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图书馆界的革命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拟图书馆作为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该文对其作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其特征、实现技术及相关服务应用。
  关键词:虚拟图书 馆虚拟现实技术 特征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88-02
  
  在这个崭新的21世纪,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资源共享化,传统实体书早已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电子数字图书应运而生。相关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的数字出版市场到今天,经历了辉煌的10年发展,跨过了低谷,从2009年开始井喷式发展。而我国的电子图书从2001年开始起步,到2009年电子图书用户数为10100、万人,首次破亿。事实证明,传统图书的产业革命已势在必行。
  与之相呼应的是:以传统图书、文献资料等为基础运作的传统图书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馆藏量的限制,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而虚拟图书馆作为一种崭新的图书馆模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1 虚拟图书馆的概念
  
  美国人卡耶在1992年较早地给出了虚拟图书馆这一术语的概念,他指出虚拟图书馆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由此,虚拟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只能利用现有的馆藏资源及地域的界限,它不是一个物体存在的实体,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动态搜集共享的方式。即虚拟图书馆只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图书馆形态。
  虚拟图书馆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或学科专业,利用Inter-net。搜集网络中的相关信息、文献资源等,鉴定核实后,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编排及系统组织,使之能够被检索、浏览和链接,并为特定用户群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因此,虚拟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使用网络将全世界的网络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拓展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它除了具备传统图书馆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功能外,还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网络用户的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的功能。应该说虚拟图书馆的诞生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专业信息的需求。
  
  2 虚拟图书馆的特征
  
  网络是虚拟图书馆最重要的传播载体,正是虚拟图书馆的这一特质,形成了它独有的特点。
  2.1 信息资源数字化,不再受物理空间限制
  虚拟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原有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储,从而扩展了传统图书馆以纸质文献为主要载体的馆藏形式,虚拟图书馆的“馆藏”不仅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如磁盘、光盘、磁带等),还包括不同的信息类型(如书目信息、全文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等)。因此,虚拟图书馆将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它们所能收藏的书刊文献等资料的数量也就没有空间制约。
  在人类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由于没有妥善的保存方法都遗失了,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而数字化存储方式,很好地保护了这些珍贵的信息资源。
  2.2 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不再受地域限制
  虚拟图书馆本质上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而用传统的检索方法,用户往往要有在众多索引条目前花费过多时间,还难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而虚拟图书馆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与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通过优化的数据库界面,快速、准确地检索到用户所需的相关信息。
  虚拟图书馆还通过网络实现了本地和异地的资源共享,并可及时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更新。用户的阅读空间从此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连接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用户就可以在任意地点登录虚拟图书馆,浏览馆藏信息资源。
  2.3 图书馆操作的计算机化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图书馆管理员去完成一些手工操作,例如统计书目、整理和修补书籍等。而在虚拟图书馆时代,所有的信息访问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综上这些操作就会消失,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图书馆中图书破损、遗失、逾期不还等各种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图书馆就完全摆脱了手工操作,虚拟图书馆中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别、分类及存储等操作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
  
  3 虚拟图书馆的实现技术
  
  3.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图书馆其实就是虚拟化的图书馆镜像,它通过计算机虚构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和环境,以逼真虚拟环境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图书馆一样的虚构的无建筑图书馆。而要实现感观上的逼真虚拟图书馆,就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英文名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I)多感知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出人在现实世界的感知功能,例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理论上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人体器官所有感观功能,使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2)沉浸性:又称存在感或临场感。它是指用户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的真实程度。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用户使用相关交互设备;如头盔、触摸杆、仓体等,由计算机记录人的位置移动及生理感知的变化,结合虚拟环境,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用户的所有动作与行为都会作用到虚拟环境中的相关物体上,让人真假难辨。
  (3)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例如,我们在虚拟图书馆中查询到相关书刊,进行翻阅时,就真有一种手触书页进行翻阅的感觉。
  (4)自主性:是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物理定律动作的程度。例如,当球被抛起后,最终会依据某种轨迹落下。
  
