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知识”只是学习第一步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收藏的未读文章达数百篇,下载的书籍和电影迟迟未看,手机、电脑的内存频频告急……有人说:互联网时代,不少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大量资料却常常“存而不阅”,想清理却又无从下手。
  日子好过了,囤积生活用品的人少了,但“囤积信息”的人多了,理由也更充分了。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如同“备忘录”,记录着美好的记忆,弃之可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如果不马上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销声匿迹。囤积信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不会和生活起居“抢地盘”。存储介质由1.44Mb的3.5英寸软盘扩大到空间以Gb、Tb计的硬盘、网盘,信息获取渠道从实体书报到群组网站,我们赶上了“攒资料”最便捷的时代。
  信息爆炸,意味着信息量大、信息迭代快;所幸,信息的存储、传输能力也更强。但除了“量变”的视角外,人们更关注信息存储方式的改变是否带来了“质变”。有人说:信息囤积,使人们从知识的生产者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有人说:只存不看,人变懒了,大脑也退化了。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尤其当集纳成为一种影响生活工作的习惯,当放弃无用的物品成为一种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有可能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
  但從学习的角度看,信息积累是现代社会的一门必修课。在学科分工细化、知识快速迭代的当下,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几无可能。即便专攻一门,也没有谁能掌握必备的所有专业技能和知识。老一辈学者常常通过成千上万张手写卡片积累知识;在电脑辅助人脑“记忆”的时下,“知道信息在哪里”与“知道信息是什么”同样重要。所以,把信息囤积到手机、电脑中的“私人图书馆”,利用技术编码入库、检索查询、精准定位所需知识,日益成为公认的学习方式。尤其就自己关注的领域而言,在“把书读薄”之前,先要下一番占有资料、“把书读厚”的功夫。
  然而,囤积信息不应是搬运,而应是对知识的第一道加工。在知识的位阶中,比具体信息、学问更重要的是思维、智慧。这种更重要的知识,被中国先贤刻画为“闻见之知”以外的“德性之知”;在一些外国哲学家心中,则是比归纳总结更重要的“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如果说知识的记忆与检索可以委托给电脑和网络,但学习却不能完全依靠机器代劳。看待世界的方式,修身养性的智慧,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态提升的思维,都要靠日复一日的磨练,非囤积之力所能获得,学思互鉴、知行合一的深度学习方法也未曾改变。
  人们提防信息“囤积癖”,一方面是担心信息过剩,不复有几十年前借书、租书的学习热情,甚至由只存不用演变出拖延症,由随性而学发展成压根儿不学;另一方面,则是害怕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只会粘贴不会创作,只会“捡到筐里都是菜”不会“挑选整理断舍离”,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学习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但囤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莫要为将来的积累而错过当下,否则,占有资料的满足感和缺乏知识的恐慌感,只有一步之遥。
其他文献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河南西部一些乡镇走访时发现,一些公共自行车被投放到村里,成为当地政府便民惠民新举措。然而据村民介绍,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动车,农村出行往往距离远,骑自行车反而不方便。村里的公共自行车都为桩式设计,并不能随停随用,有时村民为了还车,还要专门把自行车骑到村口的站点。当地一名村干部说:“俺们都知道投放公共自行车是为了方便群众,可这东西实在不实用!”(8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诚如新华
期刊
