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教育是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指出,化学教师应把眼光放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在化学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 中学化学 环境污染 环境教育
  
  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解决环境问题不是少数人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能保证使全部的适龄儿童都上完初中,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其意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化学技术的运用将是人类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的九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1素质教育离不开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地,环境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之一,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维护环境的习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说,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化学教材突出了培养环境意识的目标。
  新世纪中学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是促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肩负的种种责任,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新教材以较大的篇幅编著了化学知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教材开篇《绪言》中提到“如何使天空变蓝,河水变清”,《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提到空气的污染来源有“烟尘和有害气体”,《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调“水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等。选择一些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可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懂得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珍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产生社会责任感,并付诸行动。总之,以环境教育为线素,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在化学新编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2.1走进生活体会污染,激发学生的危机感,渗透环境教育。
  对生存环境的危机感,是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学生如果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的恶化,心灵将会产生震撼,其教育的意义不可低估。我每年教完“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有关内容,便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带学生到附近小溪、池塘实践体会,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水质、水草,总是发现水生动物很少,引导学生思索:农药化肥和洗衣粉的使用,使水中动物中毒死亡,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使水中含磷养分增多,水生植物疯长,导致水中缺氧,动物不能呼吸而死亡。学生由此认识到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使用含磷洗衣粉。每年秋收季节当地农民有焚烧稻草的习惯,教室里不时飘来浓烈的烟味,这时我便及时巩固空气污染的知识:烟中含有可吸入性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不但破坏空气质量,而且危害人健康,结合教室里的咳嗽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焚烧稻草的害处。学生从这些亲身经历中得到环境教育,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居安思危,从而深切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2.2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教材,善于挖掘,寻找结合点,并加以归类整理,适当拓展延伸,才能做到“渗于其内,寓于其中”。如我在讲“酸雨”时,注意介绍全世界年产钢铁21亿吨,但每年被酸雨等腐蚀的钢铁约占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发现被腐蚀的钢铁量非常惊人,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又如在教学“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一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干电池的结构,指出一节废弃电池的渗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吨地下水,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扔,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沿引用一些贴近教材的具体事例与详细数据,对教材进行补充、引伸和扩展,利用其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学生印象深刻,教育效果良好。
  2.3引入新闻事例,渗透环境教育。
  新闻事件因其突发性、及时性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化学课堂上引入一些恰当的环保新闻,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树立环境意识。如2008年10月中旬,我在教“水污染及水的净化”时,让学生课堂上收看湖南电视台报道的“久旱造成湘江水位降到历史最低,水质变差,长沙用水困难”。接着我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水质下降的原因,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归纳出两点:一是上游化工厂照常生产并排污,二是水流变慢,水中藻类大量生长。这时我又让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正好与政府采取的错施大致相同,学生拥有了成就感,认识到学好化学可造福环境。反面的事例也是良好的教育素材。如当地的一家造纸厂,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排出的污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周围的农村和生活人群造成极大危害,因而被政府爆破拆迁了。及时引用这种新闻性强的事例来渗透环境教育,学生关注度较高,能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家乡更美好。
  2.4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中的废水、废气、废渣都是重要的污染物,因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做CO还原CuO实验时要求学生烧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将残液倒入有生石灰的缸中,去除酸性后再倒进下水道,防止水污染。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废弃物处理,无疑会对其今后在生产生活中注意环保产生重要影响。
  
  三、结语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工学》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点把握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还应重点关注学生实践环节能力的锻炼,以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的教学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从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电子电工学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随着
生物是高中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包含了大自然相关的知识,也包含道德品质教育.生物又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很多知识内容必须结合实验才能开展教学和学习.在新课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新课标教学内容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本文对于当前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进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鸡的高度接触性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在内脏器官、皮肤等处诱发肿瘤。近年来,由于M
思维可视化"技术有图示技术(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中提到的思维可视化,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将知识以形象化,具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师生借助软件作图或动手
摘 要: 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一线教师的参与,课程将会更为清晰、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与实施,设计出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并不断修订课程,使之随学生发展、时代发展不断更新。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教师 学生 专业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课程资源是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将打破以往课程
摘 要: 本文指出,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心理的关系,同时指出学生的心理亦受教师教学影响。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化学教学 学生心理 教师教学    一、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于他们的生理健康,而生理健康、精力充沛,则是初中学生智力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健康的意志是
美术既是视觉艺术又是造型艺术,幼儿美术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了愉悦的学习形式,在满足他们自我发展需要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幼儿智力发展,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基.
残疾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人群,其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孤独、冷漠等心理,国家也开始加大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建立专门的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模式应得到进一步改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受到了诸多师生的喜爱.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为学生构建丰富的教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