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时代的记录者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樊建川,人称“舵爷”,著名收藏家,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汶川地震博物馆馆长。
   樊建川最初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但是被外界熟悉却是因为文物收藏。他喜欢收藏文物,他认为人生故事和思想变革都可以浓缩在一件一件实物之中。
   2009 年5月11日,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由樊建川任馆长的汶川地震博物馆开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至6月12日的一个月中,樊建川开始收集跟地震有关的实物资料,6月12日就开起了临时的地震博物馆展览。当时展品只有五千件,此后通过陆续搜集,加上社会各方的捐赠,地震实物达到五万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建设这么一座地震博物馆时,樊建川说,仅在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四川就发生过两次7.8级以上的大地震,但几乎没留下什么实物。灾难既是悲剧,也是体现人性光辉的特殊舞台,是值得人类铭记和珍藏的历史。
   此外,樊建川的博物館中还藏有大量援助抗战的支票。为了这些支票,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与卖方讨价还价。支票运回成都后,樊建川一头扎进这数十万件支票中进行研究鉴别。经过一个多月的鉴别,选出了20多张“意义非凡的支票”,其中一张有宋子文的亲笔签名,最大一笔支票的面额是357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一张宋美龄签名的支票,这张支票的金额是999美元。
   纵观整个博物馆,樊建川的收藏之庞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手写资料30吨,书信40万封,日记一万五到两万本,像章百万枚……每件藏品都是樊建川亲自经手,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有153件。第一批5个展馆落定后,樊建川再接再厉,建成“川军抗战馆”“中国壮士群塑广场”“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援华义士广场” 等系列场馆。如今,这里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30个分馆,由世界一流设计大师设计,总占地500亩,藏品超过1000万件。30个博物馆里,抗战记忆被激活了,那段沉重的历史有了血肉。每年来参观的有100多万人次,几乎每个人都是流着泪离开。
  【素材解读】
   有学者对樊建川评价道:“我体会到一位有民族尊严的人,想为自己国家,甚至世界文化史,留下真实记录的豪迈。”一个屹立不倒的民族,不但能穿越动荡年代的苦难,还要能在和平年代播种希望。樊建川就是那个把火种播向中华大地的人。他修建的不止是民族记忆博物馆,也是照亮民族未来的灯塔;他收藏的是过去的记忆,打开的是通往未来的甬道。
  【适用话题】
   不忘历史;民族记忆;责任与担当……
其他文献
夜里下雨了,我静卧在床上听雨声。窗外,雨声滴答,这滴滴答答声仿佛是从时光的洪流中溢出,勾起我对那段时光的回忆……   我的“儿时乐园”是在爷爷的家。在那儿,我度过了最快乐的两个月。爷爷的家位于中国的北端,那里耸立着巍峨的长白山,流淌着蜿蜒的黑龙江,同时还有着风景秀丽苍翠的大、小兴安岭,当然也寄托着我儿时美好的记忆。  回忆旧时   初夏,夜未央。我和爷爷坐在窗前的那棵大树下乘凉。树叶睡在风里,沙沙
期刊
又是一年初春时。  家中的小斗依旧挂在墙上,经时间的打磨与父亲手上老茧的抚摸,早已变得油亮亮的。一缕阳光照射下来,便闪着细碎温暖的光泽。这小斗是祖父用老屋后陪伴了几代人的荆条编织成的,底部成圆弧形,肚子大大的,上面敞了个圆口。祖父在底部与圆口处各上了个铁箍,他说这样是为了耐用。父亲时常把小斗取下,细细抚摸,感受这位老朋友传递给他的温暖。  儿时的我常看着父亲拿着小斗忙活,它与小麦、高粱奏響的轻快和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协奏曲·拨云见日】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从所给出的半个命题“这样的人”来看,这是一篇侧重写人的文章。“这样的人”,所给的范畴比较大,可以写勤学善思的同学、热情善良的邻居、教导有方的老师等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写社会热点人
期刊
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炼后,我们是否能够超越祥子,继续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初心呢?这是我读《骆驼祥子》所想到的一个问题。  祥子的性格注定了他是中国旧社会的牺牲品。所以,祥子也代表了一类人——有梦想却未能实现的人。这样的人,不管在旧中国,还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其实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人,生活得不好也不坏,或许还在感慨着生活的种种不公平而浑浑噩噩地活着。  前期的祥子既励志又努力,与暗无天日的旧
期刊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期刊
【作家名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作品《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研究。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名作展示一】  咸菜茨
期刊
“大家好!我是人见人讨厌,花见花凋谢的垃圾,想必大家对我并不陌生吧!每个人都看见过我,也扔过我,但你们总是爱把我送错家,甚至还把我扔到地上,由于你们的环保意识太差,我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地球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差。以前清澈见底的河水不见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也不见了。”  正如垃圾所说,地球上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差,未经分类的垃圾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如空气、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都是持续性、灾害性的。未经分类
期刊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②,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③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①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②剑铓:剑锋。  ③若为:怎样。  【赏析】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遣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
期刊
每一天,我们都和太阳、星辰相伴。虽然太阳、星辰依旧,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   晨曦微露,残余的夜悄悄地退出天空,带走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开始在地球的另一边散步,洒下一串串晶亮的梦。白色的微光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树叶闪闪发光,草木舒展自己的手臂,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准备迎接新一天的阳光。推开小窗,向东望去,一轮朝气蓬勃的红日拖着淡红色的裙尾,冉冉上升,如一位手捧阳光的女孩,将手中的阳光大把大把地洒
期刊
文明似流星,引导人们探索前方,指明方向;文明似细雨,滋润人们稚嫩的心灵,播种希望;文明似洪钟,提醒人们恪守本分,不忘原则。如今,我们要提起那轻盈的笔杆,蘸上那浓厚的墨汁,来撰写我们的文明。  文明是什么呢?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还是不在任何地方乱扔垃圾?又或是不在任何地方随地吐痰?  其实,真正的文明体现在待人处世的方式上,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在做任何事时的态度。  夜,在朝露的洗礼下渐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