屈指一算,与冰箱一起度过的时间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当然中间换过好几台。没有冰箱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常常要努力从脑海深处仔细搜索一番,才能回忆起来。  现代家居生活中,就算不开火做饭,冰箱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塞满了啤酒、饮料或者牛奶,冰箱也照样给人安心感,比家里的灯光更能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住在城市里,哪怕是租房,没有冰箱的生活就简直有种风雨飘零天涯独行的意味。有个好朋友,即使是租房子住的时候,也要
期刊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让一键出行、一键订餐、一键娱乐成为可能,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各行业争夺互联网赛道的一个发力点。然而,随着用户对“一键get”越发依赖的同时,APP大有泛滥之势:不仅让用户在APP的海洋里找不着北,还因广告、能耗、重复建设等问题,成为用户“指尖上的负担”。(8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APP泛滥到什么程度?从上述报道来看,有人在某银行开个户,手机上就多了10多个
期刊
开学了,暑期虽然结束,但暑期旅游遭遇的种种窘境却依然让不少家庭记忆犹新:部分热点景区“爆棚”,酒店涨价入住难,飞机高铁一票难求,扎堆休假让“休闲游”变“受累游”,假期“恶补式旅游”如何解?  假期“恶补式旅游”带来的烦恼,总的来说,还算是“幸福的烦恼”。一是对旅游业来说,酷暑炎热的季节,原本可能是旅游淡季,如今却因假期“恶补式旅游”转淡季为旺季,近两个月的超长时间可比什么“黄金周”的“含金量”要大
期刊
观众如果看了最近上线的纪录片《人生一串2》,一定会对其中有关某奶制品的片段印象深刻。“想不到什么比这更不适合配烧烤喝的饮料了,每次软广出现,那画面都是无比的违和。”有网友在豆瓣上留言道。暂不论这是商业营销的成功,还是广告植入的失败,但它表现了纪录片领域一个重要趋势,即越来越多作品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载体。人们不禁要问,会营销的纪录片,还是纪录片吗?  走在重庆的街头,只要遇到某某火锅的招牌,必定会看
期刊
你有没有听说,最近那个最最最新的致富路径———炒鞋?  什么“95后小伙儿靠炒鞋在杭州买房”;什么“去年炒币亏钱的人,已经靠炒鞋回本了”;什么“靠炒鞋月入百万实现财富自由”……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脚边的空气都带上了一种好有钱的味道?  “炒鞋”,没有特别高深的学问,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但这差价“差”到多少呢?说出来可能吓到窒息:一双原价一千多元的运动鞋,现在涨到过万元;人气款的球鞋价格暴涨十倍、
期刊
常听到这样的介绍,某某摄影师是搞“唯美”的,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就费解。唯美,仿佛有着极高的指标要求,有统一制式标准。后来慢慢了解到,唯美风,最好要可爱、漂亮、少女心。“唯”字一出,像放了狠话,从初学到老迈,一美了之,别无他想。  因为要唯美,于是再不用言志了,也无须载道。我想说,这么“没心没肺”的标签在打出来的时候,真像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已经注定堕落于虚空。  可能有人说,我就是喜欢甜,惹
期刊
如今的书法展览少有人看,甚至没有人看,即使规格很高的展览,也只限于圈子里热闹一下。即便如此,其中被披露的问题依然很多,找关系,托門子,代笔,暗箱操作和东道主现象等,问题有时还存在于国字号展览,一些挂名展的结果常常更是“听取骂声一片”。这些本不应该有的丑恶现象,任凭如何激烈地批评,说得吐沫子横飞,鸡嘴变成鸭嘴,也无济于事。几乎每次展览都会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展览泛滥成灾,多得让人腻烦
期刊
外国有个段子,说一个人走出故乡到外面淘金,几十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可最后两手空空。回到家乡,突然发现,他家边上就有一座金矿,别人正在开采。  一个叫方朔的朋友就守着这样一座金矿,他的金矿就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方未艾堪称中国现代史上的活化石。东北讲武堂毕业却到哈尔滨当了编辑,最早发表了萧军萧红的作品,他当地下党的时候与杨靖宇、赵一曼这样的民族英雄有过交往。当过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还当
期刊
最近,有兴趣在中纪委的网站上读了一些贪官的忏悔书或检讨书,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无论从思想的“高度”还是文字的水平,这些忏悔或检讨都很一般甚至低下。他们虽已身陷囵圄,却仍然做着官样文章,隔靴搔痒,装模作样,埋怨这个,指责那个,评功摆好,套话连篇。有的字写得太丑,如螃蟹乱爬。不客气地讲,如果我是贪官,写的忏悔书或检讨书决不会比他们差。要知道,这些人都曾是耀武扬威、名噪一时的高官啊!他们在位时所作的报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