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学困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热心关注的特殊群体。为了转化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也得在课堂教学上为他们合理设计问题,从学情方面有针对性的提问,从教学方面科学激发引导,从而全面提高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困生;课堂提问;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72-02
农村中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在我们当今的农村中学,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水平都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比同龄的学生相差明显。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很差,学习的效率也很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缺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更没有充足的信心。他们的行为习惯表现为:语文课堂上精神不集中;有的甚至睡觉;有的开小差;有的课后作业不能认真写;有的甚至根本不写作业或不交作业,惰性很强,有的甚至发展到自暴自弃,干脆不学的地步。
这些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语文学习困难重重,既无学习目标又无学习方法,得过且过。
(2)学习基础差,不爱阅读,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活跃、高效的语文课堂。
(3)学困生有厌学逆反的心理,不愿意参加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沉浸在个人的世界当中。
语文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方法可以说既是一门技术,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好与坏的基本标准,所以语文课堂对学困生提问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提问设计得巧妙可以使学困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以及对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激发。这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设计提问不当,不但对教学无益,而且会使这类学生思维短路,课堂气氛沉静窒息。那么,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困生巧妙设计问题呢?
一、设计悬念式的提问
语文课堂中悬念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备教材,其次備学生,尤其学困生,了解他们储备知识的多少,设计有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专注于课堂,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项羽之死》中,为什么要项羽在乌江自刎?为什么他不听亭长的话,渡过乌江可以保住性命吗?如果他不自杀会东山再起吗?等等。设置这些悬念式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问题
人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不知到知之,由理性到感性,学困生的学习也是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只有由浅入深,才能让他们容易接受,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遵循这一客观规律,课堂提问也要按这样的客观规律来设计问题。如在《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我这样提出问题:(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你在书中还是电视中知道他当过皇帝吗?(2)这首词分有两片?每片写什么内容?(3)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的忧愁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你对作者的感慨有什么看法?作者有这样沉重的忧愁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吗?这样一步步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领悟词的韵律。去欣赏和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学困生”领悟课文的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三、设计问题用激励性的语言
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激励能使思维的扩展,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提问,目的非常明确的,就是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尤其“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激励。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用语时,语言经常用的有:你一定懂得答案的;答得不好不要紧,你放心大胆说;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会说得很流利的;……这些是设计提问前的激励,当然也有提问后激励,比如:答得真完整;你棒极了!真酷!你真的不一般了!学困生一听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的话,肯定会看出,他们的脸上有着甜甜的笑容,满满的自信。这样的语文课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学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所设计的问题立足于文本,实事求是,针对性强
农村中学中的学困生课堂上学习语文思维不太敏捷,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为了课堂气氛的热闹,就漫无边际的乱提一些没多大用处的问题,反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得不偿失。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提问。如在《项羽之死》中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讲到项羽突围时,为什么受到一个农夫的欺骗?项羽作为一名将领,难道他连行军打仗的方向都不懂吗?这样的问题就不必提问了,会适得其反。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项羽偏信这个农夫的假话,是为什么?是为了引出东城快战这一情节吗?是为了突出项羽的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吗?这样那些学困生就轻而易举的回答了,也不会扯到一边。
五、设计有集体参与的提问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有着自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课堂气氛逐渐热闹,学习风气逐渐浓郁,尽管如此,但还有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是不够自信,有些胆怯,所以语文教师设计一些可以集体回答的问题,能跟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又能回答正确,他们不是很有成就感吗?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全员参与成员的问题,每一组都有学习的小组长,由小组长主持,让每一位组员都能回答问题,并由小组长收集形成小组的答案。这样设计的问题,学困生虽然有些被动,但适得其反,能很好的督促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无可否认这是一件好事,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一条有效之路。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为学困生设计问题是教学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对语文学困生设计问题,实际就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探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对学困生适当设计问题,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懂得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成功回答问题,从而把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地向前推进。对语文学困生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积极实践,敢于去做,无论基础怎样的学校和师生,其课堂教学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困生;课堂提问;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72-02
农村中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在我们当今的农村中学,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水平都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比同龄的学生相差明显。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很差,学习的效率也很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缺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更没有充足的信心。他们的行为习惯表现为:语文课堂上精神不集中;有的甚至睡觉;有的开小差;有的课后作业不能认真写;有的甚至根本不写作业或不交作业,惰性很强,有的甚至发展到自暴自弃,干脆不学的地步。
这些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语文学习困难重重,既无学习目标又无学习方法,得过且过。
(2)学习基础差,不爱阅读,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活跃、高效的语文课堂。
(3)学困生有厌学逆反的心理,不愿意参加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沉浸在个人的世界当中。
语文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方法可以说既是一门技术,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好与坏的基本标准,所以语文课堂对学困生提问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提问设计得巧妙可以使学困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以及对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激发。这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设计提问不当,不但对教学无益,而且会使这类学生思维短路,课堂气氛沉静窒息。那么,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困生巧妙设计问题呢?
