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从甘肃景泰五佛渡过黄河,考察向往已久的靖远、平川黄河古渡及境内丝绸之路。
自明建立卫所至今,靖远依河水有八条自流灌溉渠道,它们是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和发源渠,总长180.9公里。其中位于双龙乡的发源渠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名永裕渠、仁义渠,后改为发源渠。双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北城滩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唐代北城滩古城堡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和新石器遗址、北城滩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东山有明长城烽燧,西北与五佛寺对峙。
我在双龙山丘、山腰间穿行时,向西可以远眺五佛一带的黄河,平静安详,如梦幻一般;向东则可以看到哈思山脉及其西段泰和山壁立天边的雄姿。
哈思山在靖远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其山南坡陡峻,北坡平缓,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北部为兴堡子川,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将它与松山隔开。因哈思山有被称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故也称雪山。康熙《靖远卫志》载:
雪山,在(县)北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侍御苏州人宋贤、詹理阅兵靖远黄河边,曾游此山,题诗纪胜。
宋贤,字及甫,号定宇,是今上海市奉贤县头桥乡东新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任浙江新昌县知县、广西道监察御史,并曾出按四川、甘肃等地。《靖远卫志》记“阅兵靖远黄河边”,即指此行。
哈思山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白银市最高峰。支脉松山、泰和山、大峁槐山、雪山寺等山上履盖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1985年,我在靖远上学时,周玉林老师组织乌兰草文学社的同学从石门的一个山沟里登上哈思山,在古树参天、灌木丛生的松林里穿梭半日。当时清风袭来,形成阵阵林涛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
著名书画家、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范振绪先生祖上曾居住于双龙乡,因此晚年自称“东雪老人”、“太和山民”。“太和”当为“泰和”的别种写法。范振绪曾题联“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赞美泰和山。
丝绸古道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北卜、小口子两处古渡口过黄河。北卜为汉唐时期最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滩城堡遗址至今仍矗立在渡口附近黄河南岸石崖上,城内曾发现汉唐时期莲花纹圆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等。1988年,哈思山南麓北滩乡出土一只东罗马时代西方刻铭银盘,见证了古代中外商贸往来与中西文化交流。
双龙乡政府处在哈思山脉西段泰和山北麓的一个川道里。绿色多了,人烟多了,地势也越来越开阔,到达永和村,看到永安堡和长城遗址。永安堡南枕松山,北接黄河,由西南绕道石门经裴家堡可通靖远;向东经腰站、论古可到兴堡川,绕道水泉也可直达靖远。明朝中期为防止北方民族侵扰,靖虏卫所由迭烈逊、打拉池迁至永安堡。1569年设堡,1571年建成,驻防将士屯垦戍边长达340年。
这里的泰和新石器文化遗址为马家窑半坡时期,当年“泰和人”的势力范围大概就是目前乡政府所在的这道川。
接下来向西走,接近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如果继续往西,就到黄河边。著名的哈思堡就在前方。地图显示石门与黄河对面的芦阳基本在一条东西向直线上。根据甘肃日报社记者温波、李欣瑶及王复库采写的《索桥古渡,一个丝路官渡的兴衰浮沉》(《甘肃日报》2015年1月20日)所载,他们从兰州出发,到平川下高速后经水泉堡,沿着山路到石门乡——虽然离索桥渡口东岸直线距离不远,但通往渡口的道路车辆无法直达,需步行30里山路。他们所走道路之平川、靖远部分为丝绸之路北线中的一支:由固原、海原进入会州(今靖远)境内,经水泉堡、裴家堡到石门,再由索桥渡口过河进入河西走廊。高启安、刘再聪、黄兆宏等专家学者曾多次考察过这条道路上的黄河渡口——靖远哈思堡和对面的景泰索桥堡古渡口。有的资料将黄河东岸靖远渡口也称为索桥堡古渡口。为方便读者了解,在参考以上学者多次考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我将这条通往河西的道路及渡口作一简单介绍。
