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性是对“现代”时期特质的反思和归纳,构成“现代性灵魂”的是一种作为最高实在的纯粹“自我”观念。这种观念内在包含矛盾:一方面它是人们对于现代条件下个体自主、自由的承诺和信心;另一方面它又是个体价值、自主和自由在现代社会历史中的失落和异化。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体现为:颠倒启蒙时期“自我”研究的“主—客”对峙模式,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用关系性“自我”的行动和联合,发掘“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现实道路。从现代性视域来分析马克思“自我”思想的建构、发展和对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绘制未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
【关键词】现代性 自我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27
现代性视域下“自我”观念的产生
现代性(Modernity)作为对“现代”时期①特质的反思和归纳,这一概念的含义与“那时以来西方哲学家们所关注的争论、问题和标准相关”②。在现代时期,西方世界不仅产生了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且也产生了席卷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哲学家们自觉反思现代时代特质的标志性事件,启蒙哲学家们对现代性的不断讨论使现代性发展为“现代人们统一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学架构”③。这种架构中起支撑作用的“内在灵魂”④是一种与“现代自我的自我肯定相关联”⑤的哲学观念。这种“自我”观念主要通过三个环节塑造完成:
第一,是康德对“自我”概念的先验设计。康德在《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启蒙》中将启蒙等同于一种与“自我”相关的先验理性思维和行为规范,并认为正是这种思维和规范体现了时代精神。“启蒙是人类走出其自我招致的不成熟”⑥,解除这种状况的唯一方法只有“勇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智”⑦。人在运用理智的反思过程中可以感受自身“人之为人”的先验要素。其主要包括:统觉中的先验自我、遵从道德律令的行动自我和具身性的经验自我。这些要素为现代自我“自主发展的逻辑”⑧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黑格尔对“自我”历史发展的辩证赋予。黑格尔认为“现代充斥着关系到自我的结构”⑨,但“自我当中必然发生某些分裂”⑩。这种分裂带来了冲突与重新统一,推动“自我”向更高层面的演进。因此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将自主体的辩证统一机制作为“自我”概念的基础为“自我”注入了生命的律动。但由于黑格尔在逻辑上把“自我”推向了绝对者的地位,使大写的理性“取代了命运,并且知道每一事件的本质意义早被预定”?,致使“现代性的自我理解问题在理性的嘲笑声中迷失了方向”?。
第三,是浪漫主义者们对于“自我”概念非理性层面呈现。与黑格尔相区别,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者们,针对“自我”概念提出了一种更具创造性的、非理性的解决方式。他们主张运用文学上的修辞、悖论和美学方式,将“自我”融入到一种文学和哲学的运动中,凸显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这一做法虽然提升了人的多样个性和地位,但由于其非理性、非逻辑的倾向,却导致“自我”成为一个描述不尽的、神秘的中心,加剧了“自我”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困境。
现代时期哲学家们关于“自我”观念探讨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主要“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变迁的某种回应”?。无论是理性主义代表康德、黑格尔对“自我”的理性逻辑建构,还是浪漫主义对“自我”的非理性设计,都表达出了现代时空变换中“自我”观念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人们对于现代条件下个体自主、自由承诺的巨大信心;而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变革中个体“自我”的茫然失措。这也构成了马克思思考问题的直接背景。
马克思对“自我”观念的反思与建构
面对现代性视域中“自我”观念的矛盾,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颠倒启蒙时期“自我”研究的“主—客”对峙模式,从“自我”的客体化和异化方面揭示现代性条件下“自我”的“非人化结构”。二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產关系,挖掘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三是,坚持“自我”的价值和能动性,运用关系性“自我”的行动和联合寻找“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现实道路。
首先,马克思颠倒了启蒙时期“自我”研究的“主—客”对峙模式,从“自我”的客体化和异化表现揭示现代性条件下“自我”的“非人化结构”。马克思指出解决现代个体“自我”观念矛盾的方法是“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考察基督教人格观与政治国家的互构关系,发掘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现实“自我”的塑造过程。这种塑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制度和现代性、世俗准则侵入个体“自我”的思想领域,使人产生虚假的“自我”认知和主权幻想;另一个是“自我”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不断降低为物,成为进行利己活动的工具性个人。因此,维持现实自我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才是框定自我、构成自我的现实基础。而研究者必须依靠一种实证的和历史的方式,通过科学分析现实社会对“自我”的组织形式和内在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现代“自我”矛盾的真正办法。
