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及听课经验,针对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情况、“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情况、“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情况、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情况、多媒体的使用情况五方面来展开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31-02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听过的课比较多,少说也有几百节。有市里的公开课,有校内的展示课,也有我们深入班级的常态课,听了这么多的课感触颇多。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课能让更多的學生受益?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能让我们的教师彰显个性?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能让我们的教师不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让我们的学生累并快乐着?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0 45”的授课模式,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李西贵的“个性教育”,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哪一种是适合我们?为什么这么多的教育思想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想用最简单的问题解决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别人的药未必能医好我们的病。
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答案的话,那么就应该从改变教师开始,更确切地说改变教师的思维状态。反观课堂,教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教师会说:我们每天被琐事所困,没有太多的时间备课。我承认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在全国普遍存在。有人也曾问过特级教师李镇西这个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为年轻教师成长而提供思考和静下来好好读书的专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是每天对各种琐事和意外情况的处理。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困境与夹缝中完成的。思考也好,学习也好,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需要专门时间完成的任务。”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备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情况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情况。现在有很多教师自认为足够重视这个目标,在授课时不敢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第九章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节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教师在考量这个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多的注重我如何教学生会解这个不等式组,学生怎么解不会出现错误,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预设想让多少学生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于教师想达到的目标不一样,导致在教学中的过程和方法(第二目标)就会不一样。
二、“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情况。现在很多教师奉行我讲学生听,一节课下来学生动笔、讨论的时间很少。学生上课的时候只需要带着一对耳朵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教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呢?我们学习洋思模式不了了之;市里自己研制的教学模式也是公开课上用,公开课后不用;学校前一段时间提倡的小组合作也在襁褓中夭折了。为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教师却不愿意用呢?后来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书中说道:人在陌生的环境稍微遇到困难时就会自动回到人们熟悉的环境中。教师之所以更愿意采用固有的方法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他们熟悉,他们觉得这样做容易。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只要努力往前迈一小步,就可以海阔天空。为什么有些教师要停留固有的模式中?为什么我们不寻找一个既简单效果又好的方法呢?好的课堂应该有三种声音——掌声、笑声、讨论声。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手、口、脑代替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直着脖子咽东西,弄不好咽进去的东西还会再吐出来。
三、“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情况。在听课的时候我更习惯关注学生的表情。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表情会在学生们的脸上留下痕迹。如果一个班级仅有几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表情呆滞,这有可能学生的问题多一些,但如果人数偏多,那我们不得不想教师在授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长此以往,在这个岗位上如何获得一份幸福感?学生在教师那里怎么能获得一份快乐?前些天我在听课的时候问一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个学科”,学生回答我说“不知道”。又问另一个,回答依然是不知道。到另一个班,我也问了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回答我说“都挺喜欢”。也许是学生不屑于回答我的问题在敷衍我。但我的理解是给出两种答案的学生,一类是不爱学习的,没有哪位教师能激发起他的学习热情,另一类是爱学习的,因为学习的需要而喜欢,而并非是学科本身的魅力吸引他,所以在这样的授课状态下学生的个性在丧失。因为教师在授课时对教学目标不是很重视,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随意性就比较强。
四、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情况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要看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情况。现在的课堂比较沉闷的原因就是问题设置不具有挑战性。例如数学课上教师问“1 1=?”,学生一定不感兴趣。但如果教师问1加1为什么等于2,我想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由此可以引出一段数学史,教材上没有,教辅上没有,想想学生会是什么状态?另外,问题不要设置太多,选好一个核心的问题,由这个问题衍生出其他的问题,我想这样教师的备课才能深入精髓。也有人把它称为“培根”。如果根培植得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形成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这样的课才会有生命力。
五、多媒体的使用情况
第五个问题是我们要看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现在的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还仅限于幻灯片的播放,展台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白板的使用就更少了。我以数学课堂为例,数学的画图是比较费时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白板还是比较省时省事的。因为在白板上我们可以直接对图形进行操作。学生也愿意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觉得自己不但会解题,还比其他同学更早地掌握了一项先进技术。另外,在讲解试卷时,我们可以借助展台进行讲解。因为教师仅仅口述,会对学生思考问题带来障碍。如果教师为了快速讲解试题时不画图直接在黑板上板演解题过程,学生一会看黑板,一会看卷子,这样交替的过程实际上是很累的。
基于平时听课的一些感悟,我一直觉得教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应该遵循这样的一种教育思想——以生为本、目标建构、内容赋权,彰显个性。我希望所有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走上一条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使教育能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7).
[2]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 教育研究,2008(1).