《秦边纪略》记载:
庄、凉、甘、肃而往河东,自镇远、索桥外更无他途也。桥非大道,盖宁夏、固原往河西之捷径耳。然西安商旅亦有不由兰州往河西,而取道靖虏以渡索桥者,路捷三日也。
其中所说“取道靖虏以渡索桥”的地方就在石门乡哈思堡村,至今仍有哈思堡(又名哈思吉堡)遗址,堡内店舍栉比,有戏台两座,曾商贾云集,有“日进斗金”之说。堡西5公里处即丝绸之路索桥古渡,南为砂河,北靠山梁。堡址破坏严重。据考,哈思堡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与当时修筑边墙有关。明初,西北边疆地区蒙古势力盘踞景泰松山,黄河冰封季节,过冰桥前往东岸掳掠。明王朝便加强沿河防务,在靖远、平川境内沿黄河设置堡寨。康熙《靖远卫志》载原有墩台13处、隘口3处。道光《靖远县志》载靖虏卫万历年间在沿河设大庙堡、迭烈逊堡、水泉堡等。大庙堡“地接塔儿湾,为北寇冲突要隘,所恃仅隔一河”;迭烈逊堡“所管墩台十二座,边墙七十里”;水泉堡“所管墩台八座”;陡城堡“所管墩台四座,有边墙十里”……由长城、堡寨、渡口组成的严密防线的防御效果非常显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万历二十六年,抚臣田乐克复其地,建堡筑城,屯戍相望……自靖鲁卫界、黄河索桥起,至土门山,共长四百里,而兰、靖、庄浪千四百余里之冲边始安。
因此,索桥渡口与临近的哈思吉堡才商旅不断,渡船繁忙。
明代甘肃长城由一条主线和两条支线构成,主线如史料所载,起自景泰索桥,经红水、裴家营、大靖、土门等地一路西去,直抵嘉峪关;一条支线在兰州西侧(起自镇远桥,经安宁,穿乌鞘岭,抵达古浪泗水堡),另一条在兰州东侧(沿黄河直抵靖远,称为黄河一条边)。 甘肃新边指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修建的从景泰索桥到古浪泗水一带的边墙(长城),长200公里,是明王朝最后的一座大型防御工事。十年后,努尔哈赤起兵,甘肃长城沿线驻军被明朝一次次东调,或出山海关作战,或在中原镇压农民起义,败多胜少,而在清代,长城沿线却走出一批名将。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张勇都曾驻防甘肃(包括宁夏)长城沿线,《清史稿》称为“河西四将”。
景泰索桥与黄河对面哈思堡所驻守的靖远渡口相接,同样设索桥堡驻守。
索桥堡位于景泰芦阳镇东10公里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始建于汉唐,其地河面较宽,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哈思堡,西岸接景泰芦阳镇。史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靖远县志》载:
索桥堡前后设建,处所不一,故堡城尺丈亦无定据。今考哈思吉堡西南六七里至黄河岸,又三四里至大口子、小口子,即昔年初建索桥地也。盖隆庆初,创主凤船桥以通往来,寻因河水泛涨,漂没无存,仍以船渡,其码头故迹犹存。万历年间创建芦塘,修筑新边,又置索桥于哈恩吉西十里。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建一堡于河东,名为铁锁关,门上有石偈,额曰:索桥堡。旁镌钦差靖远等处地方参将丁光宇故迹犹存。至于今之索桥堡,则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来所建。
当年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
又有资料说索桥古渡名称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桥而得,因河水暴涨冲毁,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修(而非初修),用24只木船连为索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寓居哈思堡的富商胡正宽曾号召过往渡口的山西、陕西两省180余家客商募捐银两,在从哈思吉堡到索桥渡口的红砂岩石上开山凿石,拓宽路面,当地人镌刻两块“山陕修路碑”分别竖于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无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黄河西岸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桥头堡北侧有座以黄土为核、外砌红色页岩的烽火台,可能是汉代修筑,明代加固续用。两岸堡内居民有300多户,景泰境内住户较多。索桥堡石城遗址大体分为桥头堡、居住区、长城烽火台三部分。废墟中“丰”字形居住区面积最大,极盛时有数百间房屋。现存街道、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庙宇、五座旗墩、烽燧等遗址。索桥堡下游300米处就是明代长城起始处。沿长城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古道遗址,蜿蜒向西;索桥堡上游30米处也有条在石崖间开凿的石板小路,曲折险峻,可通过牲畜驼运和独轮小车,当地人称“茶马古道”。
