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环境新闻生态话语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2018年8月至11月《陕西日报》有关秦岭违建整治事件的语料进行汇总,在生态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将生态场所观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运用经验功能中的及物性过程与参与者分析、人际功能中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的模式,对语料进行生态视角的分析,探究陕西省地方性生态话语传播特征。
  关键词:《陕西日报》;环境新闻;生态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64-04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成熟阶段”[1],实现了理念化和制度化的突破。陕西省认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统思想,统筹谋划推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是注重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媒体也力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新闻话语构建现实,传递生态文明思想。
  本文主要参照学者韩礼德的生态语言观和学者何伟、张瑞杰建构的生态话语分析模式,以陕西省秦岭整治事件系列报道为例,从环境新闻话语语篇的文本向度,对话语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笔者将结合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分析陕西省环境新闻的生态特征。
  一、 生态话语分析
  (一)参与者角色分析
  及物性系统起源于国外的句法学研究,表征为及物和作格两种形式,及物强调的是过程是否延及目标,是句子及物动词对主语/施事和宾语/受事的双重要求。参与者角色是经验意义中及物性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分为施事主体和受事主体,在传递生态意识话语层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学者何伟和张瑞杰从生态领域对参与者语义角色进行的划分,环境报道中的参与者角色可以大致分为:生命体参与者和非生命体参与者,又可进一步细化为:个体参与者、群体参与者、物理性参与者、社会性参与者[2]。
  笔者在该部分对物质过程的参与者角色配置进行探析,力图获知在秦岭违建处理过程中各类报道事件的施事者和受事者角色,明确主体行为关系,进而厘清报道主题脉络,窥知其建构意义。
  参与者角色数据筛选规范:
  1.在群体角色中,以党委、政府为主体。党委书记等“个人”形象的出现,代表的是整个党委干部群体,因此也统一当做群体角色进行统计。
  2.由于整个秦岭生态报道,离不开非物理性主体“秦岭”,数量统计意义不大,因此在参与者数据统计过程中,筛去对此参与者的数据统计。
  3.对于标题小句而言,其中涉及的行为主体和参与者角色往往不止一个,与此同时,同一身份主体,也往往在其中进行着施事和受事角色的转换。但对于秦岭生态报道而言,其中的大体施受逻辑是一样的:即生命体人对非生命体秦岭生态环境进行政治方针指导下的行为干预,生命体在语法结构中居于绝对的主语位置,是动作者,非生命体承担着动作对象的角色,而且往往是不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角色。
  依据上述筛选规范,《陕西日报》秦岭整治环境报道中参与者角色的分析汇总如表1所示。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强调 认真学习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政府、党委机构、志愿者群像等,群体参与者)
  西安市蓝田县拆除秦岭北麓20处违建(省市县地区行政名称、条例、政策、方针,社会性参与者)
  “我家世代在秦岭,我的家人支持拆违建” ——长安区秦岭北麓违建专项整治工作现场见闻(记者手记、采访札记、人物自述、专家访谈,个体参与者)
  持之以恒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大秦岭、筑牢渭河汉江水生态安全线(生态环境、渭河汉江、自然属性,物理性参与者)
  总体而言,《陕西日报》秦岭违建相关生态报道的参与者角色重点聚焦于社会性非生命体,较少关注物理性非生命体。结合秦岭违建的生态属性,本应更多关注其生态意义。但在《陕西日报》秦岭生态报道的话语建构中,重点参与者角色为:地区市县、条例方针、违建处理工作等,对于自然、生态领域的参与者角色关注较少,且多被设定为受政府行为影响的对象。这种建构模式,一方面和秦岭整治事件的政治性相关,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党媒集中于传递官方声音,呈现的主要是事件处理、后续、官方会议、行为等,能够看出人类中心的意识形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人际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通过语言交流中的人际功能可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人的行为,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从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人际功能在语义层面上主要由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直接与态度、观点等相连,故在环境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中,人们通过选择语气、情态或评价模式来表达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并影响生态意识的传播。
  1.语气系统及情态系统
