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刀耕火种,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明。古人对土地有着天然的归属,当他们因种种原因而远离曾经的土地,故乡就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宗法制将家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致家国情怀融入血液,成为永不会被磨灭的印记。
乌篷船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則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吧?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
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青山绿水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良善,他们的狡黠,他们卑微而又坚韧勉力活着的状态。
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董华说:“对于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故土情怀与家国认同的双重想象
陆佳佳
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不仅成功调动了观影大众的情感,也积极回应了全民强烈的爱国激情与家国认同。今年国庆档,作为姊妹篇的《我和我的家乡》一经上映便引起人们极大的期待。这部影片以共同的主题,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等不同地域的五个故事串连成一部完整的、有关家乡的散文诗。从多方反馈看,影片不负厚望,给市场和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喜剧内核中的平凡与伟大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通过讲述来自五个不同地区的小人物与家乡之间的故事,分别呼应了“医保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西部开发”和“精准扶贫”这几个民生主题,呈现出一幅别样的家国情怀画。创作者们没有选择宏观建构,而是纷纷根植于现实,将镜头聚焦到小人物身上,借由小人物的悲欢折射整个国家、时代的发展和巨变。通过喜剧的创作手法呈现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以及他们对故土的可贵情感,从而增加了整部影片的亲民感和共情力。
在影片的五个故事中,制造喜剧的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叙事的动力,是各种或善意、或用心良苦、或不得已而为之的谎言。
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故事,塑造的却是一个个让人泪目的平凡人。在他们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珍贵的人性之善与家国情怀。虽然他们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但在面对大是大非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可贵真情、知恩图报、默默奉献、家国梦想……这是属于小人物的善良,平凡却伟大,生动且直抵人心。电影运用喜剧化的创作手法,非但未消解主题原有的崇高感,反而因与现实主义和底层叙事的巧妙结合而更具魅力,成为主旋律电影叙事的有效路径。
故土情怀里的家国与时代
《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在空間上横跨中国东西南北中,展现了不同地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北京的摩登大厦、黔南的山峰叠嶂、下姜村的鲜花翠竹、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东北的麦田风光。创作者们通过气势磅礴的镜头语言呈现了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映射出时代的伟大发展,更彰显出一种深植于华夏基因中的故土情怀、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神笔马亮》借虚拟的“画”与乡村的诗意进行关联,通过驻村书记马亮“画家”身份的设置,来讴歌无数基层干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绘就家乡蓝图的伟大。在谎言被揭穿的高潮部分,导演通过马亮妻子的视角,让观众看到马亮画笔下的乡村美景在现实中上演,画中之景与现实之景相互交错、融合。在此过程中,妻子也理解了丈夫(以及千千万万个像丈夫这样的基层干部)对于故土之爱,更懂得了个人理想与家国理想的同一性:更美好的家园和更伟大的时代的到来,总是建立在一些人的无私奉献上。
《最后一课》则是由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的蒙太奇镜头组接,完成了一段跨越二十余年的乡村变迁史的书写。影片通过范老师碎片化的记忆,向人们展现了1992年的下姜村曾是一个物质匮乏的落后乡村,但是在这群接受过范老师教育的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它已完全变了样:砖石瓦块覆盖了泥泞的土路,民宿和商铺代替了茅草房,霓虹灯与游客点亮了村庄的夜色,而小峰笔下那五彩缤纷的理想校园也终于成为现实……同样,《回乡之路》中曾经的黄土高坡,已变成青山绿水之地,乔树林们仍在努力,而闫飞燕们也已“回巢”;《天上掉下个UFO》中交通闭塞的山区,搭乘现代科技的快船实现发展;《北京好人》中的医保也已惠及农村。这既是家国与时代发展的赞歌,也是无数个不忘初心、建设家乡的平凡人的赞歌。影片中那浓浓的故土情结,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民族自豪感,并在此意义上真正彰显了“家国共存”的文化价值。
概言之,《我和我的家乡》将崇高的家国意识形态表述巧妙地缝合进喜剧的类型叙事中,以轻松的语调唱响家国的赞歌,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于细节中闪耀普通人性的光辉,于平凡中凸显时代变迁的伟大。如此,成功呼应了全民记忆中共同企盼的理想故土,用光影的魅力抚慰了人们内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家。
赏读:海南省东方市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
乌篷船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則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吧?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故乡在远方
曹文轩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故乡在情感指涉上其实是约等于乡土的。乡土并非仅指一方水土,更重要的是这方水土所养育出的精神和情怀。乡土乡情,童年童趣,写人纪事,抚今忆昔,乡土甚至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贯穿始终的基调。
