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字是十分基础的部分,它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所以说,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通用的汉语言文字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还有提升和进步的空间。文章将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出具体的措施对策,以促进其未来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对策
引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汉语言文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它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体现,更加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在现今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文化逐渐兴盛起来,它正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各种网络用语不断涌现出来,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语之外,也给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提出了挑战。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文化的传承,还会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困扰。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层次不清晰
我国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就会出现各种方言。此外,人员的流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某些地区的人员比较复杂,这也使得语言的规范化难以控制。比如工作以及学习环境的差异,都会给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带来影响。这就会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普通话和方言交叉使用的情况,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下,对文字理解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使用层次的不清楚,最终都会影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
2、没有明确界定汉语言文字规范的内涵
有学者讲到,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就是普通话的使用要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把普通话的标准明确规定出来,让人们共同学会使用它,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最终目的。现代汉语语法专家教授吕冀平提出:“作为一个术语,‘语言规范’指的是语言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所提供的能正确表达而又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语言形式。”这些观点分别从民族共同语言统一与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诠释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此外,还有一些较为权威的不同观点,可见,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涵仍未明确。
3、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加强
汉语言文字的构成有着结构性以及规律性的特点,所以说,要实现汉语言文字的真正规范化,就要对汉语系统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掌握汉语的层次与特点,进而促进汉语言文字的系统性规范化发展。系统具有相似性、自组织性、稳定性、突变型、目的性、开放性、层次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蕴含优化演化律、涨落有序律、竞争协同律、信息反馈律以及结构功能相关律等基本规律。然而,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系统研究仍不够深入,有待完善。
4、汉语言文字当做错别字和火星文字泛滥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这种情况阻碍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开展。比如在日常的阅读当中经常出现的“已”和“己”,它们从字形上面来看是十分接近的,就使得人们在平时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用错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火星文字以及网络用语。这些文字给人们的日常交流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得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确切含义。像使用比较多的“杯具”、“蓝瘦”、“香菇”等等。这些词从字面上难以理解,而且其真正含义与字面意思差别很大,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
5、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覆盖范围有待扩大
语言文字是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说,在进行汉语言文字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中大部分人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而且各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方言类别,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汉语言文字规范化还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所有的受众人群,其规范化进程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二、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策研究
1、在大范围上建设,强化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对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其在过去采取单一的工作模式,这使得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取得的效果非常小,为此,在今后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我国的有关部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强宣传方式、开展多种宣传模式等实现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一步工作。而在宣传方式上,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模式,这种宣传模式覆蓋的范围较小,在宣传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较大,取得的效果较小。
2、加大宣传力度,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营造氛围
采取有效的措施向大众宣传国家关于汉语言文字规范政策以及各种规范标准,比如说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知识,从而形成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良好环境,增强广大群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网络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措施
当前的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程度非常高的世界,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将自身在生活工作中的身份进行隐瞒,从而更加开放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以及意见等。因此,在进行网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中,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和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对其中的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限制,像通过输入法对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进行禁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不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传播,促进网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此外,还有各种网络限制等,通过这些手段能够大大遏制网络不规范汉语言文字问题的出现。
4、建立健全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
首先,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学校应当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普通话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授课。其次,相关部门应当规范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加强对各级语言文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优化普通话培训测试制度,科学、有效地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再次,相关部门应当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法规章程,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普通话水平城市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将普通话达标作为师范类院校与专业学生的毕业条件之一,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娟,姜珊.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7(1)
[2]潘丽.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J].成功(教育),2013(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对策
引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汉语言文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它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体现,更加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在现今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文化逐渐兴盛起来,它正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各种网络用语不断涌现出来,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语之外,也给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提出了挑战。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文化的传承,还会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困扰。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层次不清晰
我国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就会出现各种方言。此外,人员的流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某些地区的人员比较复杂,这也使得语言的规范化难以控制。比如工作以及学习环境的差异,都会给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带来影响。这就会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普通话和方言交叉使用的情况,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下,对文字理解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使用层次的不清楚,最终都会影响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
2、没有明确界定汉语言文字规范的内涵
有学者讲到,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就是普通话的使用要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把普通话的标准明确规定出来,让人们共同学会使用它,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最终目的。现代汉语语法专家教授吕冀平提出:“作为一个术语,‘语言规范’指的是语言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所提供的能正确表达而又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语言形式。”这些观点分别从民族共同语言统一与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诠释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此外,还有一些较为权威的不同观点,可见,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涵仍未明确。
3、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加强
汉语言文字的构成有着结构性以及规律性的特点,所以说,要实现汉语言文字的真正规范化,就要对汉语系统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掌握汉语的层次与特点,进而促进汉语言文字的系统性规范化发展。系统具有相似性、自组织性、稳定性、突变型、目的性、开放性、层次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蕴含优化演化律、涨落有序律、竞争协同律、信息反馈律以及结构功能相关律等基本规律。然而,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系统研究仍不够深入,有待完善。
4、汉语言文字当做错别字和火星文字泛滥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错别字,这种情况阻碍了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开展。比如在日常的阅读当中经常出现的“已”和“己”,它们从字形上面来看是十分接近的,就使得人们在平时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用错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火星文字以及网络用语。这些文字给人们的日常交流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得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确切含义。像使用比较多的“杯具”、“蓝瘦”、“香菇”等等。这些词从字面上难以理解,而且其真正含义与字面意思差别很大,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
5、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覆盖范围有待扩大
语言文字是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说,在进行汉语言文字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中大部分人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而且各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方言类别,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汉语言文字规范化还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所有的受众人群,其规范化进程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二、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策研究
1、在大范围上建设,强化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对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其在过去采取单一的工作模式,这使得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取得的效果非常小,为此,在今后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我国的有关部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强宣传方式、开展多种宣传模式等实现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一步工作。而在宣传方式上,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模式,这种宣传模式覆蓋的范围较小,在宣传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较大,取得的效果较小。
2、加大宣传力度,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营造氛围
采取有效的措施向大众宣传国家关于汉语言文字规范政策以及各种规范标准,比如说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知识,从而形成汉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良好环境,增强广大群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网络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措施
当前的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程度非常高的世界,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将自身在生活工作中的身份进行隐瞒,从而更加开放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以及意见等。因此,在进行网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中,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和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对其中的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限制,像通过输入法对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不规范化汉语言文字进行禁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不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传播,促进网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此外,还有各种网络限制等,通过这些手段能够大大遏制网络不规范汉语言文字问题的出现。
4、建立健全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
首先,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学校应当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普通话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授课。其次,相关部门应当规范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加强对各级语言文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优化普通话培训测试制度,科学、有效地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再次,相关部门应当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法规章程,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普通话水平城市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将普通话达标作为师范类院校与专业学生的毕业条件之一,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娟,姜珊.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7(1)
[2]潘丽.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J].成功(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