200大洋(约今2.4万元),助教可达150大洋(约今1.8万元)。而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才300大洋,陈独秀为200大洋,李大钊为100大洋,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才8个大洋。月薪25个大洋,便可养活五口之家。
一心想把厦大文科办好的林语堂,到厦大不久就推荐、聘请了著名文学家鲁迅、国学家沈兼士、历史家顾颉刚、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等前来任教。一时间,厦大文科学者云集、人才济济,教学和学术水准处于高峰期,学生普遍反映“文科今年有生气了”、“办得有声有色的了”。
1926年10月10日,厦大国学院成立了,林语堂出任总秘书。成立仅8天,林语堂即提出了10个研究选题计划出版10部专著。其中有鲁迅的《古小说钩沉》、《六朝唐代造象汇编》,林语堂的《汉代方音考》、《七种疑年录统编》等。很快,《国学研究院季刊》创刊号也出版了,鲁迅、沈兼士、林语堂都在该刊发表了文章。此外,国学研究院还计划编印《中国图书志》,内容包括谱录、春秋、地理、曲、道家、儒家、尚书、医学、小说、金石、政书、集、法家共13类书目。其中鲁迅负责小说类。
在林语堂的努力下,厦大文科有了很大起色,国学院开局良好。
然而,不久林语堂就遇到了麻烦。
首先,校长林文庆的掣肘。林文庆,英籍华人,基督徒,西医出身。国学院之所以设立,是因为校董陈嘉庚重视国学,而对任院长的林文庆来说,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由于林文庆对国学研究没什么兴趣,与鲁迅、林语堂等新文化运动旗手格格不入。因此,他总是设置重重障碍,想让国学院名存实亡。
11月20日,他借口陈嘉庚橡胶业受挫,经济困难,将国学院的办公费由5000大洋削减为400大洋,企图通过卡经费的手法扼杀国学院,并要教授们不要出版著作、刊物。事实上,他把节约下的那部分经费挪用到理科了。林语堂十分气愤,一再据理力争,要他维持原定经费。当力争无效后,他毅然提出辞去总秘书职务,以示抗议。鲁迅也对林文庆提出抗议,并表示要辞职。最后,林文庆作出妥协,林语堂收回辞职书。
其次,是理科主任兼厦大秘书刘树杞的刁难。刘树杞掌管学校财政和后勤大权,经常玩弄权术,公报私仇。他不仅阻碍林语堂办理正常的事情,还逼迫林语堂将国学院的用房退还给理科。更恶劣的是,他竟三次蓄意改动鲁迅的住房,最后一次竟要鲁迅住到理学院大厦的地窖里。对于刘树杞的种种刁难,林语堂虽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第三,林语堂引“狼”入室,导致人事倾轧。林语堂用人失策,导致国学院内耗,气氛沉闷,难以成事。他亲自举荐或同意他人举荐的前来厦大的人中,有很多是“现代评论派”的人,如顾颉刚、陈乃乾、陈万里等,一时间,“现代评论派”色彩弥漫厦大。他们原先在北京就和“语丝派”斗得要死,现在更是和“语丝派”及其盟友——鲁迅、沈兼士、孙伏园、章川岛等难以共事,甚至兴风作浪,排挤鲁迅等人。如顾颉刚(被鲁迅戏称为朱山根,因为他是红鼻子)纠集七八个党羽,在国学院拉帮结派,大占势力,攻击鲁迅是“名士派”。这样一来,“语丝派”的人感到在厦大无法立足,遑论做事,只好准备离开,另寻出路。孙伏园于10月20日请假前往广州筹备办报,沈兼士于10月27日辞职,回北京任教,鲁迅则接受了广州中山大学的聘请,决意离开厦大。
由于鲁迅的离开,引发了厦大的一次学潮。
鲁迅在厦大期间,开设了《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史》课程,每周4节课,慕名而来的学生、年轻教师以及记者们,把教室挤得爆满,场面蔚然壮观。学生们说:“听鲁迅先生的课,很有趣,唯恐时间过得太快!”青年学生把鲁迅当成人生导师。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生成立了两个文艺团体——“泱泱社”和“鼓浪社”,筹办了《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鲁迅亲自为他们审稿,并给予亲切地指导,集美楼经常传出鲁迅与青年们亲切交谈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此外,鲁迅还给国学院的研究生做专题演讲,指导他们学习,批改他们的论文和作业。
