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要养成的好习惯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关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有些教师为了评比,也过于看重考试成绩。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觉得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目前我们身边的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小学,承受着来自各界的压力。教师迫于各个学校或同年级班级之间的评比,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突出。如前几天我们去兄弟学校进行调研活动,恰巧碰到一个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正在抱怨学生写字太差,不按田字格来写。笔者顺势拿起一本作业看了看,确实是有待加强。但是仔细辨认,笔者还是发现了问题。教师一直在抱怨学生字写不好,可是他没有想过,他让学生写的内容,都是只要求认识并不要求书写的二类字,甚至是只要课文中出现的字就要求写。教师为了让学生多识字,考试的时候能够读懂题意,获得高分,采取这类揠苗助长的写字方式,实在是小学识字教学的一个误区。作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手腕力量较小,提笔用笔都较为困难,掌握字的结构更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活动。要求书写的一类字,大多是笔画简单的独体字,学生较为容易掌握,这是以后写一手好字的基础。现在的独体字写不好,以后就别想写好字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一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重,教师这些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也许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些效果,但最终可能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线上。所以小学学习应注重书写规范字,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学生无论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将终身受益。
  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课本是基础,但相对于语文来说,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为语文的概念其实是广之又广的,正可谓是生活处处皆语文。街边的广告牌是语文;人与人的语言交流、书信交流是语文;读书看报,新闻联播也是语文;学习爱自己爱别人,创造美、感受美都是语文。所以语文学习中应该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现在的电视电脑在小学生生活中占用了一定的时间,有些家长甚至为此很伤脑筋,我们不妨动动脑子,变有害为有利。比如在新闻联播中,播音员们都是同行业的佼佼者。我们首先可以学习他们的普通话,学习他们朗读时的语速及情感,即使不是刻意学习,看多了,长期受高水平的熏陶,我们的朗读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再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往往有一些经典的句子,优美又巧妙的修辞,这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网络就更是意义无穷了,尤其对于一些性格偏于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制作贺卡、写封邮件,向老师同学表达问候,这不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吗?现在的家长也注重开阔眼界,假期也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走一走,看一看。如果我们能够在游园观赏,领略大自然山水美景,仰望古代雄伟的人文景观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打发时间,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增长很多的见识。如果回来以后能够写一篇游记,记录一路的见闻感受,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这是难得的语文大课堂,它的效果也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要从小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能使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丰富我们的见识,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语文学习应该养成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名人是不爱读书的,也不会有哪个不爱读书的人会有所作为。即便不成名,也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举止让人感受你的知书达理和风度。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课外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快速成长。在书中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可以择善而从,可以修身正己,所以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勤于读书,还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生活充实。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非常明智的。生活中充满坎坷和风雨,当我们面临困境与磨难的时候,或许会悲观绝望,甚至失去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这时候你是否想到了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其中贝多芬所遭遇的人生苦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所创造的奇迹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正是因为他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没有任何的畏惧与退缩,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贝多芬脾气古怪,没有什么朋友,面对困难总是单枪匹马,奋力应战,一往无前,虽然孤独,但靠着坚毅和勇敢,他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也许正是苦难促进了他的成功。你读到这里的话,是不是也会豁然开朗,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呢?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有句话说,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就是简单易懂而又最有力的证明。最后笔者觉得用朱熹的一句话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读书有三到,为眼到,心到,口到。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做到这三点才是会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
  还要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有句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很多人遵循的读书法则。如果只是泛泛地看,而没有目的,效果不会太好。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见到优美的语句、巧妙的修辞等精妙之处,或是一些名言警句、人生哲理都应该随手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便于自己以后记诵。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就可以像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一样,随意调动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资料。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和同学、老师探讨的地方,也都应该用笔进行标记。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动脑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尽力解决问题,在读书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与人交流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把知识装进大脑,变成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是重中之重,写一手漂亮的字、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具有内涵、气质脱俗,这些都不是一日而就的,应该从小抓起。自古就有,少若天成,习惯如自然的古训。所以语文学习中这些不可或缺的好习惯,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以此来成就辉煌的未来。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出一份好的学案,既是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在紧密结合新目标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设计学案,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如何设计一份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热议的话题之一。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心理学家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
中学班主任在学生转化工作中,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转化思路,依据个性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策略,塑造学生良好性格,使之适应生存环境,规范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力度不断加强.牧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区域间、学校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引起各学校的重
专业情意,是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观需要和能动意识。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指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种专业情意,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具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一批语文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他们之所以取得令人钦佩的语文教育成就,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复杂的工作。爱、严、勤、细,四个字可以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  关键词:严格要求 细心工作 创造氛围  学校中最繁重和最复杂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每个班有每个班的特色,接下来我就把自己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感想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日常班级工作中主要做到“爱、严、勤、细”  (一)“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光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