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诗词选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凉,本名刘挺,广东人,客北京,别署拾梦斋主人,又号采芦道人,编剧。著有传奇剧本《洛神》《垂虹记》《拾梦斋谈曲》《拾梦斋闲话》《拾梦诗文存》《南戏声腔考》等。
  师门雅集未赴遥得作业用酒钱句足成
  杜门无事即天涯,忽与刘伶病不赊。典
  幅青山慵问世,酒钱分半买梅花。丁酉春分后一日赴京道上
  从得东君上,青山着一鞭。云肥江北水,车带岭南烟。孑影还如雁,深心渐入玄。且行春色里,旦夕作游仙。
  返京道上与友山间茗坐
  曲径云间仄,山岚各有形。青萝衣上染,碧水涧中听。雾气开还合,溪光去复停。临流烹蟹眼,闲坐说茶经。
  夏夜遣怀
  中年无力耐炎蒸,浅梦频惊卧未能。直道真惭三箧纸,抗心唯待一轮冰。玄窗夜坠腾虫气,虚室光浮近玉绳。自笑栖迟归不得,悲欢写罢看残灯。
  贺释智觉上人《足印心灯录》付梓
  琴川卧枕听流泉,筇杖芒鞋踏野烟。用舍从心观自在,风云过眼得冲玄。人如老树新来拙,诗见空花渐近禅。卷上燃灯非着意,林间钟磬入重天。
  公历年夜与海光兄茗坐赋诗以寄
  江湖去远忆风声,剑匣尘封气自平。论道二桃轻侠士,谈玄一卷笑书生。兰中品性真修德,石上云烟可淡名。煮罢茶汤垂目坐,禅心渐与月华清。
  丙申秋日藏山小筑雅集分韵得遥字别后有寄
  夷陵秋气峡江潮,击节长歌尽日招。室已藏山蓬岛近,书能催墨楚云遥。解衣七碗消残酒,论旧三年感覆蕉。回首天涯期后约,岚烟深处问渔樵。
  过三江风雨桥
  榫木飞檐暗寂寥,百年风雨自飘萧。山形合抱穿云月,水势回分打夜潮。八桂江声形迹在,一城灯火暮寒消。倚桥立久无归意,漫想遗民奏舜韶。
  冬至用杜工部韵
  岁暮流光老更催,鸡声寒月怯重来。早将世上三生石,化到唇间一寸灰。夜雪不期谁对影,春风何日自吹梅。且凭节序云边讯,掬取乡愁入酒杯。
  丁酉立秋遣怀
  溽暑初收雨欲肥,年来心事渐希微。支颐但觉拥云卧,袖手从知与世违。浊酒香浓新梦浅,丝桐弦直故人稀。京西天气无聊赖,吩咐秋凉且授衣。
  秋兴
  都门独坐看余晖,急管繁弦去渐微。灯火向人歌处暖,萤光照影水边飞。一生负气心长在,六载栖迟世渐违。庾信文章真锦绣,平居只是带衣肥。
  道上題红叶
  漫山飘红秋气泄,万木凋伤寒云结。峰壑逶迤浸残阳,次第逼人眼中血。坠地翻似锦铺残,石磴凝霜寒如铁。雁唳三声杳尘凡,划地惊传天叫裂。信知宋子动秋容,登高漫把愁怀说。况乃肃杀复萧森,绝胜枯柳吟声咽。世人习此旧文章,逢秋拗残鹦鹉舌。我见红叶喜难禁,别有情怀肠中热。刮梦何必怨西风,夜月犹添满身雪。亘古节序复轮回,到此能识云泥别。从知万物皆有灵,等闲都为天地设。且振衣襟复登临,一枝红叶和秋折。
  听七峰道人鼓琴曲《高山》
  静坐焚香清风起,檀烟直到空谷里。岩罅银瓶溅流泉,幽声遥传来洗耳。出岫云低照苍冥,峰壑依稀见兰芷。仙人乘鹤复往还,伯牙千年犹末死。开手挥五弦,巍巍思何似。不见松涛之回荡,不见同舟二三子。我听琴声何迟疑,末若师旷通玄理。徒从亘古伤凋零,顾曲云谁问清徵。太息阳春不可和,大道茫茫音渐止。
  凤栖梧
  春夜独坐,恍见流光过隙,怅然赋此解。
  独拍春声春渐杳。雨湿花痕,日日枝头少。数点飞鸿归晚照,云边不肯留泥爪。也拟相逢成一笑。又怕相逢,忍见红颜老。末若湖烟听水棹,伊人只在梦中好。
  玉楼春
  行云去后身如雪,独向阶前空扫月。—身花影倩谁扶,黯黯清愁难共说。疏狂病久成孤绝,宿醉非关圆与缺。渐无片梦可相寻,漫道春光容易别。
  念奴娇·沈海道上遣怀兼与柏熙
  雨凉清夜,听虫声送了,流光过隙。自恨元龙湖海气,付与烟花痕迹。淡墨分香,疏梅漏月,老却西园客。倩谁呼饮,又寻杨子旧宅。
  但说今者重来,飘绵拂水,从此成行色。到眼云山休笑我,都是当时相识。燕塞秦关,江村岭树,信有临风笛。凭窗漫想,一舟摇入天北。
其他文献
兰干武  1963年生,湖北武汉人。现为一级美术师,书法报社副总编辑、《书法报·书画天地》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等。出版有《隔岸琵琶》《一日等于百年》《湖北代表书家简论》《历代书法名家经典大系·王铎》《二十世纪画家回眸》等。  兰干武是书坛清流。早些年,他接任《书法报》执行主编,以低调而坚定的立场,继续坚守《书法报》关注时事、注重批评的舆论导
期刊
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若能解脱绳束,便是透网鳞也。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  以境之奇怪
期刊
黄公望的生平和思想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之记载,黄公望本是陆家的后代:“乃陆神童之次弟也,系姑苏琴川子游巷居,髫龄(七八岁)时,螟蛉温州黄氏为嗣,因而姓焉。其父九旬时,方立嗣,见子久,乃云:‘黄公望之久矣。’”(《曹氏刊本》)于是这位陆家之子便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  当黄公望11岁时,宋王朝已经彻底覆灭。而元统治政权
期刊