其次,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马克思认为现代人格观念是被“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塑造的,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现代资本主义人格观念的产生过程发掘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这种布局,一方面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侵入法律、财政和行政等方面成为规范社会个体生活的外在框架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侵入文化,成为人们在思想层面认同自身的意识形态基础和内在价值选择的过程,如现代意义上的理性自我、自我所有、自我发展、自由观念等。然而,以上观念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它们只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只有“那些能够在市场上运用的品格、冲动和才能被匆忙纳入发展的轨道”,“没有市场价值的一切,则受到无情压抑”?。因此,这种人格观念必然走向毁灭。 最后,坚持“自我”的价值和能动性,运用关系性“自我”的行动和联合,探寻“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指出,现实“自我”是每一个“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内的自己”?。这种“自己”在维持自身生命的物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他人、群体发生联结关系。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塑造了“自我”的现实生活条件和阶级属性。破除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自我”的内在矛盾,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改变,而且依靠每一个现实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现实和发展未来的清醒认知、组织联合和政治行动。唯有这样才会恢复个体“自我”的权力、尊严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对“自我”的建构,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作用下,找到了现实“自我”相互联合、通过行动获得解放的实践道路。这种建构用一种“去中心化”的“关系性的主体性定义”?实现了“自我”研究的思想转型。这种转型具有突破性意义,但也存在值得深思的空间。
现代性之后马克思“自我”思想的再审视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同现代时代相决裂的‘后现代’概念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自我”思想,代表性的观点有: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自我”因传统对抗性的“主—客”辩证框架和目的合理性预设而陷入理论困境,因此应从语言交往实践方面重建“自我”概念的规范性内涵。德里达则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指出,马克思依靠研究那些与“自我”相关的“实际的、经验的、实在性的那些实际结构和可靠中介”来驱除抽象自我概念的幽灵,却由于本体论立场和中心化倾向而未能成功。德勒兹通过文化符号分析和心理学解构对马克思提出批判,认为马克思未能揭示资本主义机器对差异化自我的虚拟编码和欲望拓殖。
以上观点既可以说是对马克思“自我”思想的延異,也可以说是后现代思想家对这一思想重要性的再次确认。回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自我”思想本身,通过审视这些批判与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差别呈现其价值。
首先,马克思所论述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纯粹思辨哲学的产物,而是一个在物质约束中不断与他人、社会、文化、历史互动而生成的关系性“自我”。马克思明确主张要通过考察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用中“自我”与自然、他人、类和群体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呈现现实“自我”,要通过考察历史上人们经历的各种生产关系和与之相关的观念、文化、制度等上层建筑,绘制“自我”的未来的存在方式和保障这种存在方式的社会样态。这种“自我”思想比那些脱离了物质生产基础的或者更多从物质生产基础之外的“亚体系”出发的“自我”研究相比,不仅具有更多的社会生活的现实性,而且具有更多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现实互动涵义。
其次,马克思关系性“自我”的形成指向的是“自我”在实践活动中介入世界的过程。马克思从人类生活的社会维度,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用下的主体性实践角度建构“自我”。他不仅正确地诊断出现代性之弊端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异化;而且借助这种时代异化的辩证特质,进一步通过差异性“自我”的联合和政治行动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与现代性之后对“自我”的话语基础、解构主义或道德层面的分析相比,显然具有更多的操作性和指引性。
最后,马克思“自我”思想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当代“自我”研究仍有巨大启示性意义。“作为一个现代性理论家,马克思必须被置于现代性的语境中”。马克思对关系式“自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设定,不仅要求人们用生成、运动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自我”,而且号召人们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审视、分析,切实找到自我社会关系构成和真正实现的道路。尽管今天我们已身处后现代情境,但马克思的“自我”思想始终号召着我们从时代高度对现实“自我”给予全景分析,从现实关系角度为“自我”的生存、实践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找到切实的方向。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马克思‘自我’观研究”、辽宁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自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L16WSZ022、LDQN2017021)
注释
参见:阿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将西方历史时期分为四个时期:黑暗时期,675~1075年;中世纪,1075~1475年;现代,1475~1875年;后现代,1875~?年。
[英]布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0页。
“作为最高实在(ensrealissimum)的纯粹的自我概念是现代性的灵魂”,详见[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9页。
[德]伊曼努尔·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英]杰拉德·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27、29页。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0、49页。
[英]伊恩·伯基特:《社会性自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储智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125页。
Elias Norbert, The Society of Individual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p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71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4页。