一、设计悬念式的提问
语文课堂中悬念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备教材,其次備学生,尤其学困生,了解他们储备知识的多少,设计有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专注于课堂,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项羽之死》中,为什么要项羽在乌江自刎?为什么他不听亭长的话,渡过乌江可以保住性命吗?如果他不自杀会东山再起吗?等等。设置这些悬念式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问题
人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不知到知之,由理性到感性,学困生的学习也是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只有由浅入深,才能让他们容易接受,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遵循这一客观规律,课堂提问也要按这样的客观规律来设计问题。如在《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我这样提出问题:(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你在书中还是电视中知道他当过皇帝吗?(2)这首词分有两片?每片写什么内容?(3)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的忧愁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你对作者的感慨有什么看法?作者有这样沉重的忧愁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吗?这样一步步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领悟词的韵律。去欣赏和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学困生”领悟课文的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三、设计问题用激励性的语言
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激励能使思维的扩展,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提问,目的非常明确的,就是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尤其“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激励。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用语时,语言经常用的有:你一定懂得答案的;答得不好不要紧,你放心大胆说;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会说得很流利的;……这些是设计提问前的激励,当然也有提问后激励,比如:答得真完整;你棒极了!真酷!你真的不一般了!学困生一听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的话,肯定会看出,他们的脸上有着甜甜的笑容,满满的自信。这样的语文课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学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所设计的问题立足于文本,实事求是,针对性强
农村中学中的学困生课堂上学习语文思维不太敏捷,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为了课堂气氛的热闹,就漫无边际的乱提一些没多大用处的问题,反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得不偿失。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提问。如在《项羽之死》中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讲到项羽突围时,为什么受到一个农夫的欺骗?项羽作为一名将领,难道他连行军打仗的方向都不懂吗?这样的问题就不必提问了,会适得其反。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项羽偏信这个农夫的假话,是为什么?是为了引出东城快战这一情节吗?是为了突出项羽的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吗?这样那些学困生就轻而易举的回答了,也不会扯到一边。
五、设计有集体参与的提问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有着自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课堂气氛逐渐热闹,学习风气逐渐浓郁,尽管如此,但还有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是不够自信,有些胆怯,所以语文教师设计一些可以集体回答的问题,能跟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又能回答正确,他们不是很有成就感吗?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全员参与成员的问题,每一组都有学习的小组长,由小组长主持,让每一位组员都能回答问题,并由小组长收集形成小组的答案。这样设计的问题,学困生虽然有些被动,但适得其反,能很好的督促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无可否认这是一件好事,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一条有效之路。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为学困生设计问题是教学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对语文学困生设计问题,实际就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探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对学困生适当设计问题,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懂得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成功回答问题,从而把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地向前推进。对语文学困生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积极实践,敢于去做,无论基础怎样的学校和师生,其课堂教学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