这条道路和渡口是汉开河西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据学者考证,居延里程简中提到的汉代“媪围”就在索桥堡以西不远的窎沟古城遗址。唐朝,渡口继续使用。到明代,其首要任务是为戍守长城沿线的将士们运送粮饷,其次才是商用。
石门乡地处哈思山两侧,境内山大沟深,梁峁遍布,沟壑交错,黄河流经46公里,省道308线贯穿境内七个村庄,有渡口七处。我从岔路口处拐向东南,在哈思山中的谷底或河沟中前进。“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之意。停车休息时,匆匆“浏览”,试图找到玉样石头。山沟里是砂石路,其古朴状态大概与汉朝、唐朝乃至明朝都没有多大差别。沟大且长,沿着山势慢慢爬坡。从石门出发经过这道沟里的菜地沟、路家庄、裴家堡三个村子,它们附近分别有菜地沟、庙屲山、小茨沟新石器文化遗址,都属于马家窑半坡时期,在此发现过彩陶、灰坑和陶窑。深沟在与两边山及云天逐渐汇合,先是出现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荒草关城址(又叫分水岭堡),接着是建于万历三十年(1606)、位于三角城社东500米处山腰处的闇门岘城址(又叫三角城遗址)。在这两座关城内都发现过明朝青花瓷片。据亲自踏勘过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介绍,他曾在闇门岘城址中发现有黑陶片,怀疑是汉朝遗物。闇门岘,有的资料、地图误写为“按门”。国内很多交通要道或城池都有“闇门”,乌鞘岭东边就有一处。“闇”同“暗”,《礼记·祭义》:“夏后氏祭其闇。”《谷梁传·文公六年》:“下闇则上聋。”《说文》:“闇,闭门也。”《梁书·乐蔼传》:“见蔼闇阁读书。”另外,还有“蒙蔽、遮蔽”之意,《水经注·江水》:“桑麻闇日。”《荀子·君道》:“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
过了闇门岘,又进入另一道深长的山沟——沙流水沟,直通水泉堡,与丝绸之路古道支线重合。水泉堡是明朝修筑,对面是墩墩屲烽火台。尖山横亘东西,壁立千丈。山沟口有天然通道,道路从尖山背面绕到前面就是辽阔的旱平川。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兆宏在《“麦田·麦田山·麦田水·麦田城”考释》中根据《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水经注》、《魏书·秃发乌孤传》、《晋书》、《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等文献中关于麦田、麦田山、麦田元孤山所载,对尖山及其南边的古城、水系、建制等有详细考证。他认为,“麦田山”指今白银平川境内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山(也称青山)、北掌山、黄家屲山、屈吴山等许多山脉构成的“弧形”山系。麦田出自鲜卑麦田部。东汉中后期,随着北匈奴西迁,大量鲜卑人占据匈奴故地,有些鲜卑继续西迁,有的向中原发展。十六国时期,迁入陇原大地的主要有“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另外还有乙弗部、契翰部、意云部、思磐部、车盖部、疊掘部、鹿结部、吐赖部、莫侯部、勃寒部、匹兰部、越质部、悦大坚部、仆浑部以及麦田部等许多鲜卑部落。鲜卑“麦田部”因曾生活在“弧形”山系至黄河狭长范围内,故称“麦田山”。《魏书·秃发乌孤传》记载:“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南凉东界是“麦田与牵屯”。“牵屯”即牵屯山,也作牵条山,为六盘山北段与香山之统称。“麦田”应为“麦田山”。 文献所称“麦田山”是今平川区与靖远县北八乡(石门、双龙、兴隆、永新、北滩、东升、五合和靖安)的分水岭和分界线。发源于这条山系的沙河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的有七里沙河(因距靖远县城东北七里,故有此称)、杨梢沙河、东湾沙河、红柳沙河、滋泥水沙河、牙沟水沙河、水头陡城沙河及水泉沙河。文献记载的“麦田水”又名“亥剌河”,因经过陡城,又称“陡城水”。黄兆宏进一步考证 “麦田水”是经过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水头社和陡城村的沙河,当地人叫“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
平川、靖远黄河流域有岩画分布,这或许就是这些鲜卑部落留下的历史痕迹。