责任编辑:于蕾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31-02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听过的课比较多,少说也有几百节。有市里的公开课,有校内的展示课,也有我们深入班级的常态课,听了这么多的课感触颇多。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课能让更多的學生受益?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能让我们的教师彰显个性?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能让我们的教师不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让我们的学生累并快乐着?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0 45”的授课模式,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李西贵的“个性教育”,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哪一种是适合我们?为什么这么多的教育思想没有我想要的答案?我想用最简单的问题解决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别人的药未必能医好我们的病。
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答案的话,那么就应该从改变教师开始,更确切地说改变教师的思维状态。反观课堂,教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教师会说:我们每天被琐事所困,没有太多的时间备课。我承认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在全国普遍存在。有人也曾问过特级教师李镇西这个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为年轻教师成长而提供思考和静下来好好读书的专门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是每天对各种琐事和意外情况的处理。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困境与夹缝中完成的。思考也好,学习也好,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需要专门时间完成的任务。”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课备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情况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情况。现在有很多教师自认为足够重视这个目标,在授课时不敢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第九章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节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教师在考量这个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多的注重我如何教学生会解这个不等式组,学生怎么解不会出现错误,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预设想让多少学生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于教师想达到的目标不一样,导致在教学中的过程和方法(第二目标)就会不一样。
二、“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的落实情况。现在很多教师奉行我讲学生听,一节课下来学生动笔、讨论的时间很少。学生上课的时候只需要带着一对耳朵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并不好,教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呢?我们学习洋思模式不了了之;市里自己研制的教学模式也是公开课上用,公开课后不用;学校前一段时间提倡的小组合作也在襁褓中夭折了。为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教师却不愿意用呢?后来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书中说道:人在陌生的环境稍微遇到困难时就会自动回到人们熟悉的环境中。教师之所以更愿意采用固有的方法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他们熟悉,他们觉得这样做容易。其实我们很多教师只要努力往前迈一小步,就可以海阔天空。为什么有些教师要停留固有的模式中?为什么我们不寻找一个既简单效果又好的方法呢?好的课堂应该有三种声音——掌声、笑声、讨论声。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手、口、脑代替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直着脖子咽东西,弄不好咽进去的东西还会再吐出来。
三、“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要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情况。在听课的时候我更习惯关注学生的表情。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表情会在学生们的脸上留下痕迹。如果一个班级仅有几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表情呆滞,这有可能学生的问题多一些,但如果人数偏多,那我们不得不想教师在授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长此以往,在这个岗位上如何获得一份幸福感?学生在教师那里怎么能获得一份快乐?前些天我在听课的时候问一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个学科”,学生回答我说“不知道”。又问另一个,回答依然是不知道。到另一个班,我也问了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回答我说“都挺喜欢”。也许是学生不屑于回答我的问题在敷衍我。但我的理解是给出两种答案的学生,一类是不爱学习的,没有哪位教师能激发起他的学习热情,另一类是爱学习的,因为学习的需要而喜欢,而并非是学科本身的魅力吸引他,所以在这样的授课状态下学生的个性在丧失。因为教师在授课时对教学目标不是很重视,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随意性就比较强。
四、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情况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要看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情况。现在的课堂比较沉闷的原因就是问题设置不具有挑战性。例如数学课上教师问“1 1=?”,学生一定不感兴趣。但如果教师问1加1为什么等于2,我想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由此可以引出一段数学史,教材上没有,教辅上没有,想想学生会是什么状态?另外,问题不要设置太多,选好一个核心的问题,由这个问题衍生出其他的问题,我想这样教师的备课才能深入精髓。也有人把它称为“培根”。如果根培植得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形成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这样的课才会有生命力。
五、多媒体的使用情况
第五个问题是我们要看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现在的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还仅限于幻灯片的播放,展台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白板的使用就更少了。我以数学课堂为例,数学的画图是比较费时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白板还是比较省时省事的。因为在白板上我们可以直接对图形进行操作。学生也愿意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觉得自己不但会解题,还比其他同学更早地掌握了一项先进技术。另外,在讲解试卷时,我们可以借助展台进行讲解。因为教师仅仅口述,会对学生思考问题带来障碍。如果教师为了快速讲解试题时不画图直接在黑板上板演解题过程,学生一会看黑板,一会看卷子,这样交替的过程实际上是很累的。
基于平时听课的一些感悟,我一直觉得教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应该遵循这样的一种教育思想——以生为本、目标建构、内容赋权,彰显个性。我希望所有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走上一条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使教育能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7).
[2]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 教育研究,2008(1).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