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托班的孩子们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我找了一个做书店店员的兼职,现在看来算是“被骗”。
  招聘广告上写的工作内容是:书店管理员,看管小孩,维护秩序,防止吵闹。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让小孩安静,有什么难的。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刚起步、悄悄营业的晚托班,就在一家小学附近的小区里。每天需要负责10来个孩子的课后作业和晚饭,有时还要进行课外辅导。
  我抱着打工赚钱的心态开始了这份兼职,发现现在的孩子想要快乐好难。

小A:这是我们家去瑞士旅游的时候买的


  小A是有钱人家的小孩,白白微胖,说话带着奶声奶气的坚定。我对他的初印象是“爱炫耀”。
  在我来的第一天,他就给我展示了一个小玩具,说:“这是我们家去瑞士旅游的时候买的。”我虽然下意识地不喜欢这样的举动,但还是对他笑了笑。
  结果他开始给我讲解这个小玩意儿的玩法,并不打算写课后作业。他不写完课后作业就不能回家,我也不能下班,所以我开始想方设法让他写作业。
  他不情不愿地写,每写两分钟就开始发呆,我一提醒,他就低头再写两分钟,继续发呆,死循环。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他的妈妈来了,气场十足,踩着高跟鞋来到他旁边,第一句话是:“你又没写完?”小A沉默。他妈妈的音调陡然上升:“说话!”
  “嗯。”小A眼神闪躲,低头回答。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了清脆的巴掌声。小A他妈妈给了他一巴掌,小A却是见怪不怪的样子,面无表情,十分淡定,比我这个旁观者镇定得多。
  打完这一巴掌,小A的妈妈甚至没看我一眼,就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你不用害怕,她常常这样。”小A反过来安慰我。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回答什么。
  “我妈妈是老总,老总就是很凶的,我都习惯了。”
  “你爸爸呢?”我问出口后就觉得自己多嘴。
  “我爸爸也是,不过他不在上海。去瑞士的时候,他们俩就不凶。”
  我突然有点儿理解他为什么要带着那个小玩具处处炫耀了。

小B:反正老师也不喜欢我


  小B的作业成绩总是拿B,尽管他都写对了,但常常要重写。老师给的理由是:字迹不工整。小B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所以总是为难他,尽管他没错。
  小B是个小胖子,他的字也是胖胖的,总是超出学校作业本的格子,真的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我问他:“怎么不试着把字写小一些呢?”
  他说:“写小字要花很多时间,作业好多,这样的话要花双倍的时间才能写完作业。”
  我说:“那你如果要重写,也是花了双倍时间啊。”
  他声音变得小小的,慢慢地说:“我有好几次都很努力地把字写在格子里了,可老师也没有给我A。反正老师就是不喜欢我,还和同学说什么‘字如其人’。”
  小B的字越写越潦草,老师日益觉得他态度不端正,重写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在晚托班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再后来,小B的母亲和晚托班的主管聊天,说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厌学情绪很严重,不知如何是好。
  我以前觉得小学的孩子还不懂事,现在觉得,儿童也许比大人更敏感。

小C:为什么说我是“娘炮”


  五年级的小C长得很秀气,安静又有礼貌,校服、书包都是干干净净的,作业总是很快完成,是这个晚托班里的尖子生。而且,晚托班的孩子里,只有他有手机。
  但他和晚托班的其他小孩儿关系都很一般,他总是独来独往,从不参与打闹。
  有一次,主管夸小C的作业写得又快又好。小C问:“那是不是可以玩一会儿手机?”主管同意了。
  就在这时,另一个和他在学校里同班的孩子说了一句:“‘娘炮’,就知道玩手机。”
  小C突然站了起来,一改平时温和的样子,愤怒地瞪着这个男孩。主管为了息事宁人,让我带小C到阅读区休息。我把手搭在小C的肩上,他很听话地跟着我往阅读区走。
  “为什么他们总说我是‘娘炮’?”并没有等我回答,小C继续说,“难道就因为我不喜欢打球,不喜欢跑步,不喜欢打鬧吗?姐姐,你也觉得我是‘娘炮’吗?”
  我没想到看起来是个标准优等生的小C会有这种烦恼。但仔细一想,不管对谁来说,这都算是一种“语言暴力”。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害怕自己说错,害怕让小C更伤心。
  但是不回答的话,小C会以为我也这么想。
  于是,我说:“首先,我不觉得你是他们说的‘娘炮’。其次,男孩子不喜欢打球和跑步很正常,就像有的女孩子喜欢跑步、打球,也很正常,大家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某些东西不是只有男孩或者女孩才能喜欢。还有,一个人怎么样,和别人怎么说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认定自己的。”
  “我觉得我不是。”小C坚定地说。
  “那就行了。”我点点头。

