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9岁的屠呦呦,没想过这辈子能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被共同提名。
2019年1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了“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旨在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出现了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与她一起入围的还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了东方和西方。
虽然目前四位科学家中,得票数最多的为艾伦·图灵,但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屠呦呦对全世界的贡献毋庸置疑。
40多年前,她在“文革”中埋首实验室;40多年来,“出国热”“博士热”“院士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是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收入量是中国科学界重要的评定依据)热”里都没有她。如今,青蒿素这份来自特殊年代的礼物,循着特殊的路径,把屠呦呦带入了世界的殿堂。
代号“523”
2011年,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4年后,屠呦呦真的摘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也是中国诺奖获得者中唯一的女性。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的名字一直和青蒿素连在一起。
1965年,越美交战,双方士兵备受疟疾折磨,装备落后的越共军队更是苦不堪言。当时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研制抗疟药物。为了支援越南,也为了消除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疫情,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指示,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制定了研究计划。为了保密,就以“523”作为任务的代名词。
一年多过去,因为研究团队内部缺乏专业精英人才,“523”任务进展并不顺利。1969年初,“523”任务的负责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希望能得到科研支持,当时39岁的屠呦呦作为院里的骨干也参加了会谈。中医研究院在接受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并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长。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其实早在“523”成立之前,国内其他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都没能有令人满意的发现。
屠呦呦决定,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四处走访老中医,专门整理出了一本包含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其他科研单位汇集到“523”办公室的资料里,青蒿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有一天,在翻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时,其中的几句话吸引住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原来古法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而温度更是提取青蒿的关键所在。“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号样品。”
1972年,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斯坦曾说,“发现和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路径”。青蒿素的诞生,屠呦呦完成了发现,下一步便要着手发明,也就是将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转化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工作人员首先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他们买来7个盛水大缸当提取锅使用,所有工作人員都要三班倒,周末也不休息。屠呦呦因为每天要接触大量乙醚,身体的多个系统都受到了损伤。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只能戴个无法防御有毒物质的棉纱口罩。屠呦呦一天工作下来时常头晕眼涨,还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可她依然不肯放弃试验。
屠呦呦想着尽快验证青蒿素对人体的药性和副作用,还和科研团队成员们以身试药。因为之前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提取物出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有人认为必须对提取物进行反复试验,确保无毒后才能上临床。屠呦呦听闻后,主动要求自己试药,并且后果自负;获得领导同意后,她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最终三人都无大碍。他们还发现比起片剂,青蒿素原粉直接装胶囊的形式更有效果。
1986年,青蒿素终于通过了新药审批。这颗拯救了人类的蓝色小药片,更被非洲人民称作是“来自东方的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其实,早在出生之时,屠呦呦就已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在3个哥哥之后出生的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早在1930年12月30日,父亲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
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靠出租祖辈遗留的房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父亲很重视教育,上世纪30年代末,屠呦呦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虽逢时局动荡,却依然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成了她医学梦想萌发的摇篮。
2019年1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了“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旨在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出现了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与她一起入围的还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了东方和西方。
虽然目前四位科学家中,得票数最多的为艾伦·图灵,但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屠呦呦对全世界的贡献毋庸置疑。
40多年前,她在“文革”中埋首实验室;40多年来,“出国热”“博士热”“院士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是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收入量是中国科学界重要的评定依据)热”里都没有她。如今,青蒿素这份来自特殊年代的礼物,循着特殊的路径,把屠呦呦带入了世界的殿堂。
代号“523”
2011年,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4年后,屠呦呦真的摘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也是中国诺奖获得者中唯一的女性。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的名字一直和青蒿素连在一起。
1965年,越美交战,双方士兵备受疟疾折磨,装备落后的越共军队更是苦不堪言。当时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研制抗疟药物。为了支援越南,也为了消除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疫情,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指示,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制定了研究计划。为了保密,就以“523”作为任务的代名词。
一年多过去,因为研究团队内部缺乏专业精英人才,“523”任务进展并不顺利。1969年初,“523”任务的负责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希望能得到科研支持,当时39岁的屠呦呦作为院里的骨干也参加了会谈。中医研究院在接受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并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长。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其实早在“523”成立之前,国内其他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都没能有令人满意的发现。
屠呦呦决定,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四处走访老中医,专门整理出了一本包含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其他科研单位汇集到“523”办公室的资料里,青蒿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有一天,在翻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时,其中的几句话吸引住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原来古法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而温度更是提取青蒿的关键所在。“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号样品。”
1972年,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斯坦曾说,“发现和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路径”。青蒿素的诞生,屠呦呦完成了发现,下一步便要着手发明,也就是将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转化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工作人员首先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他们买来7个盛水大缸当提取锅使用,所有工作人員都要三班倒,周末也不休息。屠呦呦因为每天要接触大量乙醚,身体的多个系统都受到了损伤。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只能戴个无法防御有毒物质的棉纱口罩。屠呦呦一天工作下来时常头晕眼涨,还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可她依然不肯放弃试验。
屠呦呦想着尽快验证青蒿素对人体的药性和副作用,还和科研团队成员们以身试药。因为之前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提取物出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有人认为必须对提取物进行反复试验,确保无毒后才能上临床。屠呦呦听闻后,主动要求自己试药,并且后果自负;获得领导同意后,她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最终三人都无大碍。他们还发现比起片剂,青蒿素原粉直接装胶囊的形式更有效果。
1986年,青蒿素终于通过了新药审批。这颗拯救了人类的蓝色小药片,更被非洲人民称作是“来自东方的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其实,早在出生之时,屠呦呦就已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在3个哥哥之后出生的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早在1930年12月30日,父亲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
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靠出租祖辈遗留的房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父亲很重视教育,上世纪30年代末,屠呦呦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虽逢时局动荡,却依然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成了她医学梦想萌发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