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险性”的纠缠与厘定

来源 :法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具有各自独立的学术品格,"人身危险性"不能寄居于"社会危害性"之下并被其简单囊括。人身危险性的介入并不排斥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彼此内涵中究竟以行为还是以行为人为中心是界分二者的核心基准。"人身危险性"概念应该得到正本清源的澄清,"人身危险性"这一容易引发歧义的概念应该还原为"社会危险性"。厘清"人身危险性"的概念具有多元化的现实意义,是我们顺利接纳并重新认识其学术价值的理论前提。
其他文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课内阅读毕竟有限,它只是一扇窗,广阔缤纷的世界在课外。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即学生在课本以外的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确定阅读的目标,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实现开拓积累、
作文贵在真,真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生命。而目前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人们往往忽视这最重要的一点。通常,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只注重于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如怎样立意、构思、组材、剪裁等,对于最关键的搜集、积累素材的方法并不重视。学生作文时由于缺少素材,不得不生拼硬凑说假话,导致作文内容严重失真,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由于中考的压力,素质教育只成了一句空话,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某些教师有
中外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繁乱,理解和记忆起来困难重重,下手不得要领。因此,复习历史就要像演奏一首交响乐曲,要协调均衡统一,相互配合,才能纲举目张,系统而全面,深入而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轻松备考。    一重奏:整体把握    首先,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历史就是一部由一个个事件或人物有机串连而成的长链,前后事件、人物之间往往互为因果联系,因而,深入挖掘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