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存在不合理的基础地基施工,出现了一定的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基础工程质最缺陷与事故。故本文从规划设计、监督管理、因素规范、一般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一、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规划设计
建筑工程,规划先行。 对于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工作来说,同样需要全面做好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等工作。从规划设计阶段即加强基础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重点加强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全面准备好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所需要各种各样的原材物料,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设计有关规定编制完善基础质量控制措施。坚持实行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负责制,明确专门的基础质量控制负责人,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完善、规范科学的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施工体制机制。
将原材料采购环节前移至基础质量控制规划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工程整体规划设计规定的原材料市场价格,以及原材料需要使用的数量。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水泥标号、钢筋型号等基础环节入手,确保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在高质量的环境下推进。 对于所有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一律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引入, 成立专门的项目部具体负责原材料的引进、筛选、比较、鉴别和审核等事项,确保原材料供应厂家的优胜劣汰。 对于已经中标的厂家的货物也要建立必要的抽检制度,不仅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更要加强原材料的理化检验等步骤。
二、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监督管理
全面健全完善施工单位的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全面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 这是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施工单位要积极采取全过程施工质量监控、建筑施工过程记录、全方位施工监督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进一步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操作层面的规范化建设, 注重发挥施工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对于危险作业、违规作业要及时纠正,确保将施工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实行施工责任层级推进制度,即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时前一道施工质量检查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有效保障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对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设备更要严格要求、全面管理,动态检查每一个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 每天施工任务结束时需要全面检查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严格符合从业资格,坚持持证上岗,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的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场作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操作规程作业。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因素规范
对于提升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建议全面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員、监督人员等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重点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标准、施工材料搭配、施工设备操作、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过程监督等各要素,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重要作用。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发因素和特殊阶段,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选择专业队伍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工程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全面加强对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检验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严格标准,严格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确保施工质量。
四、常用的地基建设措施的品质控制方法
4.1 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一步骤关乎到整体活动是否可以有效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方要结合试夯来明确夯点的方位。 第二,在进行强夯活动之前的时候要使用推土设备进行二次预压,当场地顺畅之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 0.5-2.0m 中(粗)砂或砂石垫层 ,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 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 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 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 当完成末次夯击之后,要用低能量进行一次,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最好是用小锤进行。 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确保位置精准,要将坑中的水分排放干净。 当处理的地区水分太多时,通常是先铺上一层沙石然后夯击处理 。 当进行完夯击后,应该用新的土壤对坑进行处理,然后尽心后续的活动。
4.2 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第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人员负责记录详细的钻孔状态。 第二,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 厚的不加固土层, 目的是为了防止浆液冒出来,如果情况特殊 ,最好是使用素土进行 。 第三,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 0.8-1.0MPa(终)范围内。 在加固土的时候,通常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法来开展的 ,当徒弟渗透性伴着尺寸的加大而变大的时候,要按照相反地方式来开展 。 当相邻的涂层之间的土质存在差异的时候,要先处理渗透指标高的。 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 、孔径 、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而且要把检查的数据和相关工作者的数据进行比对。 再者,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防止发生漏孔的状况。 除此之外,如果发生了地面或者是其周围的委托发生形变的话,不应在进行灌注活动,要查找原因,然后对数值进行调整。
五、基础建设中常见不利现象的应对方法
5.1 基础轴线发生偏离应对方法。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 该问题通常出现在项目的内横墙中,就会导致墙体以及基础出现压力,导致综合的性能受到影响。
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 ,要有专门的应对方法,以防槽边堆土以及别的活动的时候发生撞击而导致问题。 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桃,龙门板拉通线时,要和中心桩核对。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到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 ,最好不要在中心桩间放置土料。 在进行挖榴活动的时候要用砖盖上,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找寻,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来查看中心桩有没有存在位置变动的现象。 为防止因砌筑基础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轴线位移,需要当基础地方砌筑完成之后,再次进行核对工作,而且要将新定的轴线当成是标准,进而对直墙处进行处理。
5.2 基础标高不准确应对方法。
要对基础层的高度进行认真地控制,要掌控在许可的范围之中。 在砌筑之前的时候,要统一对高度进行核对,如果部分太低的地方可以使用细石等处理。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 方术或钢筋制作。 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通常是按照两面挂线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确保方向。
六、总结
众所周知,不论是何种规模亦或是形式的建筑,其存在少不了必要的条件,基础以及地基。 如果它们的品质控制不好,必然会对整个项目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当今工作的重点就是要认真地研究措施,切实提升地基以及基础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庞德安.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
