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使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能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成为受外贸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调查小组于2008年3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浙江省23家外贸企业进行了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并对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由调查小组到外贸企业实地发放、回收。调查内容的设计、被调查者的构成、调查样本的选取都比较合理。
调查的内容 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地址、企业类型、企业性质等;第二部分是调查的主体内容,设计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所适应的岗位、外贸企业近几年及未来几年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等问题,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问答题题型。
被调查的对象 在23份问卷中,被调查者主要为外贸企业负责人(占43.5%)、企业外贸业务部门负责人(43.5%)和外贸业务骨干(13.0%)。被调查的对象普遍素质较高,对企业国际贸易人才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有比较客观和深刻的认识,注重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较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也是企业国际贸易人才引进和考核的主要决策者。
调查的样本 由于宁波、杭州、绍兴是浙江省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三大城市,其进出口额位居全省的前三位,三个城市的进出口总额是全省的65%。所以,我们在选择被调查的外贸企业时,主要选择这三个城市的企业。其中杭州10家,宁波8家,绍兴5家。又由于浙江省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大省,在目前全省30多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5%,提供的外贸出口已占到全省70%,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的35%。按企业性质,选取的样本中有国有企业8家、三资企业3家、集体企业3家、民营企业8家和其他企业l家;按企业规模,选取的样本中有大型企业5家、中型企业8家、小企业10家。选取的样本中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5%和78%。这也是由浙江省的特点所决定的。总之,调查样本的企业区域覆盖面较为合理,企业性质、企业类型多样化,有一定代表性。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1)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调查的结果显示,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及单证员这三个岗位,其次是货贷员、报关员及报检员,最后是商务文秘及翻译。进一步数据统计发现,商务文秘及翻译岗位大都出现在大型企业里,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置这两个岗位,而浙江省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此可见,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上。如图所示。(2)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对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递减趋势,但总体需求仍较大。如业务员未来三年的需求量由过去三年的53人降为45人,业务员岗位预期人才需求减少15.1%,其他岗位的需求量也都有较大幅度的缩水(见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几年外贸政策的调整(如出口退税的降低等)、人民币的升值及宏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外贸环境恶化所致。但总体而言,浙江省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仍较高,需求缺口仍存在。对高职国际贸易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例也较大。
外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要求集中于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1)专业能力要求。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从调查结果看,外贸企业都比较看重从业人员的国际贸易专业技能。深入分析发现,在各项专业能力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进出口交易磋商能力以及跟单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次是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汇能力以及信用证的审核能力等。可见,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做技能型人才是从事外贸工作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2)素质要求。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要求集中于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认为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是外贸人才除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外所必需的。沟通能力是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表达能力在内的多项能力和素质,在贸易的谈判磋商及日常工作中。有效的沟通能力是达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时,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要善于与人沟通,还要有协同作战能力。因为团队协作则是工作中的一项基本且十分重要的素质,团队的力量可以促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受访企业对创新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等也表示了高度重视。国际贸易毕业生比较欠缺的能力是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国际贸易毕业生,主要是欠缺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导致毕业生在初上岗位时,不能充分应用其国际贸易技能,工作效率不高。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创新能力也是很多毕业生所欠缺的。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不强。在被调查的23家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占比17.4%。表示未考虑过或待定的占比56,5%,其余26.1%则表示不愿意参与或接收实习生。这说明目前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还不高,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企业没有合作意向是因为表示不清楚校企合作的相关细节。因此,校方今后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校企合作意向的达成还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等形式加以引导。
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优化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比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更具有实用型、技能型、一线型的特点。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的“三段模式”,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职业考证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
加强校企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加强与外贸行业、企业的联系,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讲学,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合作开发课程。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落实。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由调查小组到外贸企业实地发放、回收。调查内容的设计、被调查者的构成、调查样本的选取都比较合理。
调查的内容 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地址、企业类型、企业性质等;第二部分是调查的主体内容,设计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所适应的岗位、外贸企业近几年及未来几年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等问题,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问答题题型。
被调查的对象 在23份问卷中,被调查者主要为外贸企业负责人(占43.5%)、企业外贸业务部门负责人(43.5%)和外贸业务骨干(13.0%)。被调查的对象普遍素质较高,对企业国际贸易人才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有比较客观和深刻的认识,注重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较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也是企业国际贸易人才引进和考核的主要决策者。
调查的样本 由于宁波、杭州、绍兴是浙江省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三大城市,其进出口额位居全省的前三位,三个城市的进出口总额是全省的65%。所以,我们在选择被调查的外贸企业时,主要选择这三个城市的企业。其中杭州10家,宁波8家,绍兴5家。又由于浙江省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大省,在目前全省30多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5%,提供的外贸出口已占到全省70%,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的35%。按企业性质,选取的样本中有国有企业8家、三资企业3家、集体企业3家、民营企业8家和其他企业l家;按企业规模,选取的样本中有大型企业5家、中型企业8家、小企业10家。选取的样本中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5%和78%。这也是由浙江省的特点所决定的。总之,调查样本的企业区域覆盖面较为合理,企业性质、企业类型多样化,有一定代表性。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1)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调查的结果显示,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及单证员这三个岗位,其次是货贷员、报关员及报检员,最后是商务文秘及翻译。进一步数据统计发现,商务文秘及翻译岗位大都出现在大型企业里,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置这两个岗位,而浙江省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此可见,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上。如图所示。(2)对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对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递减趋势,但总体需求仍较大。如业务员未来三年的需求量由过去三年的53人降为45人,业务员岗位预期人才需求减少15.1%,其他岗位的需求量也都有较大幅度的缩水(见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几年外贸政策的调整(如出口退税的降低等)、人民币的升值及宏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外贸环境恶化所致。但总体而言,浙江省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仍较高,需求缺口仍存在。对高职国际贸易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例也较大。
外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要求集中于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1)专业能力要求。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从调查结果看,外贸企业都比较看重从业人员的国际贸易专业技能。深入分析发现,在各项专业能力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进出口交易磋商能力以及跟单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次是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汇能力以及信用证的审核能力等。可见,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做技能型人才是从事外贸工作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2)素质要求。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要求集中于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认为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是外贸人才除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外所必需的。沟通能力是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表达能力在内的多项能力和素质,在贸易的谈判磋商及日常工作中。有效的沟通能力是达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时,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要善于与人沟通,还要有协同作战能力。因为团队协作则是工作中的一项基本且十分重要的素质,团队的力量可以促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受访企业对创新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等也表示了高度重视。国际贸易毕业生比较欠缺的能力是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国际贸易毕业生,主要是欠缺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导致毕业生在初上岗位时,不能充分应用其国际贸易技能,工作效率不高。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创新能力也是很多毕业生所欠缺的。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不强。在被调查的23家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占比17.4%。表示未考虑过或待定的占比56,5%,其余26.1%则表示不愿意参与或接收实习生。这说明目前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还不高,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企业没有合作意向是因为表示不清楚校企合作的相关细节。因此,校方今后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校企合作意向的达成还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等形式加以引导。
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优化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比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更具有实用型、技能型、一线型的特点。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的“三段模式”,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职业考证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
加强校企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加强与外贸行业、企业的联系,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讲学,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合作开发课程。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