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快乐体验自我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人类的经济生活,从“穴居时代”结束以来,按照这本书的作者们的观点,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前面的三个产业或许仍然被我们叫做“产业”,但这第四个发展阶段——“体验经济”,已经不再可以被叫做“产业”了,因为它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有些经济学家把它视为“第四产业”,但我要立即补充说,这个“第四产业”的产业特征是“大规模量身定制”(mass-customization)。但如果仅仅为说明上述的看法,我就不会向读者们推荐这本书了。
  经济活动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和更高需求层次的活动之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为我们提供的“衣、食、住、行”,表现出实质性的差别。例如,火柴盒式的住房和“T-型”汽车是工业经济为我们的“住”和“行”提供的典型解决方案,而“体验经济”提供给我们的典型解决方案则是高度个性化了的“超现实主义住宅”和“表现主义服饰”。在这一视角下,五光十色的互联网运动只不过是即将到来的“体验经济”的准备阶段。再过十年,网上长大的一代人,被称为“e-generation”(e-代)将主导我们的社会,他们当中许多人接受过互联网狂潮的洗礼,经历了眼下的幻灭和冷漠,磨炼出更成熟的思考与信念。他们的经济社会文化,被概括为“e-文化”。能够适应e-文化的企业,将取代无法适应e-文化的企业,这是刚刚对全世界785家企业进行过深入调查的哈佛教授康特尔的看法。
  消费者是“产品”
  英国一家咨询公司最近在为企业经理举办的学习班里,在实验室条件下,把学员们带进了2010年的社会。在模拟的未来社会,学员们体验到了未来的生产、未来的需求、未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文化。这一场景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管理咨询的培训,又提供了“体验经济”的体验。《体验经济》的作者们这样描述体验经济的理想特征:在这里,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
  虽然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的道理,但应当说,《体验经济》的作者们第一次让我们看到,现实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能够普遍地、大规模地满足马斯洛所论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的阶段。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生产“商品”,企业成为“舞台的提供者”,在它们精心制作的舞台上,消费者开始自己的、唯一的、从而值得回忆的表演。在体验经济中,劳动不再是体力的简单支出,劳动成为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的机会,典型如“网页制作”,劳动者需要发挥极大的想象力和艺术探索精神,需要深入理解阅读的视觉(以及“多媒体”感受)、语言、心理过程,需要洞悉社会文化风土人情,需要尽可能丰富的各类知识,于是网页制作便转化为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的机会。
  体验就是个性
  事实上,在任何经济活动内部,都包含着体验经济的种子。在竞争市场里,我们常见到同类商品按不同价格出售,那件索取高价的商品或许加工得更细致,拿在手里更舒适,看上去更结实,造型更有品位,甚至,它让我们心情不一样……我们说得出千百个理由来为那些别致的商品支付高价,只要它有“个性”。这就是“体验”。两年前一个仲夏夜,我偶然看见热闹的街边小摊上随便扔着一只布质小恐龙,它的神态让我想到电影“在时间之前”里那只父母双亡的小恐龙,一步一回头,孤独地走向未知世界。这感受恰好与我当时的心情发生共鸣,让我愿意以两倍的价格购买这只小恐龙。当然,那位年轻的看摊儿人懵然不知我的心境,因为那是“唯我莫属”的体验,这只小恐龙帮助我永久性地保存了这一体验。对那些玩具来说,这只被我偶然看见的小恐龙被我赋予了“个性”,它再也不是一般的动物玩具了,它对我而言具有了“意义”。通常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同时也是标准化过程扼杀了物品的个性意义的过程。
  如果你写过“日记”,你一定理解日记是怎样替你保存“体验”的。在日记里,生活着的你(“I”)和静观着的你(“Me”)对话。通过日记,你一方面保存了生活感受,一方面反省了你的生活。体验的特征之一是对体验的回忆可以让体验者超越体验。这被《体验经济》的作者们称为“transformation”。生存的艰难困苦,多年之后或许仍然被我们记得,我们知道,那回忆里更多地包含着自豪,因为巨大的苦难让我们显得伟岸起来。
  体验经济,体验人生。偶在的人,存在哲学家们说,无意义地被抛入其所在的特定历史情境,开始了生活,开始了苦难,同时也开始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的过程。所谓“自我”,只有当自我从事“自我”塑型时才存在,才有意义。缺乏意义的自我,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说,至少可以通过“自杀”来昭显“自我”的意义。这里,自杀成为一种体验,残酷而颇具诱惑。
  企业只是舞台
  体验的舞台提供者必须尽力使体验超越“体验”本身,这被《体验经济》的作者们称为“inspiration”。我们看到,这样的超越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中了。唯一需要的,是表演这一超越体验的“舞台”。哈贝马斯说,自我通过“表演”(performance)获得自我意识。一张照片,一片汪洋,一间祈祷室......任何引发我们感慨的物品都可作为表演的舞台。通过表演,我们洞察自己的灵魂。
  这正是《体验经济》的作者们看到的“新经济”的特征。当然,这本书发表以来,随着“新经济”的幻灭,它的作者们也开始“体验”批评。例如,《商业周刊》曾经批评说:这本书完全不讨论新经济的企业如何可以创造利润,而事实上,它赞扬过的那些提供独特“体验”的商业模式(“热带风情”餐馆、“时光旅行”一日游、“未来模拟”保险推销、......),正面临亏损转型的前景。尽管如此,评论界仍然相信“知识社会”即将到来,承认《体验经济》的作者们所刻划的舞台场景发人深省,更重要的是,评论家们公认,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能力,而“创造”恰是体验升华的产物。
其他文献
从创业开始,冯军就被外界视为“另类”,连他自己也一直强调是在“看不起”和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从“冯五块”到“假面影帝”,冯军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也似乎很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没钱做广告,就当是牺牲自己为爱国者这个品牌做广告了。”  直到现在,冯军还是感觉被人“看不起”,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洋品牌,看不起爱国者这样的国产品牌”。爱国者在国内市场除了存储产品盈利外,其余