鲁迅的付出,赢得了厦大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当鲁迅于1926年12月3日向厦门大学方递交了正式辞职书后,厦大学生自治会感到十分震惊,并在1927年1月20日派代表竭诚挽留鲁迅,甚至有好几个厦大学生跟着鲁迅转学到中山大学。当他们知道鲁迅离意已决,便认为是学校容不下鲁迅,尤其是刘树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十分愤怒。厦大学生立刻组织罢课风潮委员会,于1月7日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发动罢课罢考,张贴打倒刘树杞和要求改革的标语。一时间,学潮汹涌,并一直蔓延到鲁迅离校之后。
在学潮的冲击下,刘树杞不得不辞职,跑去武汉大学任校长了。于是,学潮矛头对准了校长林文庆。学生会向省政府控告他腐败渎职,要求取消校长制,改为像中山大学那样的委员制。林文庆也狼狈地跑到南洋躲避,并向陈嘉庚报告了学潮情况。
林语堂也很纠结。他预感到林文庆一定会到陈嘉庚那里投诉自己。因为这次学潮是由于鲁迅辞职引起的,而鲁迅是他举荐来的,所以这次学潮的罪魁祸首是他林语堂,至少他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
林语堂觉得自己应该为学潮负责,他必须离开厦大了。正在此时,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再三来函邀请他去任职,既然有这样的机遇,他便在1927年3月辞职离开厦大,前往武汉了。
当时,厦门位于东南一隅,又非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名学者一般不愿来。为此,厦大采取高薪政策,规定教授月薪为400大洋(约今4.8万元),讲师可达200大洋(约今2.4万元),助教可达150大洋(约今1.8万元)。而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才300大洋,陈独秀为200大洋,李大钊为100大洋,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才8个大洋。月薪25个大洋,便可养活五口之家。
一心想把厦大文科办好的林语堂,到厦大不久就推荐、聘请了著名文学家鲁迅、国学家沈兼士、历史家顾颉刚、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等前来任教。一时间,厦大文科学者云集、人才济济,教学和学术水准处于高峰期,学生普遍反映“文科今年有生气了”、“办得有声有色的了”。
1926年10月10日,厦大国学院成立了,林语堂出任总秘书。成立仅8天,林语堂即提出了10个研究选题计划出版10部专著。其中有鲁迅的《古小说钩沉》、《六朝唐代造象汇编》,林语堂的《汉代方音考》、《七种疑年录统编》等。很快,《国学研究院季刊》创刊号也出版了,鲁迅、沈兼士、林语堂都在该刊发表了文章。此外,国学研究院还计划编印《中国图书志》,内容包括谱录、春秋、地理、曲、道家、儒家、尚书、医学、小说、金石、政书、集、法家共13类书目。其中鲁迅负责小说类。
在林语堂的努力下,厦大文科有了很大起色,国学院开局良好。
然而,不久林语堂就遇到了麻烦。
首先,校长林文庆的掣肘。林文庆,英籍华人,基督徒,西医出身。国学院之所以设立,是因为校董陈嘉庚重视国学,而对任院长的林文庆来说,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由于林文庆对国学研究没什么兴趣,与鲁迅、林语堂等新文化运动旗手格格不入。因此,他总是设置重重障碍,想让国学院名存实亡。
