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网球运动员实战中接发球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接发球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因此,在接发球前必须有充分的战术准备及心理准备,接发球应消除紧张心理,猜测对方发球,对突发事件做到头脑冷静等。
[关键词]网球 心理 接发球
纵观国内国际许多重大网球比赛,我们认识到:在势均力敌、难分伯仲的高水平网球比赛中,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网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发球时力争主动,先声夺人,接球时抢先上手,由被动变主动。如何做到这几点,在技术上人们研究的颇多,但对实战中接发球时运动员心理变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对其探析一二,以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接发球技术提供参考。
一、比赛中接发球前的心理状态
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是复杂的,不同的情况其心理变化也不同。(1)不受比赛影响,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技术应用自如,接发球成功率高;(2)想赢怕输,思想包袱过重,使技术动作僵硬,导致接球失误;(3)比赛前对对手的技战术打法不了解,心里没数,实战中不知怎样接发球来控制对方;(4)比分领先时,思想放松,斗志松懈,使接发球质量不高;(5)比分落后时,缺乏自信,不敢接发球;(6)对方连续发球抢攻成功后,自己不知所措,害怕接发球;(7)实战中遇到意外事件,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对接发球草率处理等。
二、比赛中接发球前的心理准备
(1)做好充分的战术准备。首先在比赛前,收集有关对手的各种情报,充分利用录像、赛前观摩等。
(2)有良好的态度和动机。坚信能够接好球必须从态度上做起,更有效地接发球肯定在心理上。
(3)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是网球运动员在实战中成功地完成接发球技术的有力保证。
(4)沉着。在各种水平的竞赛中,我们发现具有这种品质对接发球来说是很关键的。
(5)猜测对方发球。具体的做法是:(1)根据对方发球的站位,决定自己的站位;(2)为了识别对方发哪类球,必须特别注意对方发球时脚的站位、抛球动作、挥拍路线、拍面击球的部位,尤其注意拍与球接触瞬间球拍的移动方向与触球的部位,不要被对方所迷惑; (3)根据来球性能及飞行轨迹来判断落地后反弹的方向;(4)观察对手习惯做的动作;(5)制造假象,引诱对方发你所希望的球;(6)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接发球前的时间,扰乱对方的节奏。
三、接发球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主要表现
(1)心理紧张。网球运动员的特点是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尤其是在关键场次、关键局和关键比分的情况下,输一分就意味着输一场或输一局,此时运动员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2)思想麻痹,心理放松。其主要表现是:思想松懈,动作放松,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当遇到对手超出自己原来估计的水平而进行顽强抵抗时,又会导致心理紧张,动作失常。
(3)自信心不足。接发球时,由于失误一个球而产生信心动摇,自信心不足,怕再次失误。
(4)经不住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赛中特别是年轻选手,往往经受不住外界因素的干扰,会造成运动员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等,使接发球技术动作变形,战术使用不当。
四、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手段
(1)调整呼吸法。有意识地做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放松呼吸频率,会使紧张的情绪立刻得到缓解。
(2)转移兴奋法。运用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相互诱导的原理,转移兴奋点,建立一个新的兴奋中心,转移注意力,可以抑制紧张情绪。
(3)自我按摩法。运动员心理紧张,必然会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失控。此时,可进行自我按摩,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消除运动员的紧张心理。
(4)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法即运动员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的心境施加影响,以达到调整心境、情绪之目的,并使兴奋和抑制过程保持平衡的一种训练方法。
(5)想象训练法。想象训练法是唤起运动表象在大脑中反复地想象、回顾、再现、重复自己的动作。虽然没有参加训练实践,但却能取得与训练实践相似的效果。
(6)模拟训练法。接发球的模拟训练法是找一些与比赛对手发球特点相似的运动员或比赛对手进行发球,让队员接发球,体会接发球的心理感受,适应发球队员(或对手)的技术特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战中运动员接发球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要使比赛取得胜利,一定要形成有利于比赛的心理状态。总之,实战中接发球的机会是均等的,谁能在接发球中保持主动,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等.跟专家练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网球天地.1995(1-6),1997(1-5),1998(4)