  语气系统中包括发声体和语气类型。发声体包括:主流媒体、大众舆论平台、个体、国家权力机关等信息来源;语气类型主要包括:陈述、提供、提问、命令。现主要结合小句的语气以及情态分析来体现讲话者的态度和交际姿态,其中报道语气情态值的高低是判断生态意识的重要参数。
  主流媒体是主要的发声体,《陕西日报》作为陕西省的主流媒体,对保卫秦岭的系列报道做到了跟进多、耗时长、关注高。而《将保卫秦岭进行到底》《以上率下 苦干实干 坚决打赢秦岭保卫战》《打好秦岭保卫战 开创生态环保新局面》等文章也被各类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平台以及个人微信号转载。发声体通过运用有效的语气类型,传达生态意义。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解读之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篇 在禁止(限制)开发区内不得进行房地产开发
  安康市全力以赴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西安:拆除“国岭”“西安院子”项目违建别墅 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拆除工作加快推进   在笔者目前搜集的语料中报道主题多是“政策落实并推进”类,均为陈述语句,基本没有情态词。以陈述句做标题,报道政府措施,利于读者阅读;且表明严厉语气,表达政府保护秦岭的态度。标题中零情态词的使用加强了事实的真实性,高极性形式表达了最高的肯定。陈述语气和极性情态的使用强调了陕西省近年的积极举措,传达了一种积极态度。标题的主位从治理角度出发,表现了以环境问题为话题的出发点。
  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提出,任何情境语境都有3个影响语言使用的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从语境的三个变量对报道进行分析:语场方面,报道呼吁地方和企业坚持和贯彻生态发展理念,语言简洁精炼,易于理解;语旨方面,信息交互的双方分别由媒体和公众构成,分别是流通信息的提供者和编辑后的新闻的被接受者。新闻媒体关注秦岭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强烈批评破坏秦岭生态的错误行为,表明媒体的态度和立场,说服公众,引导舆论。此外,报道涉及的情态动词都是极性词,如“坚决”和“必须”,遵守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符合语旨的需要;语式方面,文章节奏感强,符合现行新闻报道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文体以叙述为主,体现新闻媒体对新发展理念和环保生态的态度。
  《陕西日报》连续跟进的“秦岭保卫战”系列报道呈现出陕西省各城市保卫秦岭的认识态度和实践成果。福勒指出,新闻绝不是“对事实的无价值呈现”[3]。因此,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重要的发声体,应当坚持明显的生态倾向,承担起生态意识传播的重担,展现对环境的关怀。
  2.评价系统
  评价是评价者对于生态场域内评价对象的态度倾向的主观表达。评价理论包含态度系统、介入系统以及极差系统;而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
  (1)情感系统
  情感系統包含品质情感、过程情感和评注情感三个子系统,情感类型可分为积极和消极情感两种。张瑞杰、何伟从“个人和群体与其他生命体及物质环境之间和谐互动的角度”[4]进行拓展,提出了情感缘起的判断标准。通过情感缘起进行分析,由生态保护型行为引起的积极情感和由生态破坏型行为引起的消极情感,均为正面情感。反之,则为负面情感。
  “在建筑拆了、鱼塘填了,周围也种上树了,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大家高兴得很。”
  “路过这里看到一片绿树和草地,心情都是舒畅的。”
  “那么好的秦岭山就这么光秃秃地撂荒着,看着让人心疼啊!”左忠民说。
  小句中的“高兴”“舒畅”都反映出一种积极情感,这些积极情感是由整治违建、保护秦岭的生态保护型行为而引发的,均为正面情感。世代生活在秦岭中的人民与秦岭形成一种呼吸与共的共同体关系。而小句中的“心疼”是一种消极情感,是由损害场所要素的行为引起的,表达出村民对秦岭环境的痛惜之情。在特定的语境下,评价者的积极情感缘起于生态保护型行为,消极情感缘起于破坏性保护型行为,均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正面情感值得传播和推广。
  (2)判断系统
  判断系统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被评价对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包含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类。张瑞杰、何伟将“人本位”和“自然本位”这两个判断标准纳入判断体系,当所评价的对象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性、丰富性而做出贡献时,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评价对象则属于生态保护型行为/意识。反之,则为生态破坏行为/意识。
  让秦岭回归自然与美丽
  科学整治 还绿于民
  整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其中“让秦岭回归自然与美丽”以自然为本位,立足秦岭的自然价值,对秦岭违建整治事件做出正面判断。而“科学整治 还绿于民”“整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位,立足社会价值。秦岭违建整治事件的大力推进,是一种生态保护型行为,对保护秦岭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做出正面判断,给予支持。
  (3)鉴赏系统
  鉴赏系统是对事物或现象的评价,考察事物或现象作为整体是否和谐统一,并考察其美学、社会、经济等价值。张瑞杰、何伟认为“鉴赏手段需与鉴赏对象的自然价值相结合,如果被鉴赏之物真正能够丰富、美化、多样化生态系统,使之更加和谐,则予以正面鉴赏评价,反之,则予以负面鉴赏评价”[4] 。
  保护秦岭就是保护国家水源安全 ——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黄廷林
