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力学作为高中物理重要组成内容,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特征十分明显,单纯通过老师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较为困难,并且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而将生活情境融入到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上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并在熟悉生活情境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物理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本文联系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重要性,从引入生活情境,丰富教学资源、依托生活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模仿生活现象,开展力学实验、布置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四方面入手,提出几点行之有效融入生活情境策略,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情境;融入;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开展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尤其是针对力学部分知识内容,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直接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需要老师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引起重视,探寻更加有效教学方式助力物理力学教学质量提高。由于物理学科涉及很多知识内容都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关系,也为物理力学教学引入生活情境提供有力支持,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有趣现象或案例,激发学生物理力学学习兴趣,在熟悉生活场景下学生思维也会得到充分激发,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相应物理力学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1]。鉴于此,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展开深入探索。
  一、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重要性
  将生活情境融入到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丰富教学内容,虽然高中物理涵盖力学知识内容非常多,但是这些知识内容抽象性特征比较明显,教学中老帅围绕书本教材对与之相关生活化素材进行精心选择,并以生活情境方式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并为力学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提高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高中物理理科性质更强,涵盖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对一些抽象和逻辑性较强内容学习时,学生容易感觉到困难和无聊,这时候利用生活中存在的物理力学素材,并用学生喜闻可见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改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刻板印象,并更加充满兴趣的参与到实际学习中;(三)增进知识理解,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进行学习,无法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难题,特别是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学生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情况,这时候老师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在攻破重难点问题以后,学生物理力学学习自信心也会增强;(四)发展思维能力,现代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老师更加侧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只依靠老师课堂知识教授无法达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并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究操作机会,让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培养,而生活情境的有效融入,就可以依托生活化现象或实际案例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整个力学教学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五)确保教学效果,现代高中物理教学,将目标放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就要老师坚持与时俱进,对现代化教学思想及有效教学手段进行运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获得质的飞跃,而生活情境的有效融入,充分反映出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再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开展能力和素质培养工作,学生也会踊跃参与其中,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基础上,深刻意识到物理力学与实际生活存在联系,进而为学生力学知识实践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最终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力保障[2]。
  二、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生活资源是开展生活情境力学教学的基础,所选择资源是否契合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老师可以围绕实际教学内容对力学生活资源进行挖掘、选择和利用,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尽管高中物理学科含有力学知识非常多,但是涉及到的生活化力学资源却比较少,对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力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需要老师将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更多可利用素材,并以生活情境方式导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之中,既能够弥补教材资源缺失生活化部分,又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感受生活力学知识,整个力学教学也会更加简单高效[3]。以“摩擦力”为例,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工厂将鞋底制造出很多花纹,使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粗糙程度得到提高,并达到增大摩擦力和避免滑倒目的;滑冰运动中冰鞋中安装滚珠,可以促进原本滑动摩擦向滚动摩擦方向转变,使滑行速度变得更快”等力学现象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并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欲望,涉及到的摩擦力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牢靠。
  (二)依托生活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利用生活情境生动形象性特点,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和具体,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并在熟悉生活场景下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高中物理力学学习自信心也会增强。尤其是针对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时,常常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困难,并对最终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这时候老师依托生活情境,让抽象性的重难点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和简单化,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也会变得更加高效[4]。以“形变与弹力”为例,其中弹力产生条件与方向确定是该章节教学的重难点,为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和可靠掌握,就可以将运动场上跳远要运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所使用的杆等生活情境渗透其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生活情境都是利用弹性形变时的弹力,然后引出“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弹力产生需要具備的条件?弹力的方向怎样确定?”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压缩弹簧物体被弹起案例,准确掌握弹力产生需要满足直接接触和发生形变两个条件、所有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细致掌握[5]。   (三)模仿生活现象,开展力学实验
  实验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开展力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物理现象、性质和规律,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思考、探究、操作等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有利于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形成。实践中将生活化情境融入到力学实验操作中,让学生对生活现象蕴含的力学知识与原理进行深入探究,既能够深化学生力学知识理解,又能够强化学生实践体验,深刻感受到力学学习趣味性[6]。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扔硬币、扔纸片等生活现象进行模仿,并将之融入到力学实验当中,让学生通过扔硬币下落、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物体下落快慢等操作,了解到从运动轨迹来看,落体运动都是沿直线下落,并且不同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地物体下落速度更快,而相同物体空气阻力也会影响物体下落运动,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更好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并且学生动手、思考、观察等能力也得到极大锻炼。
