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don的木雕屋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在美国中西部那个叫Sycamore的小镇时,大多数时间我是孤单的。
  那是一个满是玉米地的小镇。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玉米火红而有些焦灼的穗子就在微风中摇摇晃晃,直到与农场里轰隆作响的收割机交织在一起,那摇晃着穗子的玉米秆才波澜壮阔地倒在一望无垠的土地上。
  于是,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玉米节。小镇的居民携家带口,簇拥着这黄灿灿、香喷喷的日子。
  那天,老式的蒸汽机烹煮着成千上万根玉米,流水线作业似的,这头儿刚出锅,那头儿已经有志愿者在给人们分发玉米。玉米是免费的,但规定每个人只能限量得到两根。
  小镇的居民排成了长龙般的队伍,领完玉米,接着就去社区搭建好的桌椅边旁若无人地啃嚼起来。人们的嘴巴被塞得鼓鼓的,有些调皮的玉米粒一不小心就留在了鼻头或者脸颊上。
  我也加入那诱人的咀嚼大军中,仿佛是为了完成一个关于吃的仪式。


  就是那个时候,我认识了Lyndon。Lyndon坐在我的旁边,白须白眉,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他吃玉米的样子和旁边那些中西部人豪气十足的吃相显然有些区别。他吃得极为谨慎且优雅,仿佛是在品尝一杯醇厚的咖啡。一根玉米吃完,他的胡须上居然干干净净,哪怕是一小粒玉米碎都没有。他的样子像是长在粗犷野地里的一朵优雅又精致的郁金香。
  我就这样偷瞄着,看他吃完了全部玉米,反倒忘了自己手中的玉米。儿子看我那般神情,小声用中文提醒说:“妈,你盯着人家老头儿看半天了,不觉得尴尬吗?”
  我这才顿了一下,又开始吃自己的玉米。
  大概我和儿子是这群人中仅有的东方面孔,这个优雅的老头儿听到儿子说话,也转过来,冲我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自我介绍说他叫Lyndon,他的家也在这个镇上。他如此介绍了一番,我知道了他家其实离我们很近。他说自己是一个雕塑家。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在社区里散步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这个有趣的老头儿,恰好我散步的路线也经过Lyndon的家。
  在众多的房子中,我一眼认出了Lyndon的家,因为他家的大门口有一尊用木头雕刻的印第安人头像,大概有1米高。在这雕塑的旁边还有几个与之类似的木雕头像,看似随意摆放,其实是主人用了一番心思。
  平常人家院子的草坪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而Lyndon家前院的花草却是一副闲情逸致的模样,自由散漫地生活在那里,仿佛进了一个自然保护区。
  我还在屋外欣赏,Lyndon已经在屋里看到了我,走出家门冲我招手说:“Simona,要不要来喝一杯咖啡?”我对他熟络的问候有些惊诧。其实我们并不熟,只是那日在玉米节上的一面之缘。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说:“我认识你,我曾经听过你的中国文化讲座,非常喜欢。”
  我这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心安理得地进入他的院子。但他并没有让我进屋,而是让我坐在了后院的一个木桌旁。他让我等等,自己回屋去煮咖啡。
  几分钟后,浓香的咖啡已经端上桌。那桌子其实就是一个粗壮的木头桩子,Lyndon将它刨平,成了一张从这片地上生长出来的木桌。而我坐的小凳子其实也是几个小木桩子。但经过Lyndon的精心雕琢,这些物件显得自然而又精致,与这小院相得益彰。
  我赞叹Ly n d o n的手艺。Lyndon说:“我有一个木雕小店,如果你喜欢,可以去那里选一样东西,作为我送给你的礼物。”
  中国人有无功不受禄的习惯。我嘴里说着“萍水相逢,怎么能冒昧收你的礼物”,心里却向往着他所描述的那个木雕小店。
  小店就在Lyndon的院子旁边,也是一个小木屋。Lyndon说那是他自己搭建的工作室。小屋很简陋,但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雕刻艺术品。
  我选中了一个木雕非洲少女头像。我掏出50美元给Lyndon,Lyndon坚决不要,我坚持要给。我说“无功不受禄”是中国人的习惯,大概他也觉得要尊重我的文化,就勉强收了钱。