《水经注》中说麦田城在麦田水东南,即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东南方向。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境内有两座古城:缠州城和柳州城。缠州城位于水泉镇牙沟水村东面,城内现全为耕地,暴露着大量绳纹板瓦和少量绳纹夹砂粗黑陶片、绳纹灰陶瓮等。霍去病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鹯阴、祖厉二县,根据出土文物、实地调查及学者们研究,缠州城应为汉代鹯阴县县治所。距离缠州城西南角420米处又有座古城,当地人称柳州城,城内全为耕地,地面暴露黑釉、白釉、青釉等瓷片及陶器残片、砖瓦块、残砖、板瓦、筒瓦等。据考证,柳州城是唐代州城新城,原为隋代凉州县城县治所在,因为“凉”、“柳”音近,讹传为今名。
黄兆宏教授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勘察认为“麦田城”就是“柳州城”。
尽管居延里程简中没有提到鹯阴城,但从黄湾、老庄等密集的汉墓群及平川瓷窑遗址考察发现,当时陡城、北武当渡口的繁忙程度不次于索桥渡。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黄河流经水泉、石门、双龙、大庙一带,虽然九曲百折,但也有不少适合渡河的地段。古人远行,大多遵循省时、省力、便利、安全的原则,小型商队或逃犯为了躲避管理,很可能有意选其他渡口过河。至今,黄河两岸的村民往来还使用古老的羊皮筏子,这样的渡口大概每隔5公里就有一处。
我对文献所载“麦田山”包括的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山(也称青山)、北掌山、黄家屲山、屈吴山再熟悉不过了,但真正了解还是通过黄兆宏教授的这篇文章。于是,我对陇山地域概念有了新的思考。关山牧场是古代战略基地,关陇古道是夏、周、秦进入中原的通道。汉武帝开始向西开拓、建成的丝绸之路东段,大体上在关山、陇山之间。陇山广义概念包括六盘山、关山等。如果继续扩大,可以将六盘山北段与香山、天都山及麦田山、哈思山及泰和山看作陇山向黄河伸出的触角,它们构成了各大支线的整体骨架,也是陇山与黄河唯一交汇的广袤地域。据说,双龙乡得名因乡政府原驻刘家寺建有双龙庙,庙内两根巨柱各刻一条龙,有“活跃、腾飞”之意,故名。如果继续深究,庙内刻上双龙,会不会隐喻着黄河(水龙)与哈思山(土龙)?
更进一步说,六盘山北段与香山、天都山及麦田山、哈思山及泰和山,直抵黄河西岸;祁连山向东延伸部分,在屈吴山一带与六盘山交接。这样,祁连山、陇山、黄河三条巨龙就交汇了!汉武帝在关陇大地的强有力支撑下开拓河西、西域,首先凭借的就是黄河两岸的天堑、通途和渡口!
自明建立卫所至今,靖远依河水有八条自流灌溉渠道,它们是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和发源渠,总长180.9公里。其中位于双龙乡的发源渠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名永裕渠、仁义渠,后改为发源渠。双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北城滩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唐代北城滩古城堡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和新石器遗址、北城滩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东山有明长城烽燧,西北与五佛寺对峙。
我在双龙山丘、山腰间穿行时,向西可以远眺五佛一带的黄河,平静安详,如梦幻一般;向东则可以看到哈思山脉及其西段泰和山壁立天边的雄姿。
哈思山在靖远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其山南坡陡峻,北坡平缓,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北部为兴堡子川,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将它与松山隔开。因哈思山有被称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故也称雪山。康熙《靖远卫志》载:
雪山,在(县)北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侍御苏州人宋贤、詹理阅兵靖远黄河边,曾游此山,题诗纪胜。
宋贤,字及甫,号定宇,是今上海市奉贤县头桥乡东新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任浙江新昌县知县、广西道监察御史,并曾出按四川、甘肃等地。《靖远卫志》记“阅兵靖远黄河边”,即指此行。
哈思山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白银市最高峰。支脉松山、泰和山、大峁槐山、雪山寺等山上履盖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1985年,我在靖远上学时,周玉林老师组织乌兰草文学社的同学从石门的一个山沟里登上哈思山,在古树参天、灌木丛生的松林里穿梭半日。当时清风袭来,形成阵阵林涛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