  认识秦岭 尊重秦岭 保护秦岭 ——访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刚
  保护秦岭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访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袁晓玲
  以上新闻标题中分别体现出秦岭的“生态安全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秦岭生态的鉴赏价值有很多,加之“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等,这些属人价值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使生态系统更加丰富与和谐,传达正面鉴赏意义。
  综上,结合评价系统判断,报道均为生态保护型语篇,传达出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保护行为的践行,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
  二、陕西省环境新闻文化生态特征
  (一)生态保护型话语,塑造生态保护意识
  从参与者角色来看,语篇具有生态不平衡性。有关秦岭违建整治事件的参与者角色的出现频率大小依次如下:社会性参与者、物理性参与者、群体参与者、个体参与者。其中报道对物理性非生命体参与者和个体参与者的关注较少,值得引起注意。其中,个体参与者一般作为话语场域中的弱势群体,在生态话语场域中同样属于弱势,需要增加话语权重。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起到较大作用,坚持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让三秦大地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从人际功能系统的角度来看,语篇多为生态保护型语篇,陈述语气、极性情态和正面情感语句的大量使用,坚守新闻表达的客观公正性和生态保护积极性,值得推广和学习。
  (二)凝聚生态共同体,共享生态文化   媒体借助新闻话语的力量,以报纸为平台,联结“生命共同体”[5],共享生态文明文化。从传播的仪式观来看,“新闻阅读和写作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更是一种戏剧化的行为”[6]。新闻报道不仅是传达给读者信息,更是一种描绘多方参与的具有戏剧性力量与行动的舞台。在由环境新闻语篇构成的报纸中,媒体通过新闻话语文本符号搭建起“弥撒大典”,将各方纳入其中,所传达的生态文化得到了强化。其中,在特定的历史性事件中,作为社会角色的政府、媒体与人民等共同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之中,共享正确的生态认识观,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陕西省独具特色的秦岭生态文化,不仅有利于生态文化认同,还有利于凝聚地方文化认同。秦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保护秦岭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护有着重大价值。同时,秦岭作为著名的“父亲山”对于生命共同体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生态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促进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三)构建积极形象,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语言构建现实,语言重塑认识,语言指导实践。新闻语篇在搭建共享生态的文化场域时,也建构了生命体参与者的积极形象,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社会。媒体作为监督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较显著。记者深入现场就复绿进度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出来,并发表秦岭复绿见闻侧记,还原秦岭违建整治现场,进行监督。同时,开设法规解读专栏教育读者,解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显示法规的力量,对生态破坏意识进行约束,增强受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政府作为秦岭违建整治事件中的一个重要主导角色,对秦岭违建事件持“全面彻底”“认真”“全力以赴”“坚决有力”的态度,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形象。专家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智囊团,在“秦岭保护大家谈”专栏,就秦岭的重要价值进行解读,就保护秦岭的问题做出解答,提供建设性意见。民众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员,在话语所构建的场域中实现了对生态观的认识,并不断地植入头脑,强化认识,形成生态自觉,实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常态化。
  三、 小 结
  本文运用生态话语分析方法对《陕西日报》关于秦岭违建整治事件有关报道进行分析发现:1.新闻话语的生态特征:其中参与者角色需完善,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生态平衡;而人际意义系统体现生态保护型语篇,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传播。2.生态保护型新闻语篇有利于凝聚生态共同体,共享生态文化。3.新闻话语努力构建积极形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0年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2):33-42+158.
