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本源、本体和核心,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适应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教学内在属性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渗透育,首先就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新奇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能认知自我。为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关爱和赏识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尊重和爱心构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发展的快乐。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设置学生活动时,设置不同的层次,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真正体现学生能力“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发展”“ 发展基础上的超越”,让学生可能、可为、可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学习,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充分利用新课中的情境导入,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材的每节课开始都有情境导入,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情境导入时,要注意情境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德育
上课之前要求我们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教学资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要求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时,我给出三个参考选题,学生自由选择,确定自己多媒体作品的主题。参考选题如下:我国传统节日、绿色环保、西安世园会。之所以将选题范围限制在这三个选题中,是因为这三个选题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信息技术要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是现在社会崇尚的一种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设置的主题,可以培养学生态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这个主题的设置,便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地毯生活”的实在好处,进而养成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西安世园会”这个选题贴近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选题的设置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知了世园会的源起、沿革、内容等,更重要的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性,激发学生广泛地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总之,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给学生创设各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爱护环境意识,同时也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意识。
四、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网络带给青少年学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谈网色变”,只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利用信息技术这门课作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及时矫正自己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谐、健康地成长。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其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利用其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为教师,除了在技术上对不适合学生观看的内容进行过滤阻拦外,还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优秀的网站是文明上网、获取健康信息的保障,学生要学会选择。如学生科技网、中学生学习网站、新课堂等网站。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办得比较成功的网校,如101远程教育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宏志网校教育、北京四中网校等。另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織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观,负责、安全、健康的使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新型信息社会的有用之才。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本源、本体和核心,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适应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教学内在属性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渗透育,首先就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新奇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能认知自我。为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关爱和赏识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尊重和爱心构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发展的快乐。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设置学生活动时,设置不同的层次,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真正体现学生能力“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发展”“ 发展基础上的超越”,让学生可能、可为、可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学习,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充分利用新课中的情境导入,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材的每节课开始都有情境导入,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情境导入时,要注意情境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德育
上课之前要求我们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教学资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要求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时,我给出三个参考选题,学生自由选择,确定自己多媒体作品的主题。参考选题如下:我国传统节日、绿色环保、西安世园会。之所以将选题范围限制在这三个选题中,是因为这三个选题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信息技术要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是现在社会崇尚的一种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设置的主题,可以培养学生态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这个主题的设置,便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地毯生活”的实在好处,进而养成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西安世园会”这个选题贴近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选题的设置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知了世园会的源起、沿革、内容等,更重要的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性,激发学生广泛地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总之,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给学生创设各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爱护环境意识,同时也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意识。
四、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虽然网络带给青少年学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谈网色变”,只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利用信息技术这门课作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及时矫正自己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谐、健康地成长。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其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利用其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为教师,除了在技术上对不适合学生观看的内容进行过滤阻拦外,还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优秀的网站是文明上网、获取健康信息的保障,学生要学会选择。如学生科技网、中学生学习网站、新课堂等网站。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办得比较成功的网校,如101远程教育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宏志网校教育、北京四中网校等。另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織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观,负责、安全、健康的使用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新型信息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