汪曾祺每当写到故乡时总会说“我们那个地方”,他像孩子熟悉母亲一般熟稔那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风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但是风土人情,写得有趣不足为奇,写得有情绝非易事。天南海北,风情各异,找出一两处此处独有而别处难寻的景致和特色来渲染一番并不高明,高明的是写出这方水土的人情。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让人记住的远远不是沱江两岸高高的吊脚楼,不是硕果累累的桃园,不是漂泊不定的渡船,而是那青山绿水的风景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良善,他们的狡黠,他们卑微而又坚韧勉力活着的状态。
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去乡村化,城市无边无尽的扩张,乡村不断被蚕食,同时萎缩和流失的还有乡土的情怀。我有时不免感慨现在孩子的辛苦,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在繁重的学业间隙穿梭各大辅导培训班,仅有的闲暇时光也早已被手机电视电脑等占据,即使于乡村留守的孩子们而言,恐怕也早已失去到大自然中找寻乐趣的兴致抑或也没有那样未开发的自然等着他们去开拓。董华说:“对于泥土和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他们还有很多不懂,因为失去了懂得的机会。”童年生活贫乏得近乎可怜,对自然的认识几乎全是从书本上得来,更遑论乡土情怀。这样的童年幸福感大约是要大打折扣的。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底色。我始终觉得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宽厚而温暖的,而他呈现出的文字也是浸润了他故乡的水汽和色彩。因为他漂泊游荡的灵魂终有归属。
故土情怀与家国认同的双重想象
陆佳佳
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不仅成功调动了观影大众的情感,也积极回应了全民强烈的爱国激情与家国认同。今年国庆档,作为姊妹篇的《我和我的家乡》一经上映便引起人们极大的期待。这部影片以共同的主题,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等不同地域的五个故事串连成一部完整的、有关家乡的散文诗。从多方反馈看,影片不负厚望,给市场和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喜剧内核中的平凡与伟大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通过讲述来自五个不同地区的小人物与家乡之间的故事,分别呼应了“医保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西部开发”和“精准扶贫”这几个民生主题,呈现出一幅别样的家国情怀画。创作者们没有选择宏观建构,而是纷纷根植于现实,将镜头聚焦到小人物身上,借由小人物的悲欢折射整个国家、时代的发展和巨变。通过喜剧的创作手法呈现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以及他们对故土的可贵情感,从而增加了整部影片的亲民感和共情力。
在影片的五个故事中,制造喜剧的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叙事的动力,是各种或善意、或用心良苦、或不得已而为之的谎言。
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故事,塑造的却是一个个让人泪目的平凡人。在他们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珍贵的人性之善与家国情怀。虽然他们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但在面对大是大非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可贵真情、知恩图报、默默奉献、家国梦想……这是属于小人物的善良,平凡却伟大,生动且直抵人心。电影运用喜剧化的创作手法,非但未消解主题原有的崇高感,反而因与现实主义和底层叙事的巧妙结合而更具魅力,成为主旋律电影叙事的有效路径。
故土情怀里的家国与时代
《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故事,在空間上横跨中国东西南北中,展现了不同地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北京的摩登大厦、黔南的山峰叠嶂、下姜村的鲜花翠竹、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东北的麦田风光。创作者们通过气势磅礴的镜头语言呈现了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映射出时代的伟大发展,更彰显出一种深植于华夏基因中的故土情怀、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神笔马亮》借虚拟的“画”与乡村的诗意进行关联,通过驻村书记马亮“画家”身份的设置,来讴歌无数基层干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绘就家乡蓝图的伟大。在谎言被揭穿的高潮部分,导演通过马亮妻子的视角,让观众看到马亮画笔下的乡村美景在现实中上演,画中之景与现实之景相互交错、融合。在此过程中,妻子也理解了丈夫(以及千千万万个像丈夫这样的基层干部)对于故土之爱,更懂得了个人理想与家国理想的同一性:更美好的家园和更伟大的时代的到来,总是建立在一些人的无私奉献上。
《最后一课》则是由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的蒙太奇镜头组接,完成了一段跨越二十余年的乡村变迁史的书写。影片通过范老师碎片化的记忆,向人们展现了1992年的下姜村曾是一个物质匮乏的落后乡村,但是在这群接受过范老师教育的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它已完全变了样:砖石瓦块覆盖了泥泞的土路,民宿和商铺代替了茅草房,霓虹灯与游客点亮了村庄的夜色,而小峰笔下那五彩缤纷的理想校园也终于成为现实……同样,《回乡之路》中曾经的黄土高坡,已变成青山绿水之地,乔树林们仍在努力,而闫飞燕们也已“回巢”;《天上掉下个UFO》中交通闭塞的山区,搭乘现代科技的快船实现发展;《北京好人》中的医保也已惠及农村。这既是家国与时代发展的赞歌,也是无数个不忘初心、建设家乡的平凡人的赞歌。影片中那浓浓的故土情结,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民族自豪感,并在此意义上真正彰显了“家国共存”的文化价值。
概言之,《我和我的家乡》将崇高的家国意识形态表述巧妙地缝合进喜剧的类型叙事中,以轻松的语调唱响家国的赞歌,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于细节中闪耀普通人性的光辉,于平凡中凸显时代变迁的伟大。如此,成功呼应了全民记忆中共同企盼的理想故土,用光影的魅力抚慰了人们内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家。
赏读:海南省东方市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