著名书画家、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范振绪先生祖上曾居住于双龙乡,因此晚年自称“东雪老人”、“太和山民”。“太和”当为“泰和”的别种写法。范振绪曾题联“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赞美泰和山。
丝绸古道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北卜、小口子两处古渡口过黄河。北卜为汉唐时期最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滩城堡遗址至今仍矗立在渡口附近黄河南岸石崖上,城内曾发现汉唐时期莲花纹圆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等。1988年,哈思山南麓北滩乡出土一只东罗马时代西方刻铭银盘,见证了古代中外商贸往来与中西文化交流。
双龙乡政府处在哈思山脉西段泰和山北麓的一个川道里。绿色多了,人烟多了,地势也越来越开阔,到达永和村,看到永安堡和长城遗址。永安堡南枕松山,北接黄河,由西南绕道石门经裴家堡可通靖远;向东经腰站、论古可到兴堡川,绕道水泉也可直达靖远。明朝中期为防止北方民族侵扰,靖虏卫所由迭烈逊、打拉池迁至永安堡。1569年设堡,1571年建成,驻防将士屯垦戍边长达340年。
这里的泰和新石器文化遗址为马家窑半坡时期,当年“泰和人”的势力范围大概就是目前乡政府所在的这道川。
接下来向西走,接近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如果继续往西,就到黄河边。著名的哈思堡就在前方。地图显示石门与黄河对面的芦阳基本在一条东西向直线上。根据甘肃日报社记者温波、李欣瑶及王复库采写的《索桥古渡,一个丝路官渡的兴衰浮沉》(《甘肃日报》2015年1月20日)所载,他们从兰州出发,到平川下高速后经水泉堡,沿着山路到石门乡——虽然离索桥渡口东岸直线距离不远,但通往渡口的道路车辆无法直达,需步行30里山路。他们所走道路之平川、靖远部分为丝绸之路北线中的一支:由固原、海原进入会州(今靖远)境内,经水泉堡、裴家堡到石门,再由索桥渡口过河进入河西走廊。高启安、刘再聪、黄兆宏等专家学者曾多次考察过这条道路上的黄河渡口——靖远哈思堡和对面的景泰索桥堡古渡口。有的资料将黄河东岸靖远渡口也称为索桥堡古渡口。为方便读者了解,在参考以上学者多次考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我将这条通往河西的道路及渡口作一简单介绍。
《秦边纪略》记载:
庄、凉、甘、肃而往河东,自镇远、索桥外更无他途也。桥非大道,盖宁夏、固原往河西之捷径耳。然西安商旅亦有不由兰州往河西,而取道靖虏以渡索桥者,路捷三日也。
其中所说“取道靖虏以渡索桥”的地方就在石门乡哈思堡村,至今仍有哈思堡(又名哈思吉堡)遗址,堡内店舍栉比,有戏台两座,曾商贾云集,有“日进斗金”之说。堡西5公里处即丝绸之路索桥古渡,南为砂河,北靠山梁。堡址破坏严重。据考,哈思堡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与当时修筑边墙有关。明初,西北边疆地区蒙古势力盘踞景泰松山,黄河冰封季节,过冰桥前往东岸掳掠。明王朝便加强沿河防务,在靖远、平川境内沿黄河设置堡寨。康熙《靖远卫志》载原有墩台13处、隘口3处。道光《靖远县志》载靖虏卫万历年间在沿河设大庙堡、迭烈逊堡、水泉堡等。大庙堡“地接塔儿湾,为北寇冲突要隘,所恃仅隔一河”;迭烈逊堡“所管墩台十二座,边墙七十里”;水泉堡“所管墩台八座”;陡城堡“所管墩台四座,有边墙十里”……由长城、堡寨、渡口组成的严密防线的防御效果非常显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万历二十六年,抚臣田乐克复其地,建堡筑城,屯戍相望……自靖鲁卫界、黄河索桥起,至土门山,共长四百里,而兰、靖、庄浪千四百余里之冲边始安。
因此,索桥渡口与临近的哈思吉堡才商旅不断,渡船繁忙。
明代甘肃长城由一条主线和两条支线构成,主线如史料所载,起自景泰索桥,经红水、裴家营、大靖、土门等地一路西去,直抵嘉峪关;一条支线在兰州西侧(起自镇远桥,经安宁,穿乌鞘岭,抵达古浪泗水堡),另一条在兰州东侧(沿黄河直抵靖远,称为黄河一条边)。 甘肃新边指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修建的从景泰索桥到古浪泗水一带的边墙(长城),长200公里,是明王朝最后的一座大型防御工事。十年后,努尔哈赤起兵,甘肃长城沿线驻军被明朝一次次东调,或出山海关作战,或在中原镇压农民起义,败多胜少,而在清代,长城沿线却走出一批名将。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张勇都曾驻防甘肃(包括宁夏)长城沿线,《清史稿》称为“河西四将”。
景泰索桥与黄河对面哈思堡所驻守的靖远渡口相接,同样设索桥堡驻守。