期刊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又是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的重中之重,本文逐个说明了各种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特点,并以BOT模式和PPP模式为例,着重分析了具体方案和风险管理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融资;BOT模式;PPP模式  一、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特点  1.轨道交通的投资金额较大。轨道交通建设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金额较大、建设要求很高、施工难度也大,因此,成为
期刊
摘 要: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修辞,但是修辞要以怎样的方式出现才能够真正润色文章,还是很有讲究的。它不应该以一种固定的模式不分场合的随便套用,而应该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它不同的作用,同时借鉴不同修辞的优势来达到兼收并蓄的最高效果。在法律写作中,传统上一向以严谨、规范、庄重、适度为其特征,从而很大意义上排斥了文学的修辞方式,以期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然而法律写作与文学修辞是否真的应该坚守“老死不相往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中小城市由于生活成本较大城市偏低,距离农村较近,成为了城市化的重要区域,另外,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城市化问题也越发显现,同时中小城市的林业建设也呈现出于与大城市不同的特质,如何在中小城市有效进行林业建设,是本文讨论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化;林业建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
期刊
摘 要: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是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独立之前提。我国法学界囿于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及其构架研究不够深入,不利于新发展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运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责任;独立性  一直以来学者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争论不休。部分学者认为,该责任是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的一种综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提升,并不是他们的简单相加;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该责任不
期刊
摘 要: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它在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监控制度也容易产生极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小微型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根源解读,并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间借贷的出路,使其真正成为帮助小微型企业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风险监控  如果说资金链是一个企业的鲜血,那么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发展就是企
期刊
摘 要: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为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大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危害之深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对我们现有经济理论进行修正和深化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旨在深层次剖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由此引发蔓延全世界的金融海啸,重创世
期刊
摘 要:法律在促进社会有序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正义的理念,理想的司法状态就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同时获得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确是如此,在严格依据程序的基础上一般能够保证实质正义。但是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难免也会出现“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形。刑事证据是形式诉讼的核心,对于刑事证据的正确把握则奠定了判断是否犯罪的基础,然而在人权愈受人关注的时代,人们不再以一种简单地眼光来看待刑罚,而是更趋于理性得关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教师普遍工作满意度较低。本文从管理层面和几教师层面分别提出了如何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方法  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指的是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过程,工作单位,学校状况等一系列和体育教师职业相关方面的自我满意情况。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主要指体
期刊
摘 要:私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现代人看来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私权在强大的帝国面前却是脆弱地不堪一击,随时面临着侵害,有甚者“贫着无立锥之地”。当断案沦为官员诈骗百姓财产的工具,保障私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彻底坍塌。  关键词:《大明律》;“盗”罪;私权利  历史总是以一种奇异的规律顺着无形的轨道前行,在几百年前斑驳的痕迹里能够依稀可见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不仅是烙印在思维里难以改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