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现实”历险与“思想”求索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征途上大步前行,类型蓬勃发展,票房春光无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获得较高认同度的依然是现实主义电影,原因无他,思想取胜。《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暴裂无声》《过春天》《地久天长》《少年的你》等现实主义电影,获得成功的关键是硬核故事和硬核思想,而非视效、奇观等流行物。现实主义电影对国产电影思想大厦的支撑,并不意味着它战无不胜,相反,它一直面临突破传统的内在危机。那么,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当前的语境中,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构建思想和精神的新蓝图?
  首先,是现实主义观念的转变。众所周知,在中国电影史上,教化一直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根本特征,人物或事件的命运逻辑往往被外部惯例如政治、道德、伦理、制度等客观必然所掌控,恰恰与自身的本体论逻辑无关。这必然导致人物塑造的表面化、人性表达的肤浅、事件处理的委曲求全、故事展开的牵强附会,也就必然导致作品思想的贫乏单薄。徐峥新近拍摄的《囧妈》,置情节、事件、人物性格的正常逻辑于不顾,直接将陈旧的道德煽情模式搬运过来,敷衍叙事,强为主题,可谓这一强大传统的无意识显现。《囧妈》生拼硬凑的叙事、苍白的思想、陈旧的价值观,折射出当前中国电影“现实”表达的某种无力。因此,现实主义观念必须从教化传统根深蒂固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展开对鲜活现实情境的关注,回到生命体本身,从社会、道德等外在逻辑回到个体性格逻辑,让人物的行动不为惯例所决定,而为自身的内在情境和内在界限所决定,亦即从教化现实主义转向情境现实主义。这正是《万箭穿心》《暴裂无声》《地久天长》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有思想力量之所在。
  其次,是现实主义内容的深化。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中的“善业”所指向的良知、德行、善、奉献、牺牲等,正是我国现实主义电影中习焉不察的普遍“思想”。正如舍勒对“善”的认识,“善”是有价值秩序的,它具有感性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绝对价值,从而将之与作为自然的实在与超感觉的实在的“善业”区別开来。显然,在对善或真善美的表达中,从“善业”转向“价值”,从固化的概念转向价值秩序,是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內容上走向深化和高级的重要途径。如《无名之辈》中,眼镜和大头助力重度残疾的马嘉祺一死,按照“善业”和教化逻辑,本该是眼镜二人通过诸种“善业”点燃马嘉祺生的信念,此处的处理恰恰相反,遵循的正是舍勒意义上基于身体感受与心灵感受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故其思想的深度远远高于作为自然实在的救人善行。《观音山》中,常月琴在从至亲死亡的暗蚀生命里走出后,依然选择跳崖一死,这恐怕是对“善业”功能习以为常的中国观众最不能理解的结局。常月琴的死超越的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善业”,呼应出舍勒意义上的绝对价值,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感受,也是一种人格性感受。
  再次,是現实主义形态的扩容。旧现实主义总是用是否表现“现实”来衡量一切,拋弃那些看起来不是“现实”的东西,这是阉割和缩小现实主义的教条主义。真正的现实主义不是对世界原封不动的模仿,也不是乌托邦的幻想,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表达这个世界的变更。故现实主义的不断完善必定包含其自身固有形态的扩容,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的联姻,现实主义与类型的结盟等。在当下中国电影中,后一种多有探索,如《烈日灼心》《白日焰火》《暴裂无声》《无名之辈》等,于类型包装中见出“现实”的深度;又如《皮绳上的魂》,不仅用类型杂糅来打造文艺片新形态,更以魔幻与现实主义的结盟来建造思想的多元性,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形态扩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的联姻这一路径则是中国电影的短板,20世纪30年代的《浪淘沙》之所以在时隔50年后,被媒体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正得益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联姻所产生的思想深度;近年来中国电影《钢的琴》《路边野餐》凭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互动,暗示出世界的缺陷并寻求超越,成为颇有深度的现实主义力作。
  就此而言,当前中国电影的“现实”历险与“思想”求索仍在路上,并将一直在路上。
其他文献