索桥堡位于景泰芦阳镇东10公里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始建于汉唐,其地河面较宽,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哈思堡,西岸接景泰芦阳镇。史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靖远县志》载:
索桥堡前后设建,处所不一,故堡城尺丈亦无定据。今考哈思吉堡西南六七里至黄河岸,又三四里至大口子、小口子,即昔年初建索桥地也。盖隆庆初,创主凤船桥以通往来,寻因河水泛涨,漂没无存,仍以船渡,其码头故迹犹存。万历年间创建芦塘,修筑新边,又置索桥于哈恩吉西十里。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建一堡于河东,名为铁锁关,门上有石偈,额曰:索桥堡。旁镌钦差靖远等处地方参将丁光宇故迹犹存。至于今之索桥堡,则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来所建。
当年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
又有资料说索桥古渡名称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桥而得,因河水暴涨冲毁,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修(而非初修),用24只木船连为索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寓居哈思堡的富商胡正宽曾号召过往渡口的山西、陕西两省180余家客商募捐银两,在从哈思吉堡到索桥渡口的红砂岩石上开山凿石,拓宽路面,当地人镌刻两块“山陕修路碑”分别竖于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无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黄河西岸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桥头堡北侧有座以黄土为核、外砌红色页岩的烽火台,可能是汉代修筑,明代加固续用。两岸堡内居民有300多户,景泰境内住户较多。索桥堡石城遗址大体分为桥头堡、居住区、长城烽火台三部分。废墟中“丰”字形居住区面积最大,极盛时有数百间房屋。现存街道、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庙宇、五座旗墩、烽燧等遗址。索桥堡下游300米处就是明代长城起始处。沿长城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古道遗址,蜿蜒向西;索桥堡上游30米处也有条在石崖间开凿的石板小路,曲折险峻,可通过牲畜驼运和独轮小车,当地人称“茶马古道”。
这条道路和渡口是汉开河西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据学者考证,居延里程简中提到的汉代“媪围”就在索桥堡以西不远的窎沟古城遗址。唐朝,渡口继续使用。到明代,其首要任务是为戍守长城沿线的将士们运送粮饷,其次才是商用。
石门乡地处哈思山两侧,境内山大沟深,梁峁遍布,沟壑交错,黄河流经46公里,省道308线贯穿境内七个村庄,有渡口七处。我从岔路口处拐向东南,在哈思山中的谷底或河沟中前进。“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之意。停车休息时,匆匆“浏览”,试图找到玉样石头。山沟里是砂石路,其古朴状态大概与汉朝、唐朝乃至明朝都没有多大差别。沟大且长,沿着山势慢慢爬坡。从石门出发经过这道沟里的菜地沟、路家庄、裴家堡三个村子,它们附近分别有菜地沟、庙屲山、小茨沟新石器文化遗址,都属于马家窑半坡时期,在此发现过彩陶、灰坑和陶窑。深沟在与两边山及云天逐渐汇合,先是出现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荒草关城址(又叫分水岭堡),接着是建于万历三十年(1606)、位于三角城社东500米处山腰处的闇门岘城址(又叫三角城遗址)。在这两座关城内都发现过明朝青花瓷片。据亲自踏勘过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介绍,他曾在闇门岘城址中发现有黑陶片,怀疑是汉朝遗物。闇门岘,有的资料、地图误写为“按门”。国内很多交通要道或城池都有“闇门”,乌鞘岭东边就有一处。“闇”同“暗”,《礼记·祭义》:“夏后氏祭其闇。”《谷梁传·文公六年》:“下闇则上聋。”《说文》:“闇,闭门也。”《梁书·乐蔼传》:“见蔼闇阁读书。”另外,还有“蒙蔽、遮蔽”之意,《水经注·江水》:“桑麻闇日。”《荀子·君道》:“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