[3]邢玉香.浅谈少儿网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品质[J].少年体育训练.1997(4)
[关键词]网球 心理 接发球
纵观国内国际许多重大网球比赛,我们认识到:在势均力敌、难分伯仲的高水平网球比赛中,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网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发球时力争主动,先声夺人,接球时抢先上手,由被动变主动。如何做到这几点,在技术上人们研究的颇多,但对实战中接发球时运动员心理变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对其探析一二,以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接发球技术提供参考。
一、比赛中接发球前的心理状态
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是复杂的,不同的情况其心理变化也不同。(1)不受比赛影响,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技术应用自如,接发球成功率高;(2)想赢怕输,思想包袱过重,使技术动作僵硬,导致接球失误;(3)比赛前对对手的技战术打法不了解,心里没数,实战中不知怎样接发球来控制对方;(4)比分领先时,思想放松,斗志松懈,使接发球质量不高;(5)比分落后时,缺乏自信,不敢接发球;(6)对方连续发球抢攻成功后,自己不知所措,害怕接发球;(7)实战中遇到意外事件,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对接发球草率处理等。
二、比赛中接发球前的心理准备
(1)做好充分的战术准备。首先在比赛前,收集有关对手的各种情报,充分利用录像、赛前观摩等。
(2)有良好的态度和动机。坚信能够接好球必须从态度上做起,更有效地接发球肯定在心理上。
(3)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是网球运动员在实战中成功地完成接发球技术的有力保证。
(4)沉着。在各种水平的竞赛中,我们发现具有这种品质对接发球来说是很关键的。
(5)猜测对方发球。具体的做法是:(1)根据对方发球的站位,决定自己的站位;(2)为了识别对方发哪类球,必须特别注意对方发球时脚的站位、抛球动作、挥拍路线、拍面击球的部位,尤其注意拍与球接触瞬间球拍的移动方向与触球的部位,不要被对方所迷惑; (3)根据来球性能及飞行轨迹来判断落地后反弹的方向;(4)观察对手习惯做的动作;(5)制造假象,引诱对方发你所希望的球;(6)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接发球前的时间,扰乱对方的节奏。
三、接发球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主要表现
(1)心理紧张。网球运动员的特点是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尤其是在关键场次、关键局和关键比分的情况下,输一分就意味着输一场或输一局,此时运动员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2)思想麻痹,心理放松。其主要表现是:思想松懈,动作放松,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当遇到对手超出自己原来估计的水平而进行顽强抵抗时,又会导致心理紧张,动作失常。
(3)自信心不足。接发球时,由于失误一个球而产生信心动摇,自信心不足,怕再次失误。
(4)经不住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赛中特别是年轻选手,往往经受不住外界因素的干扰,会造成运动员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等,使接发球技术动作变形,战术使用不当。
四、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手段
(1)调整呼吸法。有意识地做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放松呼吸频率,会使紧张的情绪立刻得到缓解。
(2)转移兴奋法。运用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相互诱导的原理,转移兴奋点,建立一个新的兴奋中心,转移注意力,可以抑制紧张情绪。
(3)自我按摩法。运动员心理紧张,必然会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失控。此时,可进行自我按摩,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消除运动员的紧张心理。
(4)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法即运动员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的心境施加影响,以达到调整心境、情绪之目的,并使兴奋和抑制过程保持平衡的一种训练方法。
(5)想象训练法。想象训练法是唤起运动表象在大脑中反复地想象、回顾、再现、重复自己的动作。虽然没有参加训练实践,但却能取得与训练实践相似的效果。
(6)模拟训练法。接发球的模拟训练法是找一些与比赛对手发球特点相似的运动员或比赛对手进行发球,让队员接发球,体会接发球的心理感受,适应发球队员(或对手)的技术特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战中运动员接发球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要使比赛取得胜利,一定要形成有利于比赛的心理状态。总之,实战中接发球的机会是均等的,谁能在接发球中保持主动,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等.跟专家练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网球天地.1995(1-6),1997(1-5),1998(4)
[3]邢玉香.浅谈少儿网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品质[J].少年体育训练.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