小D:他们都太爱我了,我太累了


  小D上小学二年级。二年级的放学时间很早,他总是最早被送来晚托班的,但比他来得还早的是他的姥姥。
  几乎每一天,小D姥姥都带着小点心和牛奶等着他。
  小D和爸妈住,姥姥并不和他住在一起,虽然也不远,但姥姥还是每天在晚托班“守株待兔”。
  他总是很听话地在姥姥殷切的目光中吃完小点心和牛奶,在姥姥心满意足的注视下开始写作业。
  到了晚托班的饭点,小D其实一点儿也不饿,毕竟才吃过不久,但主管还是会让他吃,免得被投诉说不给孩子吃晚饭,区别对待。每天我都看着小D艰难地吃着晚饭,我有点儿哭笑不得。
  我一直以为小D回家之后就不用再吃东西了。后来小D和我说,他回家后还要再吃晚饭,因为妈妈觉得晚托班的晚饭不够营养。
  “他们都太爱我了,我吃得太累了。”小D最后说。
  可能是因为长大了,回望童年岁月,我只觉得那时无忧无虑,快乐无穷。对比之下,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和当年的我们已经全然不同了。
  不知道晚托班的这些孩子们长大后,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其他文献
一  坐拥9700多万人口的越南号称“骑在摩托车上的国度”,全国摩托车保有量高达4500万辆,平均每2个人就有1辆摩托车。在越南,摩托车也是生活必备品,孩子长到16岁,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父母多半会送他一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连越南人自己都说:“没有摩托车,你就谁都不是。”  不过,对于越南人而言,摩托车只用来代步简直是暴殄天物。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骑着摩托车做不到的。为了多拉快跑,越南
期刊
在西北腹地,看花,是春天的事情。  我的出生地是一个三线工厂的家属院,依山傍河,周围是一大片桃园和麦地,再远一点儿,还有油菜地和苹果园,沿着河畔延展开来。总体来说,西北腹地梁峁起伏、植被稀疏,真正的春天要到立春后很久才来,常常会经历一两场彻骨的雨,几次裹挟着黄土的大风,乃至一次不算小的雪。春天并不能迅速到来,但热闹的农历新年已过,农人上地也没到时候,因而早春显得十分漫长。尤其是起风的日子,那风硬朗
期刊
一  柏林的冬天阴沉而漫长,如同街头行人的脸,不带半分柔情。  让一个德国人开怀大笑是不容易的,即便在剧院,也很少听到他们开怀大笑。他们像控制自己的愤怒一样控制着自己的快乐,不多不少,刚好“得体”。  就连这里的孩子也是如此,两三岁的孩子已经自觉地排着队过马路;遇到无聊的大人聚会,他们居然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和自己玩;偶然也会在周末的市场上看到蹲在冰激凌摊位前哭着不肯走的小孩儿,这时候,站在不远处的父
期刊
越来越喜欢大雾了。  从傍晚到清晨,雾气弥漫在田野中,悄悄地在草丛和树木间聚集,像神奇的魔术师,总有出人意料的表演。我若预感这日会有大雾出现,便会早起,到某个荒僻的地方,苦搜细寻,看细微处有没有精彩的剧目上演。  又被我猜到了。大雾弥漫的清晨能见度很低,我去了离家不远的一片荒地。到处都是水迹和露珠,湿漉漉的,像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此时是初夏,昆虫并不多,最先在水边香蒲细长的叶子上发现了一只毛毛虫,再
期刊
大概,您也听过或经历过类似的爱情故事吧?  他是个普通男生,自小被父母、师长压抑着不让谈恋爱,对于爱情的了解,基本来自小说和电视剧。浪漫的拥抱,炽热的亲吻—虽然每到吻戏,父母就赶紧换台,但他多少还是有了些概念。  这仿佛是个禁忌的秘密—爱情故事该是这样的。  初中时,他偷偷喜欢过班里一个文静的女孩。赶在寒假前,他偷偷写了张贺年卡,画了个卡通猫,附上一句话:“祝你新年快乐。希望你一直快乐。”  结果
期刊
一  我跟我爸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这几年的联系一直很少。上一次见面,是在春节期间,我回老家,他出门时看到我,和我打了一个照面,也没说上话。他穿的什么衣服,神情是什么样的,我没有一点儿印象。他急匆匆地出门,撞见我倒像是一个意外。我能猜得到,他是要去前屋打牌。  他跟我妈离婚时我正念大二,没有预兆地接到他的电话。他说:“我跟你妈离婚了,你以后归你妈管。你现在是个大人了,以后自己照顾好自己。”  我接到
期刊
期刊
侯长喜先生讲笑话,说有个人去烤鸭店问:“是正宗北京烤鸭吗?”“瞧您说的,不正宗您打我脸。”不一会儿,烤鸭端上来了,那人说“先别片皮”,他瞅了瞅鸭屁股说:“这是长江鸭,做咸水鸭最好了,换。”不一会儿又端上来了,那人又瞅瞅鸭屁股:“这是鄱阳湖鸭,好做卤鸭脖子,换。”不一会儿又端上来了,他又瞅瞅鸭屁股:“这是白洋淀的麻鸭,熘鸭片儿最好,换北京白鸭。”这一次,出来一位白帽高耸的人,作揖说:“大师,这死鸭子
期刊
一  孩子喊“妈妈,过来一下”时,我默默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一横,第10个“正”字完成了。这说明,一早上他已经叫了50遍“妈妈”,而我分别处理了以下这些事情:  1.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  2.妈妈,我想喝口水。  3.妈妈,我可以去下厕所吗?  4.妈妈,我的尺子在哪里?  5.妈妈,我的笔不够尖。  6.妈妈,我想要张纸。  7.妈妈,这个单词怎么读?  ……  “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  又
期刊
说起这家店,我好像连它的名字都没什么印象了,也可能从来就没有注意过。但我知道这是老于的店,那里也承载着我的故事,是我难忘却又百无聊赖的高中时光里无可替代的避风港。一  我和老于纯属不打不相识。现在细想,老于其实挺酷的:都快60岁的人了,整天穿的和旧时代的记者一样,如今回看,居然是当下正流行的工装风;头发三七分,梳得倒还整齐;每天骑着亮眼的橙色“死飞”自行车,兜里揣着个保温杯,来旧货店开门。那辆自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