11月20日,他借口陈嘉庚橡胶业受挫,经济困难,将国学院的办公费由5000大洋削减为400大洋,企图通过卡经费的手法扼杀国学院,并要教授们不要出版著作、刊物。事实上,他把节约下的那部分经费挪用到理科了。林语堂十分气愤,一再据理力争,要他维持原定经费。当力争无效后,他毅然提出辞去总秘书职务,以示抗议。鲁迅也对林文庆提出抗议,并表示要辞职。最后,林文庆作出妥协,林语堂收回辞职书。
其次,是理科主任兼厦大秘书刘树杞的刁难。刘树杞掌管学校财政和后勤大权,经常玩弄权术,公报私仇。他不仅阻碍林语堂办理正常的事情,还逼迫林语堂将国学院的用房退还给理科。更恶劣的是,他竟三次蓄意改动鲁迅的住房,最后一次竟要鲁迅住到理学院大厦的地窖里。对于刘树杞的种种刁难,林语堂虽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第三,林语堂引“狼”入室,导致人事倾轧。林语堂用人失策,导致国学院内耗,气氛沉闷,难以成事。他亲自举荐或同意他人举荐的前来厦大的人中,有很多是“现代评论派”的人,如顾颉刚、陈乃乾、陈万里等,一时间,“现代评论派”色彩弥漫厦大。他们原先在北京就和“语丝派”斗得要死,现在更是和“语丝派”及其盟友——鲁迅、沈兼士、孙伏园、章川岛等难以共事,甚至兴风作浪,排挤鲁迅等人。如顾颉刚(被鲁迅戏称为朱山根,因为他是红鼻子)纠集七八个党羽,在国学院拉帮结派,大占势力,攻击鲁迅是“名士派”。这样一来,“语丝派”的人感到在厦大无法立足,遑论做事,只好准备离开,另寻出路。孙伏园于10月20日请假前往广州筹备办报,沈兼士于10月27日辞职,回北京任教,鲁迅则接受了广州中山大学的聘请,决意离开厦大。
由于鲁迅的离开,引发了厦大的一次学潮。
鲁迅在厦大期间,开设了《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史》课程,每周4节课,慕名而来的学生、年轻教师以及记者们,把教室挤得爆满,场面蔚然壮观。学生们说:“听鲁迅先生的课,很有趣,唯恐时间过得太快!”青年学生把鲁迅当成人生导师。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生成立了两个文艺团体——“泱泱社”和“鼓浪社”,筹办了《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鲁迅亲自为他们审稿,并给予亲切地指导,集美楼经常传出鲁迅与青年们亲切交谈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此外,鲁迅还给国学院的研究生做专题演讲,指导他们学习,批改他们的论文和作业。
鲁迅的付出,赢得了厦大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当鲁迅于1926年12月3日向厦门大学方递交了正式辞职书后,厦大学生自治会感到十分震惊,并在1927年1月20日派代表竭诚挽留鲁迅,甚至有好几个厦大学生跟着鲁迅转学到中山大学。当他们知道鲁迅离意已决,便认为是学校容不下鲁迅,尤其是刘树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十分愤怒。厦大学生立刻组织罢课风潮委员会,于1月7日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发动罢课罢考,张贴打倒刘树杞和要求改革的标语。一时间,学潮汹涌,并一直蔓延到鲁迅离校之后。
在学潮的冲击下,刘树杞不得不辞职,跑去武汉大学任校长了。于是,学潮矛头对准了校长林文庆。学生会向省政府控告他腐败渎职,要求取消校长制,改为像中山大学那样的委员制。林文庆也狼狈地跑到南洋躲避,并向陈嘉庚报告了学潮情况。
林语堂也很纠结。他预感到林文庆一定会到陈嘉庚那里投诉自己。因为这次学潮是由于鲁迅辞职引起的,而鲁迅是他举荐来的,所以这次学潮的罪魁祸首是他林语堂,至少他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
林语堂觉得自己应该为学潮负责,他必须离开厦大了。正在此时,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再三来函邀请他去任职,既然有这样的机遇,他便在1927年3月辞职离开厦大,前往武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