责 编/马冰莹 Abstract: Modernity is the reflect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period, and "the soul of modernity" is composed of the pure "self" concept as a kind of highest reality. This concept contains contradictions. On the one hand, it is people’s commitment to and confidence in the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s in modern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loss and alien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autonomy and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society. Marx solved this problem by reversing the confrontational "subject-object" mode of "self" research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investigating the capitalist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relying on the action and association of relational "self’ to explore the path for "people’s self-fulfillment in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self"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and draw a blueprint of Marxis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odernity, self,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关键词】现代性 自我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27
现代性视域下“自我”观念的产生
现代性(Modernity)作为对“现代”时期①特质的反思和归纳,这一概念的含义与“那时以来西方哲学家们所关注的争论、问题和标准相关”②。在现代时期,西方世界不仅产生了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且也产生了席卷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哲学家们自觉反思现代时代特质的标志性事件,启蒙哲学家们对现代性的不断讨论使现代性发展为“现代人们统一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学架构”③。这种架构中起支撑作用的“内在灵魂”④是一种与“现代自我的自我肯定相关联”⑤的哲学观念。这种“自我”观念主要通过三个环节塑造完成:
第一,是康德对“自我”概念的先验设计。康德在《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启蒙》中将启蒙等同于一种与“自我”相关的先验理性思维和行为规范,并认为正是这种思维和规范体现了时代精神。“启蒙是人类走出其自我招致的不成熟”⑥,解除这种状况的唯一方法只有“勇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智”⑦。人在运用理智的反思过程中可以感受自身“人之为人”的先验要素。其主要包括:统觉中的先验自我、遵从道德律令的行动自我和具身性的经验自我。这些要素为现代自我“自主发展的逻辑”⑧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黑格尔对“自我”历史发展的辩证赋予。黑格尔认为“现代充斥着关系到自我的结构”⑨,但“自我当中必然发生某些分裂”⑩。这种分裂带来了冲突与重新统一,推动“自我”向更高层面的演进。因此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将自主体的辩证统一机制作为“自我”概念的基础为“自我”注入了生命的律动。但由于黑格尔在逻辑上把“自我”推向了绝对者的地位,使大写的理性“取代了命运,并且知道每一事件的本质意义早被预定”?,致使“现代性的自我理解问题在理性的嘲笑声中迷失了方向”?。
第三,是浪漫主义者们对于“自我”概念非理性层面呈现。与黑格尔相区别,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者们,针对“自我”概念提出了一种更具创造性的、非理性的解决方式。他们主张运用文学上的修辞、悖论和美学方式,将“自我”融入到一种文学和哲学的运动中,凸显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这一做法虽然提升了人的多样个性和地位,但由于其非理性、非逻辑的倾向,却导致“自我”成为一个描述不尽的、神秘的中心,加剧了“自我”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困境。
现代时期哲学家们关于“自我”观念探讨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主要“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变迁的某种回应”?。无论是理性主义代表康德、黑格尔对“自我”的理性逻辑建构,还是浪漫主义对“自我”的非理性设计,都表达出了现代时空变换中“自我”观念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人们对于现代条件下个体自主、自由承诺的巨大信心;而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变革中个体“自我”的茫然失措。这也构成了马克思思考问题的直接背景。
马克思对“自我”观念的反思与建构
面对现代性视域中“自我”观念的矛盾,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颠倒启蒙时期“自我”研究的“主—客”对峙模式,从“自我”的客体化和异化方面揭示现代性条件下“自我”的“非人化结构”。二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產关系,挖掘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三是,坚持“自我”的价值和能动性,运用关系性“自我”的行动和联合寻找“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现实道路。
首先,马克思颠倒了启蒙时期“自我”研究的“主—客”对峙模式,从“自我”的客体化和异化表现揭示现代性条件下“自我”的“非人化结构”。马克思指出解决现代个体“自我”观念矛盾的方法是“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考察基督教人格观与政治国家的互构关系,发掘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现实“自我”的塑造过程。这种塑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制度和现代性、世俗准则侵入个体“自我”的思想领域,使人产生虚假的“自我”认知和主权幻想;另一个是“自我”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不断降低为物,成为进行利己活动的工具性个人。因此,维持现实自我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才是框定自我、构成自我的现实基础。而研究者必须依靠一种实证的和历史的方式,通过科学分析现实社会对“自我”的组织形式和内在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现代“自我”矛盾的真正办法。
