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选文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新课改 创新意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写作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改形势下,创新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正确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得以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1.教育学生要敢于创新。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学生对于老师的话如同圣旨一般,不敢有半点违背。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先让学生认识人生价值,不应只服从于教师或书本。
2.教育学生追求思维个性。教师给学生充分表达自由,但不能重复别人思想,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个性,说别人未说的。
二、精选文题,激发创新欲望
从前我们只讲“上作文课,作文讲评课”,“我布置,你写作”,这种一厢情愿的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只有来自写作的“物”和“意”的召唤,才是最有力的召唤,才能唤醒写作主体的创作欲望。创新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命题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公式化、陈旧化,注意多样化,使命题努力做到新、奇、活、趣,难易适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有时代感、新气息。
三、因势利导,培养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水平训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培养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用于写作,就是要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从而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
如我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写有争论性的作文,组织学生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展开广泛性的争论。
2.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同一题材多角度立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根据“马路上的摩托车、电动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2)变换主题,续写课文。教材中有部分课文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训和意味深长的告诫,学生学习后,想说的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要求他们把心中的话编成故事写下来。如在教学完《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肉被骗走后……》,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立意
四、客观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1.多鼓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喜爱表扬是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赞扬和鼓励往往创造奇迹,因此在作文批改评讲中,必须注重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批阅作文时我一直采用“高分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十分注重批语的鼓励性,如“这几句话写得太精彩了!”“比喻运用真贴切。”“过渡巧妙极了!”等等。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先表扬其作文的优秀之处,再婉转地提出希望:“如能把那一方面写得再生动一些效果会更好。”等等。这样的批语,既含蓄地指出了学生的缺点,又使学生明确了修改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2.多启发。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不必作统一规定,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换一种思维写作。
3.多感悟。感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洞察力,是其对生活的一种独特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思考能力。没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素材,不抓住“源头活水”,并进行筛选、加工、产生感悟,是很难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积累、探究、感悟能力,如能持之以恒,好文章就会层出不穷。
如在以“岁月花絮”为话题的作文写作中,有几位学生写的是“钓龙虾”,有一位学生写法却别出心裁,别的同学只从钓龙虾中感悟到“做事需有耐心”之类,他却能从被钓起的母龙虾如何保护腹下微微蠕动的幼虾这件事上获得独特的感悟:“这小东西,爱子如此情深,斗敌何等勇敢!我怎能破坏和夺去这最美好的情感!于是我连虾带水徐徐倒入水中,丢下钩子,发誓从此不再钓龙虾。”
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而观念更新后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就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作文,让学生张扬思维个性;立意求新,使他们的作文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模式,而更多的是标新立异、追求创新的佳作。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写作都应有创新意识,要大胆超出常规,要与众不同,但绝不是哗众取宠,要放飞想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新课改 创新意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写作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改形势下,创新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正确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得以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1.教育学生要敢于创新。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学生对于老师的话如同圣旨一般,不敢有半点违背。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先让学生认识人生价值,不应只服从于教师或书本。
2.教育学生追求思维个性。教师给学生充分表达自由,但不能重复别人思想,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个性,说别人未说的。
二、精选文题,激发创新欲望
从前我们只讲“上作文课,作文讲评课”,“我布置,你写作”,这种一厢情愿的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只有来自写作的“物”和“意”的召唤,才是最有力的召唤,才能唤醒写作主体的创作欲望。创新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命题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公式化、陈旧化,注意多样化,使命题努力做到新、奇、活、趣,难易适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有时代感、新气息。
三、因势利导,培养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水平训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培养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用于写作,就是要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从而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
如我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写有争论性的作文,组织学生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展开广泛性的争论。
2.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同一题材多角度立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根据“马路上的摩托车、电动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2)变换主题,续写课文。教材中有部分课文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训和意味深长的告诫,学生学习后,想说的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要求他们把心中的话编成故事写下来。如在教学完《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肉被骗走后……》,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多角度立意
四、客观评价,鼓励创新行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1.多鼓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喜爱表扬是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赞扬和鼓励往往创造奇迹,因此在作文批改评讲中,必须注重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批阅作文时我一直采用“高分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十分注重批语的鼓励性,如“这几句话写得太精彩了!”“比喻运用真贴切。”“过渡巧妙极了!”等等。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先表扬其作文的优秀之处,再婉转地提出希望:“如能把那一方面写得再生动一些效果会更好。”等等。这样的批语,既含蓄地指出了学生的缺点,又使学生明确了修改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2.多启发。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不必作统一规定,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换一种思维写作。
3.多感悟。感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洞察力,是其对生活的一种独特感受能力和对生活的思考能力。没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素材,不抓住“源头活水”,并进行筛选、加工、产生感悟,是很难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积累、探究、感悟能力,如能持之以恒,好文章就会层出不穷。
如在以“岁月花絮”为话题的作文写作中,有几位学生写的是“钓龙虾”,有一位学生写法却别出心裁,别的同学只从钓龙虾中感悟到“做事需有耐心”之类,他却能从被钓起的母龙虾如何保护腹下微微蠕动的幼虾这件事上获得独特的感悟:“这小东西,爱子如此情深,斗敌何等勇敢!我怎能破坏和夺去这最美好的情感!于是我连虾带水徐徐倒入水中,丢下钩子,发誓从此不再钓龙虾。”
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而观念更新后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就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作文,让学生张扬思维个性;立意求新,使他们的作文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模式,而更多的是标新立异、追求创新的佳作。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写作都应有创新意识,要大胆超出常规,要与众不同,但绝不是哗众取宠,要放飞想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