我面前摆着1980年第1期和第2期的《名作欣赏》,书页已泛黄,历时已近40年了,但当时触碰到“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书报亭里那么多的图书展露着面容,供人选读、购买,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本刊物。“名作欣赏”四个白色的大字占据封面主要位置,一下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端庄的封面,色调古朴厚重,使“她”在许多轻佻和随意的图书中脱颖而出!翻开来,封二是“一千零一夜”版画插图,封三是唐寅
期刊
孔子之学,高明广大,气象万千,而其根本核心却是一“仁”字,故儒学虽浩瀚无涯,彻上彻下,却可一言以蔽之,曰“仁学”。如果把孔子建构的“仁学”,比作一座骏极于天的巍峨大厦,那么,其赖以拔地而起、卓然挺立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爱”。“孝悌”是“爱”,“忠恕”是“爱”,“仁”当然更是“爱”。“仁”之与“爱”,密不可分,水乳交融,但又有着大小、高下、深浅、厚薄、广狭、久暂之别,需要仔细体察和分辨;而“仁
期刊
一  十一岁之前,我住在一个村庄里,无法想象有地方比县城更远。从我家到县城,四十里,这是我理解的世界的半径。我看过外国人,在电视里,在这台从姑妈家借来的黑白电视里,他们头发卷曲,高鼻深眼,名字长得憋一口气都说不完,穿着可笑的礼服和长裙。看第一眼我就不喜欢,说中国话也不行(他们的确都说中国话,每一集电视剧结束都会出现一长串配音演员的名字)——竟然还有人长这么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围在十四英寸电视
期刊
七  在传统文化的回归中,“戏说历史”的浪潮别有看点。  1979年,香港电影《三笑》在大陆公演,立刻风靡一时。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故事经过香港影星的喜剧演绎,给大陆严肃有余的影坛吹来一股清新空气。到了1993年,香港喜剧明星周星驰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进一步拍出了“无厘头”的风格,居然将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等搞笑创意都汇入了故事情节中,使荒唐与搞笑达到了狂欢的程度,被誉为“后现
期刊
王京芳女士从上海寄来美国项美丽女士编辑的《自由谭》杂志,中、英文两个版本,即将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项美丽英文名字为Emily Habn。1935年,Emily Hahn与姐姐二人来到上海,在一次聚会上她与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相遇。邵洵美才华横溢,精通英语。谈话间,邵洵美当即为她起了“项美丽”这个中文名字。美的欣赏,诗意的语感,缺一不可。与邵洵美的情缘,促使项美丽改变仅仅是来华旅行的计划,姐姐归国,
期刊
三  在讨论“海默三部曲”前,笔者于此欲先从张系国2003年发表的小说《魔鬼的十亿个名字》谈起。笔者以为,该文是串联“城三部曲”与“海默三部曲”的关键作品。在文中,女主人公艾丽思是从“帝国”前往呼回世界的“异议份子”,其目的乃要阻止“帝国”对当地人民造成伤亡。透过艾丽思及其爱人鲍尔之眼,作家写下了“帝国”在呼回世界的暴行与伪善。在小说的第二节,天空飘下了无数的纸鹤型的有声传单,里头传来“帝国”大统
期刊
随着其大多数作品被译介成汉语,生于1965年的“60后”英国批评家、作家詹姆斯·伍德这几年在我国读书界引起的关注,可用“火”来形容。刚刚过去的读书节,我发现2015年翻译出版的《小说机杼》一书在当当网已经处于“到货通知”了,光评论就达3500余条,具体销量,作为外人,就只能想象了。在当下的“阅读环境”下,这对于一本“谈论文学”而非“文学”的严肃著作来说,已经是很难有的“殊荣”了。  在购《小说机杼
期刊
摘要:由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文学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文学欣赏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审美感知力是主体情感协同作用下的“完形感知”;审美想象力是高峰体验催生的特殊创造力;审美理解力是融于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中的不确定性认识,审美体验的瞬间感悟。审美体验是提升文学欣赏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学欣赏能力 提升 审美体验 相互关系 规律  审美现象宣告了“野蛮人进
期刊
艺术性和思想性向来是电影发展中的两难,如果再加上市场性的话,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我觉得,不应该在三者之间制造一种人为的对立,而应该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比如,一部好的电影,可以从任何一种诉求人手,同时寻求三方面之间的平衡。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是一个相当晚近的现象,但这也使得它能够有更多借鉴,甚至少走弯路。对于电影产业,自己只能提一点相当外行的想法。  首先,思想性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也不能只停留在
期刊
夫天地之名,造化为灵。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由是设粉壁,运神情,素屏连隅,山脉溅瀑,首尾相映,项腹相近。丈尺分寸,约有常程,树石云水,俱无正形。树有大小,丛贯孤平。扶疏曲直,耸拔凌亭。乍起伏于柔条,便同文字(下原缺8个字),或难合于破墨,体同异于丹青。隐隐半壁,高潜入冥。插空类剑,陷地如坑。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巨松沁水,喷之蔚荣。裒茂林之幽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