  [2] 何伟,张瑞杰.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J].中国外语,2017,14(5):56-64.
  [3] 王莉.从生态话语分析到话语生态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62-63.
  [4] 张瑞杰,何伟.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人际意义系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2):99-108+150.
  [5] 张云飞.“生命共同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奠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2):30-38.
  [6] (美)詹姆斯·W.凱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要:欧派家居中秋特辑广告以其共情传播、故事化表达的方式成为同类型广告中的佼佼者,其中科技元素的加入、结合传统文化以及中度期待视野的创意思路同样值得借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欧派中秋特辑广告的创意,探索出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家居广告创意变革之路。  关键词:广告创意;共情传播;品牌形象;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56-02  21世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三农”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以“新农民形象”为研究对象,选取“快手”这一短视频平台为研究范围,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究“新农民”在新时代、新科技、新政策背景下建构新形象的需求、方式以及效果。研究发现,新农民在短视频平台上,既展示了其新形象,也为促进农业增收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关键词:短视频;“新农民”;“快手”
期刊
摘要:微博是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后的新兴产物,它是一个带有自媒体性质的公共话语空间,因为其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低门槛等特点,受到用户群体极大的青睐。微博的流行不仅给社会的舆论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也给主流媒体思考新的舆论引导策略提供了思路。本文将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旗下的官方微博对“无锡高架坍塌”事故的报道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主流媒体;“无锡高架坍塌”;
期刊
摘要:“四全媒体”论的提出为广播电视行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揭示出广播电视内容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肩负的使命。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省级广播电视内容监管存在的问题,剖析主客观症结所在,提出推进省级内容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议,以期增强广播电视内容监管对内容生产的把关作用,形成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助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关键词:“四全媒体”;广播电视;内容监管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家长的学前在线教育相关信息获取中,学前在线教育信息的各类传播有不同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学前在线教育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家长在学前儿童在线教育使用中的各种态度、行为倾向的关系,力求探究不同传播方式下学前在线教育信息对家长的影响力,为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第一,学前在线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感知认可度高于大众传播感知认可度;第二,人际传播感知认可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态保护逐渐提上日程。传统的环境治理主要依靠经济、技术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并不能治本,从源头解决问题。心态即生态,突出的生态问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心态污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历史追溯法的视角,从以儒释道三家为支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珍贵的生态智慧,汲取扭转环境恶化的生态
期刊
摘要:本文从内容分析法着手,将重大行动中军医的媒介形象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选取军队媒体中的权威代表性报纸——《解放军报》,研究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中对军医形象的呈现,主要体现为闻令而动的军人形象、守护健康的医者形象、敢打敢拼的军医形象、流露情感的个人形象。建议在军医报道中,还应重点从新闻伦理学角度思考如何处理预设立场、形象比重以及把控平衡原则问题。  关键词:《解放军报》;军医;媒介形象 
期刊
摘要:健康传播是提高公众健康素质,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公共卫生资讯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收集梨视频公共卫生资讯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梨视频在健康传播中话语权逐渐下沉,利用拍客打造公民新闻,内容真实丰富激发情感共鸣;也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现阶段在健康传播方面新媒体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 1998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3 月 16 日间收集 CSSCI 收录的有关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作者情况、论文来源期刊、主题内容、论文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该计量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态势,希望对以后研究出版伦理方面的相关
期刊
摘要:本文依托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及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出发,探讨纪录片《中国创造》如何构建科技中国形象,构建了何种形象及背后隐匿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发现,该片借过度词汇化、意识形态方针、文本架构、议程设置、互文性等策略,将中国置于“偏见”语境之下,塑造了一个“科技发展与道德危险并存”的负面科技中国形象。这种话语选择与形象建构的背后与“西方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