  Lyndon是个不成功的雕塑家,也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一生中让他引以为豪的几件事都被他打印出来贴在了小店的墙上,一目了然。
  日子久了,我们居然成了忘年之交。我大概每个星期都会去他的小院小坐,有时候我也会给他带一些中国食物,这让他非常感激。
  有一次,他居然送给我一个罗盘,说这是他收藏多年的中国文物。
  我对这个古老的罗盘始终有些怯怯的,不知道应该把这物件放在家里何处。但看他那蓝汪汪又透出些失望的浑浊眼睛,我又不忍拒绝。
  Lyndon85岁了,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在其他州居住,只是几个月来看他一次。儿子让他去住养老院,他固执地决定留在陪伴他一生的房子里。
  社区的人都很喜欢Lyndon,为了照顾他,大家会偶尔光临他的小店,买一些他雕刻的小物件。Lyndon的木雕永远没有标价,都是谁愿给多少就给多少,但了解他的人们从来都给得只多不少,毕竟他是小镇上唯一的雕刻家。那个木雕小屋的门大多数时间都是敞开的,无论Lyndon在不在。他的生意仿佛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仪式,庄严而又散漫。Lyndon这个人亦是如此。
  有一次,Lyndon告诉我他曾经去过越南,参加过越南战争,可是他不喜欢那场战争。他说人类不能杀戮人类,这是错的。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他绝不会去染指那场战争,言语之间充满哀戚。
  因为参与了战争,他回美国后看过很多年的心理医生,来治疗他的应激性创伤综合征。
  他说,这一生中让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和他的老伴相守了60多年。每说至此,他的眼中总是泪光盈盈,哽咽着说:“我希望Nancy在天堂里等着我,我很快就去找她,她是我这一生的挚爱。”
  很多时间,Lyndon都是在自己的木雕小屋里,守株待兔般等着偶尔光临的顾客们。不管人家买不买东西,他先热情地递上一杯咖啡,让来人落座,一起讨论小镇上最近發生的事情。哪怕是谁家的篱笆被风吹散了,Lyndon也听得兴致盎然。
  去年我回了一趟中国,几个月后我兴冲冲地带着给Lyndon的礼物去找他的时候,他的邻居告诉我说:“Lyndon在圣诞节前夕走了。有人去他的小屋找他,发现他独自坐在木雕小屋里的一把木头椅子上,垂着头,白发白须散落一片。他像是一尊古老的木雕,神秘而又恬淡。”
  听完邻居的那番话,我心里如同堵了一块大石头,久久不能释然。我默默地把从中国带来的礼物放在Lyndon紧闭的小木屋的门口。那是一把从杭州买来的丝绸工艺扇子,是Lyndon一直向往的一个来自中国的礼物。
  一阵风吹来,那扇子就被风吹到了不远处,在残存的雪地里跌跌撞撞。
  我想,Lyndon大概是收到这个礼物了吧。他一定是喜欢的。
其他文献
一  孩子喊“妈妈,过来一下”时,我默默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一横,第10个“正”字完成了。这说明,一早上他已经叫了50遍“妈妈”,而我分别处理了以下这些事情:  1.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  2.妈妈,我想喝口水。  3.妈妈,我可以去下厕所吗?  4.妈妈,我的尺子在哪里?  5.妈妈,我的笔不够尖。  6.妈妈,我想要张纸。  7.妈妈,这个单词怎么读?  ……  “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  又
期刊
说起这家店,我好像连它的名字都没什么印象了,也可能从来就没有注意过。但我知道这是老于的店,那里也承载着我的故事,是我难忘却又百无聊赖的高中时光里无可替代的避风港。一  我和老于纯属不打不相识。现在细想,老于其实挺酷的:都快60岁的人了,整天穿的和旧时代的记者一样,如今回看,居然是当下正流行的工装风;头发三七分,梳得倒还整齐;每天骑着亮眼的橙色“死飞”自行车,兜里揣着个保温杯,来旧货店开门。那辆自行
期刊
2019年3月,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我找了一个做书店店员的兼职,现在看来算是“被骗”。  招聘广告上写的工作内容是:书店管理员,看管小孩,维护秩序,防止吵闹。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让小孩安静,有什么难的。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刚起步、悄悄营业的晚托班,就在一家小学附近的小区里。每天需要负责10来个孩子的课后作业和晚饭,有时还要进行课外辅导。  我抱着打工赚钱的心态开始了这份兼职,发现现在的孩子
