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学教学模式以“为学而教”为理念,紧密联系教学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操作探究、探讨交流、归纳类比、实践应用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建构过程,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式教学 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发展角度来审视研究数学教学,构建切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导学教学模式以“为学而教”为理念,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操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类比、实践应用等教学活动中经历构建过程,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导入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课始,吴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分桃子,而且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桃子数量。“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得几个?”“拍一拍!”学生用两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拍!”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状态了,然后吴老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桃子,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桃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这样的情境创设以其“挑战性”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学生的心从平静到波澜跌宕起伏,主动学习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同时也可应用生动的故事、巧妙的导语、有趣的问题等多重手段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在本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2引路导学,活动建构
学生是课程与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信任、激发和引领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本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一个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在独立思考中发现,在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3应用拓展,内化提升
有效的训练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灵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联系的内容,采取“基本练习?邛专项练习?邛变式(对比)练习?邛发展(综合)练习”等层次扎实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或实践经验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性质、法则等在对实例的演练中进行应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初级技能,建立稳固的知识框架。
4反馈评价,总结反思
根据学习内容有重点地选择习题作为课堂作业,也可另外提供少量发展性习题供学生选做,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后,采取集体校对、同桌互评等方式反馈,对普遍存在的错误集体“诊断”,及时矫正。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
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提供一个上课的基本框架,在落实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运用。另外,任何模式都有其局限性,要使模式适合更多的课型,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数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小学数学导学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和实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式教学 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发展角度来审视研究数学教学,构建切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导学教学模式以“为学而教”为理念,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操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类比、实践应用等教学活动中经历构建过程,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导入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课始,吴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分桃子,而且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桃子数量。“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得几个?”“拍一拍!”学生用两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拍!”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状态了,然后吴老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桃子,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桃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这样的情境创设以其“挑战性”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学生的心从平静到波澜跌宕起伏,主动学习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同时也可应用生动的故事、巧妙的导语、有趣的问题等多重手段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在本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2引路导学,活动建构
学生是课程与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信任、激发和引领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本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一个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在独立思考中发现,在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3应用拓展,内化提升
有效的训练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灵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联系的内容,采取“基本练习?邛专项练习?邛变式(对比)练习?邛发展(综合)练习”等层次扎实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或实践经验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性质、法则等在对实例的演练中进行应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初级技能,建立稳固的知识框架。
4反馈评价,总结反思
根据学习内容有重点地选择习题作为课堂作业,也可另外提供少量发展性习题供学生选做,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后,采取集体校对、同桌互评等方式反馈,对普遍存在的错误集体“诊断”,及时矫正。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
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提供一个上课的基本框架,在落实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运用。另外,任何模式都有其局限性,要使模式适合更多的课型,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数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小学数学导学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