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某地热试验项目U型深埋管换热研究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利用移动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同心套管式地埋管的取热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恢复期间地温场的变化进行计算。
  关键词:U型深埋管;取热量;换热规律
  本试验采用的是中深层地埋管“取热不取水”技术,通过利用钻井技术向地下中深层岩层钻井,下入高效换热管,将低温流体介质注入到取热管(井)中,把地层深处的地热能传递给管内低温流体使之升温,管内与管外流体只存在热交换而不存在质交换。利用此技术,可以避免开采地下热水,防止地下水资源浪费与随意排放,不产生污染物,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1 取热井热力计算模型
  对于中深层地热能开发,通常埋管所处的岩层结构为非均质、温度场为非均匀分布,不能像浅层土壤源热泵埋管换热那样被简化为一维问题。为此,数值模拟计算采用移动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对井下换热器展开计算,具体模型设置与计算方法如下。
  2.深埋管取热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利用先进的移动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对地埋管的换热量与地温场的改变进行计算。
  2.1U型水平对接管计算结果
  采用试验井的测井温度数据,对井深2500 m U型水平对接管进行模拟计算。
  (1)地热井取热量随工作时间变化情况
  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地热井的取热量呈现下降趋势。从图2-1、图2-2则可以看出,在满负荷工作初期,地热井的取热量大但下降速度快,而到工作中、后期其取热量变小且变化速度趋于平缓。因此,为了能更客观地表现地热井的取热能力,我们选择地热井取热量变化率小于0.5%时的计算值作为地热井取热能力的评价依据,并以此值进行相关方案的设计。
  (2)不同工况下地热井换热计算结果
  图2-3~2-4分别给出了不同工质流量/入口水温下,U型水平对接管出口水温和换热功率与入口水温/工质流量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工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U型水平对接管的出口水温随入口水温的增大而近乎线性增加,换热功率却随入口水温的增大而近乎线性减小。当入口水温一定时,随工质流量的增加,U型水平对接管的出口水温将减小,且减小速率降低;U型水平对接管的换热功率则随之而增大,但其增大速率降低。
  由于中深层埋管内水的温度变化较小,密度变化可忽略不计,因此由于重力影响导致的沿程损失可以忽略。
  (3)停止供暖后地温恢复分析
  通过建立中深层地热能岩石三维传热数值模型,分析了一个取暖季停止供暖后,地下紧邻水泥环的地层温度随着时间变化规律。如图2-7是地下2500m深处紧邻水泥环的地层温度随着时间变化图。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取暖季后,紧邻水泥环的地层温度初始恢复快,后期恢复慢。运行一年后,2500米深处地层温度由供热季结束时的30.23℃升温恢復到76.1℃,相对于初始地温状态81℃,大约下降4.9 ℃,地温的恢复率为92.2%。而除下降管2500米深处之外,地温的恢复率均大于97%。
  (4)地层导热系数对地热井换热效果的影响
  根据关中盆地共获得的实测岩石热导率数据,由浅到深热导率始终在1.5-2.4 W/(m?K)之间,且砂岩、泥岩热导率相差不大。故此,在测得的热导率数据范围内,我们对不同地层导热系数(即岩石热导率)下,入口水温15℃、工质流量为40 m3/h时U型水平对接管的换热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
  由于欠缺本项目钻井地区地层实际的热导率值,在计算中,均采用平均值2.294 W/(m·K)作为地层导热系数进行。
  (5)U型井水平段换热效果分析
  当水平段长度增加1000 m后,工作121天时,其出口水温较之为增加长度前的高2.7℃,总换热功率较增加长度前的大0.125 MW,而水平段对总换热功率的贡献也由16%增长至与下降段接近的35%。可见,只要水平段出口流体温度低于地层温度,有效增加水平段的换热面积确实对提高U型水平对接管的取热能力有较大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缝洞组合类型复杂、连通方式多样以及油水关系复杂等特征[1-2],随着油田开发,油藏整体能量下降,注水是补充能量,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但注水失效井比例逐年增大,极大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对其有效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注水失效井失效原因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失效原因油井类型结合生产过程中动静态特征,总结出注水失效井的挖潜对策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分类治理
期刊
摘要:企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要应对来自外部的经济与社会压力,另一方面又要解决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过程的问题,其中,HSSE管理体系成为提高企业效率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而近年来,HSSE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操作和道德上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引入企业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以全新视角重新思考问题。虽然企业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并非万能,但依旧可以帮助企业提升HSSE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应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作为其重要的内容,对建筑工程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证其科学性,对各个工序的造价进行科学的判断,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目前,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发展。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是在钻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实施的,能够有效的提高定向井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就能不断的提高定向井的施工质量标准,更好的保障油田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  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卡钻的现象,因此结合配套技术,对定向井下套管技术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使用下套管扶正技术,避免施工过程中
期刊
摘要:油田联合站主要工作是实现原油中油、水、气三相分离,为提高油田联合站工作效率,需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以此保证生产高效运行。基于此,本文对油田联合站自动化监测技术使用分析,并且提出油田联合站设备自动化改造措施,希望能帮助油田联合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  关键词:油田联合站;自动化监测技术;设备  前言  石油生产关系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石油生产自动化建设非常重要。特别是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构建油田联
期刊
摘要:输油管道节能工艺技术是在响应石油企业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本文主要介绍从输油设备单体泵和加热炉的节能技术到输油系统工艺的节能技术。在输油生产工艺中介绍了从“泵到泵”的密闭输油工艺、先炉后泵的加热输油工艺节能技术。  关键词:输油管道;节能;技术  前言  降本增效理念的提出关乎于石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节约能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战略依据,并标
期刊
摘要:通过对第三天然气处理厂污水预处理、甲醇回收、回注系统、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分析,了解掌握各种水的水质特点、离子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结垢的种类、含量等,找出产生结垢、腐蚀的内因和结垢、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各种试验,筛选评价出性能优良的、适合第三天然气处理厂各种污水水质特点的预处理剂和缓蚀阻垢剂然后再根据目前现场处理工艺条件、水质特点和运行条件,确定出一种最佳的缓蚀阻垢方案和工艺,确保各系统平
期刊
摘要: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技术措施的应用,保证油田达到最佳的产能指标,更好地完成油田生产任务。对采油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选择最适宜的采油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油田的生产能力,降低油田生产的各种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技术措施;优化  1 引言  当油田开发进入到后期阶段时,对采油工程技术措施加以优化,调整油井的举升方式,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只有这样做才能
期刊
摘要:TGO是一个专门处理Trimble全球定位系统中野外测量数据的专用软件,通过TGO软件的不断应用和实践,发现了TGO软件中所具备的插入功能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丛式井井口坐标的推算当中,利TGO方式进行推算和蚁群算法相比较更加方便快捷、直观,另外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推算的结果准确度较高。本文通过对TGO软件以及丛式井进行简单概述,同时深入阐述了如何利用TGO来推算丛式井的井口坐标,以期对有此需要的工作
期刊
摘要:M油藏为一构造岩性油藏,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及席状砂沉积。受储集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高渗条带发育影响,注入水沿高渗层窜进,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递减大,稳产难度大。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储集层渗流规律、精细隔夹层、储集层非均质性等地质研究。利用研究成果分析油藏水驱油规律,明确了油藏含水上升过快的地质因素。根据油藏特征,对隔夹层发育区域实施小层分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