[2] 宋兆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2)
【关键词】 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一、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规划设计
建筑工程,规划先行。 对于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工作来说,同样需要全面做好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等工作。从规划设计阶段即加强基础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重点加强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全面准备好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所需要各种各样的原材物料,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设计有关规定编制完善基础质量控制措施。坚持实行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负责制,明确专门的基础质量控制负责人,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完善、规范科学的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施工体制机制。
将原材料采购环节前移至基础质量控制规划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工程整体规划设计规定的原材料市场价格,以及原材料需要使用的数量。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水泥标号、钢筋型号等基础环节入手,确保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在高质量的环境下推进。 对于所有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一律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引入, 成立专门的项目部具体负责原材料的引进、筛选、比较、鉴别和审核等事项,确保原材料供应厂家的优胜劣汰。 对于已经中标的厂家的货物也要建立必要的抽检制度,不仅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更要加强原材料的理化检验等步骤。
二、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监督管理
全面健全完善施工单位的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全面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 这是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施工单位要积极采取全过程施工质量监控、建筑施工过程记录、全方位施工监督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进一步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操作层面的规范化建设, 注重发挥施工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对于危险作业、违规作业要及时纠正,确保将施工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实行施工责任层级推进制度,即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时前一道施工质量检查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有效保障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对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设备更要严格要求、全面管理,动态检查每一个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 每天施工任务结束时需要全面检查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严格符合从业资格,坚持持证上岗,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的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场作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操作规程作业。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因素规范
对于提升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建议全面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員、监督人员等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重点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标准、施工材料搭配、施工设备操作、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过程监督等各要素,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重要作用。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发因素和特殊阶段,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选择专业队伍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工程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全面加强对于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检验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严格标准,严格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确保施工质量。
四、常用的地基建设措施的品质控制方法
4.1 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一步骤关乎到整体活动是否可以有效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方要结合试夯来明确夯点的方位。 第二,在进行强夯活动之前的时候要使用推土设备进行二次预压,当场地顺畅之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 0.5-2.0m 中(粗)砂或砂石垫层 ,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 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 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 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 当完成末次夯击之后,要用低能量进行一次,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最好是用小锤进行。 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确保位置精准,要将坑中的水分排放干净。 当处理的地区水分太多时,通常是先铺上一层沙石然后夯击处理 。 当进行完夯击后,应该用新的土壤对坑进行处理,然后尽心后续的活动。
4.2 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第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人员负责记录详细的钻孔状态。 第二,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 厚的不加固土层, 目的是为了防止浆液冒出来,如果情况特殊 ,最好是使用素土进行 。 第三,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 0.8-1.0MPa(终)范围内。 在加固土的时候,通常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法来开展的 ,当徒弟渗透性伴着尺寸的加大而变大的时候,要按照相反地方式来开展 。 当相邻的涂层之间的土质存在差异的时候,要先处理渗透指标高的。 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 、孔径 、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而且要把检查的数据和相关工作者的数据进行比对。 再者,及时在编好号的孔位平面图上对已注浆孔进行标记并注明钻孔日期,防止发生漏孔的状况。 除此之外,如果发生了地面或者是其周围的委托发生形变的话,不应在进行灌注活动,要查找原因,然后对数值进行调整。
五、基础建设中常见不利现象的应对方法
5.1 基础轴线发生偏离应对方法。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 该问题通常出现在项目的内横墙中,就会导致墙体以及基础出现压力,导致综合的性能受到影响。
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 ,要有专门的应对方法,以防槽边堆土以及别的活动的时候发生撞击而导致问题。 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桃,龙门板拉通线时,要和中心桩核对。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到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 ,最好不要在中心桩间放置土料。 在进行挖榴活动的时候要用砖盖上,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找寻,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来查看中心桩有没有存在位置变动的现象。 为防止因砌筑基础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轴线位移,需要当基础地方砌筑完成之后,再次进行核对工作,而且要将新定的轴线当成是标准,进而对直墙处进行处理。
5.2 基础标高不准确应对方法。
要对基础层的高度进行认真地控制,要掌控在许可的范围之中。 在砌筑之前的时候,要统一对高度进行核对,如果部分太低的地方可以使用细石等处理。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 方术或钢筋制作。 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通常是按照两面挂线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确保方向。
六、总结
众所周知,不论是何种规模亦或是形式的建筑,其存在少不了必要的条件,基础以及地基。 如果它们的品质控制不好,必然会对整个项目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当今工作的重点就是要认真地研究措施,切实提升地基以及基础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庞德安. 浅谈地基基础缺陷处理及地基加固[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
[2] 宋兆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