  (四)布置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通过布置生活问题,可以将物理力学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并培养学生力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并且高中开设物理学科,其本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的。而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内容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关原型,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力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向学生布置一些生活问题十分有必要,可以引导学生将物理力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实现物理能力和素质提升[7]。以“力的平衡”为例,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生活中存在的物体平衡状态现象进行总结,如:芭蕾舞、自动扶梯、悬空玻璃桥、蘑菇石等,然后设置“什么是共点力?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分析和总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具体操作中老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引入到其中,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中每组学生都会扮演好自身角色,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相关知识进行查询,甚至可以在老师指导和组长带领下进行实验探究,以更好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看到的飞行中的飞机、悬空寺等现象时,也能通过课堂所学习知识进行原理解释,并实现课堂学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8]。
  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力学作为高中物理学科一项重要知识内容,学生力学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也会对后期电学、热学、功率等知识学习产生极大影响,为此要高度重视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为学生其他高中物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考虑到物理力学很多知识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这就为生活情境融入提供有力条件,并且借助生活情境学生也会对物理力学学习充满兴趣,并在生活现象或案例引导下,更加深入理解教授知识,有利于高中物理知识、能力和素养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实践中也要求老师紧紧围绕现代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对运用生活情境,丰富教学资源、突破学习难点、开展生活实验等措施加以运用,在提高力学教学效率基础上,实现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文.高中力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8):25.
  [2]汪定祥.關于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J].神州,2017,(36):177.
  [3]李丕新.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寻[J].高中数理化,2018,(14):40.
  [4]李春红.刍议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32):79-80.
  [5]潘宝宏.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5,(12):109.
  [6]姚倩芳.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12):210.
  [7]覃相鑫.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教学方法初探[J].高中数理化,2019,(14):52-53.
  [8]王恒.关于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32):106-107,1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相关改革内容完成高中阶段的普及之后,高中的各个学科都开始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任课教师也还是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地进行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创新。高中体育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目前学生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身体和心理健康是不能避免的,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健康课程模块的相关教学这就成为了提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每天我们都要用水洗脸、做饭、洗衣服、拖地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过的这些水到底去哪儿了?工厂生产、医院用药、农民伯伯种地……这些活动产生的污水最终又流向了哪里?这些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对人们的健康会有危害吗?带着这些疑问,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完小的同学们开展了以\"污水去哪儿了\"为主题的探索活动。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要面临诸多问题,改变现状走向多元选择、多次考试、多元录取的道路十分艰难。笔者试图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生个性化选课、走班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成长发展等方面积极寻求对策。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课程体系;对策研究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教
摘 要:化学学科是高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化学与人类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但化学同时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倡导绿色化学是现在的当务之急。高中是提升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绿色化学的现代内涵,然后介绍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渗透化学教育的措施,以此
摘 要: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上了高中阶段,综合性题目的出现,对学生的实验规划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化学实验,教师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从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入手,浅谈如何更好地优化实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方法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出现明显的多层分化。部分学生
在解放海南岛过程中,时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的韩先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韩先楚的作用和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靠前指挥、亲临一线,主抓40军的战备工作并指挥40军两次偷渡作战;二是以快打慢、趁热打铁,抓住战机适时发起全面进攻;三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亲率40军主力登陆作战。
摘 要:语文作为高中的重点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晶,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教育当中,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路径,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承路径  传统思维理念已
摘 要: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达到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同时将传统的线下课堂转变为数字化的教育平台,也将为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共享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本文将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使学生培养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高中化学;信息技术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以
摘 要: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各种现代化工具应运而生并不断冲击着社会各个行业,也渗透到了基础教育环境当中并为教学与学习带来了新的选择。文章立足于该背景,探究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发展,结合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师观念、趣味引入新知、微课突破难点等策略,以供同仁参考之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融合创新;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新大纲的不断推行和实践,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地理实践力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并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管理者开始关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并在教学管理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能够培养更多有实践力的学生,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提升新课改的过程中对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