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高职教育考核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核;问题;措施
一、引 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工程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在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接受实践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
考核是检验教育质量与评价学习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和学习。如何通过考核来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如何通过考核来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如何寻求客观、规范的考核模式以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高职教学管理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和技能考核这三种考核形式,期末考试大多数都是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平时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技能考核是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由提交的成果来考核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我国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
1.期末理论考核存在的问题
期末考核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笔试,主要是闭卷形式,这种考核形式弊端较多。
(1)考试流程复杂。笔试考试一般包括命题、制卷、保卷、考试、评卷、存档等环节,组织流程复杂、繁琐,周期较长;任课教师需命题、监考、阅卷、评分、分析和统计成绩,这需要分流掉任课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2)考试的公平性不能保证。从命题到考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保密工作若出现问题,都会产生泄题造成的不公正;监考老师的监考意识不同,会导致不同考场作弊行为的杜绝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公正;平行班级不同授课老师在考前指导可能造成的不公正;授课老师命题的偏向性造成的不公正;阅卷过程中授课老师的主观因素甚至“人情分”造成的不公正。
(3)考试内容与实践脱节。现行的期末理论考试内容往往重理论、难度大,缺乏实用性,学生考前突击,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理论和解题步骤以取得高分,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造成的结果会使学生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
现在有的学校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标准化考试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题库存储量少,更新速度慢;有的教师命题时只是流于题型的标准化,命题也还是只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不能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评价标准单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培养方向更注重实用性。课程性质不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但在以笔试为主的期末理论考核中,实践技能评价不能体现或只能以文字表述形式体现,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以卷面分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方式,其评价标准单一、片面。这会导致学生为了分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2.平时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是以学生的出勤率为考核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出勤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作业不自主完成,参与课堂讨论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平时考核常常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
3.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大都是以专周实训形式开展的,其考核方式有实训操作和成果提交。因实训操作比较具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较高。但因我国高职教育的普遍问题——生师比大、生均设备分配率低,实训操作和实训考核常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有的学生只能观看不能操作;有的学生仅仅知道操作,不知其操作原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我国高职教育考核的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考核观念,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考核具有学习、导向、调控等功能,改革考核模式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校效果和教学效果,为高职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1.改革考试模式,构建多种模式的考试体系
高职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突出针对性。
纯理论课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对理论方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综合知识的应用,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实践课可以采用闭卷和开卷结合的考核方式,其基本理论部分采用标准化考试,对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部分,可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允许学生查阅教材、笔记、课外书和相关规范等,考题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课可以采取成果提交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高职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培养的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既要有实践操作技能,还应掌握操作原理。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课程考核要求不仅要完成成果提交,还需通过面试考核学生对操作理论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
2.注重过程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将考勤只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注重考核平时作业和综合练习的自主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并可将课程教学中平时的实践操作也纳入平时的过程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主性和阶段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3.注重能力考核,将考核内容与企业生产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改革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既要能反映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能反映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可将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按照生产项目设计考题,在一个综合性项目中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的能力,将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各个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中,逐步实施“双证书”的毕业制度。
4.教考分离,完善考试题库
分别编写、充实和完善期末理论习题库和技能实训习题库。依据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编写试题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建立并完善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从而有效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和评价效果的公正,促进教学和学习,实现高职教育考核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朱洁顶,范国辉.高职学生学业考核的改革与
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15.
[2] 袁玲,李寿宁.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硅
谷,2008,(15):43-45.
[3] 赵普,任雅洁.从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看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考试与考核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90-92.
[4] 于纪玉,李宏.高职院校学生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尝试
[J].中国教育导刊,2006,(7).
[5] 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
术教育,2008,(19):12-16.
[6] 刘尧.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0,
(17):53-55.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核;问题;措施
一、引 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工程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在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接受实践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
考核是检验教育质量与评价学习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和学习。如何通过考核来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如何通过考核来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如何寻求客观、规范的考核模式以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高职教学管理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和技能考核这三种考核形式,期末考试大多数都是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平时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技能考核是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由提交的成果来考核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我国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
1.期末理论考核存在的问题
期末考核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笔试,主要是闭卷形式,这种考核形式弊端较多。
(1)考试流程复杂。笔试考试一般包括命题、制卷、保卷、考试、评卷、存档等环节,组织流程复杂、繁琐,周期较长;任课教师需命题、监考、阅卷、评分、分析和统计成绩,这需要分流掉任课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2)考试的公平性不能保证。从命题到考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保密工作若出现问题,都会产生泄题造成的不公正;监考老师的监考意识不同,会导致不同考场作弊行为的杜绝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公正;平行班级不同授课老师在考前指导可能造成的不公正;授课老师命题的偏向性造成的不公正;阅卷过程中授课老师的主观因素甚至“人情分”造成的不公正。
(3)考试内容与实践脱节。现行的期末理论考试内容往往重理论、难度大,缺乏实用性,学生考前突击,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理论和解题步骤以取得高分,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造成的结果会使学生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
现在有的学校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标准化考试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题库存储量少,更新速度慢;有的教师命题时只是流于题型的标准化,命题也还是只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不能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评价标准单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培养方向更注重实用性。课程性质不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但在以笔试为主的期末理论考核中,实践技能评价不能体现或只能以文字表述形式体现,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以卷面分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方式,其评价标准单一、片面。这会导致学生为了分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2.平时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是以学生的出勤率为考核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出勤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作业不自主完成,参与课堂讨论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平时考核常常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
3.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大都是以专周实训形式开展的,其考核方式有实训操作和成果提交。因实训操作比较具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较高。但因我国高职教育的普遍问题——生师比大、生均设备分配率低,实训操作和实训考核常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有的学生只能观看不能操作;有的学生仅仅知道操作,不知其操作原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我国高职教育考核的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考核观念,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考核具有学习、导向、调控等功能,改革考核模式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校效果和教学效果,为高职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1.改革考试模式,构建多种模式的考试体系
高职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突出针对性。
纯理论课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对理论方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综合知识的应用,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实践课可以采用闭卷和开卷结合的考核方式,其基本理论部分采用标准化考试,对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部分,可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允许学生查阅教材、笔记、课外书和相关规范等,考题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课可以采取成果提交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高职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培养的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既要有实践操作技能,还应掌握操作原理。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课程考核要求不仅要完成成果提交,还需通过面试考核学生对操作理论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
2.注重过程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将考勤只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注重考核平时作业和综合练习的自主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并可将课程教学中平时的实践操作也纳入平时的过程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主性和阶段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3.注重能力考核,将考核内容与企业生产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改革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既要能反映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能反映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可将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按照生产项目设计考题,在一个综合性项目中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的能力,将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各个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中,逐步实施“双证书”的毕业制度。
4.教考分离,完善考试题库
分别编写、充实和完善期末理论习题库和技能实训习题库。依据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编写试题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建立并完善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从而有效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和评价效果的公正,促进教学和学习,实现高职教育考核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朱洁顶,范国辉.高职学生学业考核的改革与
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15.
[2] 袁玲,李寿宁.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硅
谷,2008,(15):43-45.
[3] 赵普,任雅洁.从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看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考试与考核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90-92.
[4] 于纪玉,李宏.高职院校学生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尝试
[J].中国教育导刊,2006,(7).
[5] 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
术教育,2008,(19):12-16.
[6] 刘尧.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0,
(1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