过了闇门岘,又进入另一道深长的山沟——沙流水沟,直通水泉堡,与丝绸之路古道支线重合。水泉堡是明朝修筑,对面是墩墩屲烽火台。尖山横亘东西,壁立千丈。山沟口有天然通道,道路从尖山背面绕到前面就是辽阔的旱平川。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兆宏在《“麦田·麦田山·麦田水·麦田城”考释》中根据《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水经注》、《魏书·秃发乌孤传》、《晋书》、《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等文献中关于麦田、麦田山、麦田元孤山所载,对尖山及其南边的古城、水系、建制等有详细考证。他认为,“麦田山”指今白银平川境内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山(也称青山)、北掌山、黄家屲山、屈吴山等许多山脉构成的“弧形”山系。麦田出自鲜卑麦田部。东汉中后期,随着北匈奴西迁,大量鲜卑人占据匈奴故地,有些鲜卑继续西迁,有的向中原发展。十六国时期,迁入陇原大地的主要有“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另外还有乙弗部、契翰部、意云部、思磐部、车盖部、疊掘部、鹿结部、吐赖部、莫侯部、勃寒部、匹兰部、越质部、悦大坚部、仆浑部以及麦田部等许多鲜卑部落。鲜卑“麦田部”因曾生活在“弧形”山系至黄河狭长范围内,故称“麦田山”。《魏书·秃发乌孤传》记载:“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南凉东界是“麦田与牵屯”。“牵屯”即牵屯山,也作牵条山,为六盘山北段与香山之统称。“麦田”应为“麦田山”。 文献所称“麦田山”是今平川区与靖远县北八乡(石门、双龙、兴隆、永新、北滩、东升、五合和靖安)的分水岭和分界线。发源于这条山系的沙河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的有七里沙河(因距靖远县城东北七里,故有此称)、杨梢沙河、东湾沙河、红柳沙河、滋泥水沙河、牙沟水沙河、水头陡城沙河及水泉沙河。文献记载的“麦田水”又名“亥剌河”,因经过陡城,又称“陡城水”。黄兆宏进一步考证 “麦田水”是经过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水头社和陡城村的沙河,当地人叫“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
平川、靖远黄河流域有岩画分布,这或许就是这些鲜卑部落留下的历史痕迹。
《水经注》中说麦田城在麦田水东南,即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东南方向。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境内有两座古城:缠州城和柳州城。缠州城位于水泉镇牙沟水村东面,城内现全为耕地,暴露着大量绳纹板瓦和少量绳纹夹砂粗黑陶片、绳纹灰陶瓮等。霍去病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鹯阴、祖厉二县,根据出土文物、实地调查及学者们研究,缠州城应为汉代鹯阴县县治所。距离缠州城西南角420米处又有座古城,当地人称柳州城,城内全为耕地,地面暴露黑釉、白釉、青釉等瓷片及陶器残片、砖瓦块、残砖、板瓦、筒瓦等。据考证,柳州城是唐代州城新城,原为隋代凉州县城县治所在,因为“凉”、“柳”音近,讹传为今名。
黄兆宏教授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勘察认为“麦田城”就是“柳州城”。
尽管居延里程简中没有提到鹯阴城,但从黄湾、老庄等密集的汉墓群及平川瓷窑遗址考察发现,当时陡城、北武当渡口的繁忙程度不次于索桥渡。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黄河流经水泉、石门、双龙、大庙一带,虽然九曲百折,但也有不少适合渡河的地段。古人远行,大多遵循省时、省力、便利、安全的原则,小型商队或逃犯为了躲避管理,很可能有意选其他渡口过河。至今,黄河两岸的村民往来还使用古老的羊皮筏子,这样的渡口大概每隔5公里就有一处。
我对文献所载“麦田山”包括的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山(也称青山)、北掌山、黄家屲山、屈吴山再熟悉不过了,但真正了解还是通过黄兆宏教授的这篇文章。于是,我对陇山地域概念有了新的思考。关山牧场是古代战略基地,关陇古道是夏、周、秦进入中原的通道。汉武帝开始向西开拓、建成的丝绸之路东段,大体上在关山、陇山之间。陇山广义概念包括六盘山、关山等。如果继续扩大,可以将六盘山北段与香山、天都山及麦田山、哈思山及泰和山看作陇山向黄河伸出的触角,它们构成了各大支线的整体骨架,也是陇山与黄河唯一交汇的广袤地域。据说,双龙乡得名因乡政府原驻刘家寺建有双龙庙,庙内两根巨柱各刻一条龙,有“活跃、腾飞”之意,故名。如果继续深究,庙内刻上双龙,会不会隐喻着黄河(水龙)与哈思山(土龙)?
更进一步说,六盘山北段与香山、天都山及麦田山、哈思山及泰和山,直抵黄河西岸;祁连山向东延伸部分,在屈吴山一带与六盘山交接。这样,祁连山、陇山、黄河三条巨龙就交汇了!汉武帝在关陇大地的强有力支撑下开拓河西、西域,首先凭借的就是黄河两岸的天堑、通途和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