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沭河是临沭人民的母亲河,临沭也因沭河而得名。该文追朔历史,从大禹治水故事开始,详细描述了临沭人治理大江大河的丰功伟绩,从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的开建到续建工程的建设,临沭人民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关键词:临沭 大禹 沂沭河 东调工程
帝尧时代,“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尧帝命鲧治水,鲧曾企图“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但这却触犯了天帝的权威,而使自己身遭不幸,“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鲧是为了解救人类的灾难,在与强大的大自然做斗争中牺牲的。他虽然身罹不幸,但并未屈服,在死后肚腹裂开,从而生出了自己事业的继承人禹。禹继父志,前仆后继,并改父鲧堵湮的方法为疏导入海的方法,终于战胜了洪水。祝融杀鲧于羽郊,这里的“羽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的“羽山”,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临沭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四千年后,临沭人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延续着“大禹”的足迹。
沭河是临沭人民的母亲河,临沭也因沭河而得名,千百年来,鲧禹治水的神话在民间代代相传。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决定治理沭河以除水患。1949年春,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导沭第一期导沭整沂工程,国家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调集37个县(市)114万民工,在大官莊村北凿断马陵山,开挖了新沭河,以分泄沭河洪水,开挖了分沂入沭水道,完成了沭河拦河大坝、穿沭涵洞、人民胜利堰等大型建筑工程,使汹涌澎湃的沂沭河洪水,按照人们的意愿,沿着新开挖的分沂入沭水道和新沭河东流入海,减轻了鲁南苏北1000多万亩粮田的洪涝灾害。为彻底治理沂沭河水患,1971年11月动工兴建的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是治淮“东调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开挖人工河道,兴建拦河闸坝、复堤护险等一系列工程措施,迫使沂沭河洪水东调入海,腾出骆马湖和新沂河部分库容和泄洪能力,接纳南四湖洪水,最大限度的减轻鲁南苏北地区的洪涝灾害。到1981年12月工程停工缓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调集临沂、临沭、郯城、莒南、莒县、日照、苍山、费县、沂水等9县民工56万人次,经验21期施工,完成计划工程量的50.1%,沭河大官庄枢纽是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的主要骨干工程,其新沭河泄洪闸于是1977年5月建成,为18孔,弧形闸门,闸总长241.5米,两端建有三层桥头堡;沭河人民胜利堰节制闸为8孔弧型闸门,于1995年建成,两端亦建有三层桥头堡。两闸相距约百米,南北耸立,雄伟壮观。 淮河的大规模治理是从1950年开始的,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第一次治淮高潮。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及时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系统提出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掀起了第二次治淮高潮。
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建设,自建国初期开始先后经历了“三上两下”的过程, 1972年5月,临沂地区沂沭河洪水东调指挥部改名为山东省治淮沂沭河洪水东调指挥部。沂沭河中下游达到了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东调一期工程全面完成。1992年沂沭河东调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将设计工程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作为临沭水利人,这是我收集到的最早的临沭人民参与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建设的一组照片,建国初期,临沭县人民充分发扬沂蒙老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大局为重,积极参与了沂沭河洪水东调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共移民30个村庄、2.3万余人,征地12万亩,147人在工程施工中受伤致残,36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我国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临沭人民无怨无悔。
作为新一代水利人,我们见证着父辈们治理大江大河的成果,沭河大官庄水利枢纽宏伟壮观,是连接分沂入沭水道、新沭河和老沭河的咽喉,是沂沭河洪水东调的关键控制工程,素有鲁东南“都江堰”之美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亲自为枢纽工程题词。河道拦蓄工程最大能力的开发了沭河水资源,大官庄闸、沭河华山橡胶坝、龙窝灌区渠首拦河闸三层拦蓄工程形成了近3万亩水面,营造了良好的水利生态环境,沭河华山橡胶坝每年引水8000万方,最大能力保障了该县工业区的工业用水,龙窝灌区渠首拦河闸每年引水1.2亿方,保障了龙窝灌区31.4万亩农田的灌溉。我作为一名普通水利职工,正在亲自参与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的建设。临沭县作为一个仅有65 万人的小县,临沭人为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续建工程涉及分沂入沭、沭河及新沭河治理三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到3.4亿元,建设资金2.555亿元,仅上级补助占迁补偿资金就达到8000万元。东调续建工程主战场在临沭这片土地上再次打响,临沭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再次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大江大河的治理会战中来。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建设管理局,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先后组织30万多劳工投入工程建设。除国家给予的占迁补偿资金外,沿河涉及的乡镇村街积极配合工程建设,无论从工程的清障、施工道路保障畅通,还是从占迁搬迁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配合,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地方、个人利益,群众无形投入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分沂入沭工程已全面完工,沭河、新沭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以上。