期刊
一  我的理发师是个韩国人,英语不大好,但手艺好、价格便宜。  第一次去时,一进理发店,里面坐了好几个韩国大妈一起叽叽喳喳,我立刻觉得来对了地方—作为一个在韩国超市买了10多年菜的人,在我心目中,韩国大妈应该是最会过日子的一群人了,常年化着最精致的妆,抢着最划算的菜。  所以,韩国大妈看中的理发师,肯定不会差。  坐下之后,我掏出手机,指着里面的图片:“这样的。”理发师对着照片认真看了看,又看了看
期刊
一  几个月前,德国“室友”的父母整理旧物的时候清理出一本不知哪个年代的中国菜谱。书里象征性地讲了几个地区的家常菜,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很强。  不久前我取消了回国的机票。那时候颇为难过,盼了好几个月的胡吃海喝的愿望一下子落了空,回家遥遥无期。有一天晚上和“室友”一起看烹饪视频,看完一道又一道,不禁悲伤起来。“室友”不忍看我太低落,把那本落了灰的菜谱拿过来,说想吃哪个菜尽管点,他明天给我做。  我随
期刊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之前从来没有写作经验的她,却在60岁的某一天突然萌生了要把母亲的一生写下来的念头。于是,在自家不足4平方米的厨房里,用两只高低不同的凳子当桌椅,在洗菜炖肉的间隙,杨本芬断断续续写了20年。杨本芬写母亲梁秋园的故事,写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她说:“书写的
期刊
吃穿用度、理发修容、精神滋养……這些我们生活中的必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周边的小店。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承载了我们的很多故事和情感。  这其中,有旅美作者赵奋斗常去的理发店、铁板烧店、韩国夫妇开的干洗店,还有难吃到不想再吃第二次的三明治店。店中人与她的交流,是她日常生活图谱的一部分,回想那些人、那些店,尤显珍贵。  有Lyndon的木雕屋。一位并不成功的雕塑家,做着自己
期刊
一  彼时,我正在阿绿的注视下与一碗黑得不能再黑的凉茶做斗争。看着她那坚定且不容置疑的表情,我心一横,双眼一闭,一碗凉茶就此下肚。整个口腔被又苦又涩的浓郁药味儿包围的感觉真的不太好,我有些怀念家乡外婆煮的甜甜的栀子花糖水了。  每次脸上多了几个痘痘,或是感冒发烧,阿绿都会带我来这里喝凉茶。和所有的广州本地人一样,凉茶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哎,都来广州三年多了,喝个凉茶还是这么不情愿。”
期刊
提起人类文化遗产,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失落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墙、深埋于地下的青铜器,就是传承百年的独门手艺—总之绝不会与“工业”沾边。“工业”二字,似乎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铁锈味,带着钢铁和汽油的冰冷触感。我们在机床轰鸣的声音里,被裹挟着向未来奔去。  我们的城市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我们的生活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不再用石头堆砌城墙、不再把黄金玉器埋进墓地里的现代人,留给未来的遗产又是什么
期刊
一  与亦莹成为同桌时,我刚经历了两次沉重的人生打击。  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竟然离职了。她给我的第一篇作文打了满分,在我的每一篇周记后写下长长的评语,夸赞我颇有创作天分。我虽整体成绩不优,却因这份认可,始终开朗自信。  也许她会诧异为何唯独我没有出现在送别她的队伍里。那天风有点儿凉,我高坐在操场栏杆上,吸着鼻涕打着牙颤,远望她被簇拥着离去。  另一个打击来自我的死党阿希。我带她去看校内散文比赛获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