  4 虚拟图书馆的服务及应用
  
  总体而言,虚拟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是信息搜集和信息组织,由此衍生的服务项目有:
  (1)建造虚拟图书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一个逼真的图书馆环境,既可以方便新用户尽快熟悉图书馆环境和使用规范,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提供网络信息检索共享服务。虚拟图书馆依托各种数字化的特种馆藏,联机数据库系统及丰富的因特网文献资源,提供包括公共联机目录检索、自建数据库检索、网上资源库检索和网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统一跨库检索服务。可以说,虚拟图书馆是比一般的搜索引擎更有效、更专业的一种检索方式。用户就如同拥有了一个大型文献资料库一般。但要实现资源的共知共享,就必须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的机构协同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共同参与开发。在这一前提下,既可保证资源的有效共享,又可避免重复劳动造成的浪费。
  (3)提供联机咨询服务。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仅仅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虚拟图书馆提供了联机咨询服务。这就要求虚拟图书馆工作人员兼顾用户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与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满足用户咨询服务要求等形式,帮助引导用户获取更为精细的信息。
  (4)开展各类远程教育、研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我国很多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均开展了利用虚拟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活动。用户通过远程访问虚拟图书馆,可阅览所需的CD课件、教学资料等数字资源,并可参与网络公开教学活动。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共同讨论交流学习。通过这种运作模式,大大拓展了知识的传播途径和效率。
  
  5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即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共享。它为我国文化信息资源的保存、管理、传播,作为了突出贡献。也是人们熟悉的一种高效信息检索模式。但模拟现实环境,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游览图书馆的技术尚未普及和成熟。仅管如此,虚拟图书馆作为一种利用Internet的信息服务工具,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方便地获取信息的手段,它同时也指明了当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虚拟阶段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听,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比较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2):9-10
  [2]苏东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29(7):98·101,
  [3]张丹丹,王冰,孙玲,虚拟图书馆的概念界定及其类型[J],图书馆论坛,2009,29(3):59-61
其他文献
芦荟是百合生草本植物,作为药用植物已有几千年历史。蒽醌类物质是芦荟的药用成分之一。这些成分和多糖共同协作,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艾滋的作用。因此,芦荟保健食品已备受关注。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正经历着从青少年的不成熟向成年人的成熟心理过度,在这段期间,多种压力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 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7-02    当前,社
期刊
摘要:内观疗法是目前日本广泛开展的心理治疗方法。结合案例讨论内观疗法对芒乔森氏综合症、人格障碍、酒精依赖、强迫症、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等症状良好治疗作用。  关键词:内观疗法 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8-02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introspective therapy)是日本心理学家吉木伊信于19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各中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介绍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一种温度测量及报警电路,该电路采用DS18820作为温度监测元件,测量范围0℃~+100℃,使用LED模块显示,能设置温度报警上下限。详细给出了软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该电路设计新颖、功能强大、结构简单,在数字、智能化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温度测量 DS18820 
期刊
摘要:以地表水环境为主题对象,介绍其质量监测、评价和处理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福建省九龙江水环境实践分析案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线性生态地表水环境管理框架。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评价处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24-05    1引言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水是生物体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生存的必要资源支撑,在生
期刊
摘要:等离子体弧清洗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清洗技术,它利用等离子弧能量将模具表面的污垢去除,达到绿色清洗的目的。文章利用ANsYs软件模拟了等离子体清洗模具过程中模具表面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利用传热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等离子体弧与待清洗工件间的三维热力耦合模型,并对等离子体弧清洗污染物的能量耦合作用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为等离子体弧清洗模具过程中实验参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1 引言    镜头边界检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视频序列的帧间差异来寻找镜头边界变化的规律。基于直方图方法不使用像素位置信息,只是考虑像素亮度和颜色的统计值,这样就降低对噪声和运动的敏感性,是目前最常用的镜头检测方法。
期刊
摘要:研究了双环戊二烯气,液相解聚工艺,用工业装置进行了解聚试验,试验表明:将闪蒸技术与双环中温液相解聚工艺相结合,发挥了气相、液相解聚各自的优势,提高了解聚的速度及收率。在单次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产品纯度超过96%。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的过去,许多大型房地产公司加强开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管理流程为例,阐述了如何应用WBS的方法对该房地产公司的现有流程进行梳理、改进,以便更好地对房地产开发流程进行管理。从方法概述、流程建设必要性分析、流程建设程序及效果预测这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WBS 房地产 流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发放问卷,从就业求助对象选择影响因素如性别、家庭收入、生源地等,及职业指导需求展开调查,得出结论:当就业遇到问题时,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求助于父母或亲友,其中女生比例较男生要高,家庭条件越好的学生更加愿意在就业求助时首选父母;此外,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就业帮助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信息发布与招聘会”、“就业政策与形式分析”等。  关键词:高职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