沭河在临沭人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勤劳的母亲,世世代代、不辞劳苦地哺育两岸的一代又一代人民。虽然她只是“泉眼无声细细流”的走着,但在她走过的路当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页,也不断的留下了一代代“禹人”的足迹。
关键词:临沭 大禹 沂沭河 东调工程
帝尧时代,“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尧帝命鲧治水,鲧曾企图“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但这却触犯了天帝的权威,而使自己身遭不幸,“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鲧是为了解救人类的灾难,在与强大的大自然做斗争中牺牲的。他虽然身罹不幸,但并未屈服,在死后肚腹裂开,从而生出了自己事业的继承人禹。禹继父志,前仆后继,并改父鲧堵湮的方法为疏导入海的方法,终于战胜了洪水。祝融杀鲧于羽郊,这里的“羽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的“羽山”,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临沭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四千年后,临沭人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延续着“大禹”的足迹。
沭河是临沭人民的母亲河,临沭也因沭河而得名,千百年来,鲧禹治水的神话在民间代代相传。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决定治理沭河以除水患。1949年春,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导沭第一期导沭整沂工程,国家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调集37个县(市)114万民工,在大官莊村北凿断马陵山,开挖了新沭河,以分泄沭河洪水,开挖了分沂入沭水道,完成了沭河拦河大坝、穿沭涵洞、人民胜利堰等大型建筑工程,使汹涌澎湃的沂沭河洪水,按照人们的意愿,沿着新开挖的分沂入沭水道和新沭河东流入海,减轻了鲁南苏北1000多万亩粮田的洪涝灾害。为彻底治理沂沭河水患,1971年11月动工兴建的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是治淮“东调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开挖人工河道,兴建拦河闸坝、复堤护险等一系列工程措施,迫使沂沭河洪水东调入海,腾出骆马湖和新沂河部分库容和泄洪能力,接纳南四湖洪水,最大限度的减轻鲁南苏北地区的洪涝灾害。到1981年12月工程停工缓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调集临沂、临沭、郯城、莒南、莒县、日照、苍山、费县、沂水等9县民工56万人次,经验21期施工,完成计划工程量的50.1%,沭河大官庄枢纽是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的主要骨干工程,其新沭河泄洪闸于是1977年5月建成,为18孔,弧形闸门,闸总长241.5米,两端建有三层桥头堡;沭河人民胜利堰节制闸为8孔弧型闸门,于1995年建成,两端亦建有三层桥头堡。两闸相距约百米,南北耸立,雄伟壮观。 淮河的大规模治理是从1950年开始的,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第一次治淮高潮。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及时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系统提出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掀起了第二次治淮高潮。
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建设,自建国初期开始先后经历了“三上两下”的过程, 1972年5月,临沂地区沂沭河洪水东调指挥部改名为山东省治淮沂沭河洪水东调指挥部。沂沭河中下游达到了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东调一期工程全面完成。1992年沂沭河东调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将设计工程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作为临沭水利人,这是我收集到的最早的临沭人民参与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建设的一组照片,建国初期,临沭县人民充分发扬沂蒙老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大局为重,积极参与了沂沭河洪水东调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共移民30个村庄、2.3万余人,征地12万亩,147人在工程施工中受伤致残,36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我国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临沭人民无怨无悔。
作为新一代水利人,我们见证着父辈们治理大江大河的成果,沭河大官庄水利枢纽宏伟壮观,是连接分沂入沭水道、新沭河和老沭河的咽喉,是沂沭河洪水东调的关键控制工程,素有鲁东南“都江堰”之美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亲自为枢纽工程题词。河道拦蓄工程最大能力的开发了沭河水资源,大官庄闸、沭河华山橡胶坝、龙窝灌区渠首拦河闸三层拦蓄工程形成了近3万亩水面,营造了良好的水利生态环境,沭河华山橡胶坝每年引水8000万方,最大能力保障了该县工业区的工业用水,龙窝灌区渠首拦河闸每年引水1.2亿方,保障了龙窝灌区31.4万亩农田的灌溉。我作为一名普通水利职工,正在亲自参与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的建设。临沭县作为一个仅有65 万人的小县,临沭人为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续建工程涉及分沂入沭、沭河及新沭河治理三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到3.4亿元,建设资金2.555亿元,仅上级补助占迁补偿资金就达到8000万元。东调续建工程主战场在临沭这片土地上再次打响,临沭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再次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大江大河的治理会战中来。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建设管理局,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先后组织30万多劳工投入工程建设。除国家给予的占迁补偿资金外,沿河涉及的乡镇村街积极配合工程建设,无论从工程的清障、施工道路保障畅通,还是从占迁搬迁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配合,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地方、个人利益,群众无形投入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分沂入沭工程已全面完工,沭河、新沭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以上。
沭河在临沭人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勤劳的母亲,世世代代、不辞劳苦地哺育两岸的一代又一代人民。虽然她只是“泉眼无声细细流”的走着,但在她走过的路当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页,也不断的留下了一代代“禹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