陈一文是一位研究型画家,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阳刚、奇秀、深沉、强悍之美,这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画家在坚实功力的基础上,赋予作品的精神品味和在绘画本体价值方面所做出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  ——推荐语    一件美术作品,关联着作者与作品两个系统,在对创作进行艺术评价的话语中,两者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绘画本体价值论切入,将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
期刊
董水荣  1974年生,福建长汀人。现为吴江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南吴门书社秘书长。出版有《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回望经典——经典书法二十四品》《当代书法维度》。  梦回传统,先梦回山水。  画中的意境,并非只是物象的简单组合。意境,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直指心灵。宋人山水画,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一石一水,都有意境。
期刊
中国文人的儒雅总是在不愠不火中透溢着书卷的气息,浓厚的文化底蕴赐予的是与生俱来的矜持与严肃。而名士风骨有如一剑寒气袭人,虽隐于纸底却依然传递着传统文人超然隽永的孤傲。诗礼传家的刘一闻,其特有的人文气质,反映在其书法的风格上,简约、散淡、自然,透着一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心境。他的篆刻作品传递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冷峻与豪迈,将人拽回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汉魏将军的率真与传
期刊
楚师的青少年时代    楚师出生的1903年,正是满清王朝将要灭亡的时期,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了北京,风雨飘摇,战事不断。朝事每况愈下,百姓的日子更是可想而知,就在这种想过个太平日子都困难的年代里,楚师的父亲竟离家去“是非之地”武昌捐了个小官做,以图发展,并且还带着眷属去。因此,楚师就出生在他的官邸里,后来又添了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家境也由此越来越差。1911年11月,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当时的
期刊
1978年生,安徽灵璧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荐语:我学书从唐代楷书入手,先颜后褚再欧,下了很多功夫,后来又把重点转移到行草书上,从“二王”到苏、米,最后又把精力放在了唐代草书上面。惠所以把唐代草书作为主攻方向,是因为唐人草书既开张跌宕、穷极变化,又有矩可循、有法可依,盛唐浪漫而又雄强的艺术境界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几年,我以唐代草書的代表作孙过庭《书谱》、张
期刊
1981年生,河北晋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推荐语:《雨后系列》组画体现了魏亚楠速一时期的艺术追求。“一水护田”的村野小景,在他的笔下扩展为壮阔的太行大境,雨后的润泽使山脚下的农田房舍清新雅逸、如梦如幻。作者在具象造型中融入了一些抽象因素,既保持了绘画对象的浑厚坚实感,又強调了块面的构成。赋予了自然山川人性化的特征,这也是中国艺术“天人合一”的本体特征。  ——王
期刊
作为中国篆刻艺术创作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我在导师的教导下,开始了对篆刻艺术的整体研究。  三年来,我个人精力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一方面着力于邓石如“印从书出,以书人印”印学思想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古玺、汉印、明清流派印以及篆隶书的实践训练。  三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篆刻艺术相关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古代印论、书论、文字学等专著:例如吾丘衍《学古编》、周亮工《印人传》、包世臣《艺舟双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