其次,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马克思认为现代人格观念是被“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塑造的,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分析现代资本主义人格观念的产生过程发掘资本主义时代作用于“自我”的张力布局。这种布局,一方面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侵入法律、财政和行政等方面成为规范社会个体生活的外在框架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侵入文化,成为人们在思想层面认同自身的意识形态基础和内在价值选择的过程,如现代意义上的理性自我、自我所有、自我发展、自由观念等。然而,以上观念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它们只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只有“那些能够在市场上运用的品格、冲动和才能被匆忙纳入发展的轨道”,“没有市场价值的一切,则受到无情压抑”?。因此,这种人格观念必然走向毁灭。 最后,坚持“自我”的价值和能动性,运用关系性“自我”的行动和联合,探寻“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指出,现实“自我”是每一个“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内的自己”?。这种“自己”在维持自身生命的物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他人、群体发生联结关系。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塑造了“自我”的现实生活条件和阶级属性。破除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自我”的内在矛盾,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改变,而且依靠每一个现实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现实和发展未来的清醒认知、组织联合和政治行动。唯有这样才会恢复个体“自我”的权力、尊严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对“自我”的建构,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作用下,找到了现实“自我”相互联合、通过行动获得解放的实践道路。这种建构用一种“去中心化”的“关系性的主体性定义”?实现了“自我”研究的思想转型。这种转型具有突破性意义,但也存在值得深思的空间。
现代性之后马克思“自我”思想的再审视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同现代时代相决裂的‘后现代’概念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自我”思想,代表性的观点有: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自我”因传统对抗性的“主—客”辩证框架和目的合理性预设而陷入理论困境,因此应从语言交往实践方面重建“自我”概念的规范性内涵。德里达则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指出,马克思依靠研究那些与“自我”相关的“实际的、经验的、实在性的那些实际结构和可靠中介”来驱除抽象自我概念的幽灵,却由于本体论立场和中心化倾向而未能成功。德勒兹通过文化符号分析和心理学解构对马克思提出批判,认为马克思未能揭示资本主义机器对差异化自我的虚拟编码和欲望拓殖。
以上观点既可以说是对马克思“自我”思想的延異,也可以说是后现代思想家对这一思想重要性的再次确认。回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自我”思想本身,通过审视这些批判与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差别呈现其价值。
首先,马克思所论述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纯粹思辨哲学的产物,而是一个在物质约束中不断与他人、社会、文化、历史互动而生成的关系性“自我”。马克思明确主张要通过考察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用中“自我”与自然、他人、类和群体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呈现现实“自我”,要通过考察历史上人们经历的各种生产关系和与之相关的观念、文化、制度等上层建筑,绘制“自我”的未来的存在方式和保障这种存在方式的社会样态。这种“自我”思想比那些脱离了物质生产基础的或者更多从物质生产基础之外的“亚体系”出发的“自我”研究相比,不仅具有更多的社会生活的现实性,而且具有更多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现实互动涵义。
其次,马克思关系性“自我”的形成指向的是“自我”在实践活动中介入世界的过程。马克思从人类生活的社会维度,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用下的主体性实践角度建构“自我”。他不仅正确地诊断出现代性之弊端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异化;而且借助这种时代异化的辩证特质,进一步通过差异性“自我”的联合和政治行动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与现代性之后对“自我”的话语基础、解构主义或道德层面的分析相比,显然具有更多的操作性和指引性。
最后,马克思“自我”思想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当代“自我”研究仍有巨大启示性意义。“作为一个现代性理论家,马克思必须被置于现代性的语境中”。马克思对关系式“自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设定,不仅要求人们用生成、运动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自我”,而且号召人们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审视、分析,切实找到自我社会关系构成和真正实现的道路。尽管今天我们已身处后现代情境,但马克思的“自我”思想始终号召着我们从时代高度对现实“自我”给予全景分析,从现实关系角度为“自我”的生存、实践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找到切实的方向。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马克思‘自我’观研究”、辽宁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自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L16WSZ022、LDQN2017021)
注释
参见:阿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将西方历史时期分为四个时期:黑暗时期,675~1075年;中世纪,1075~1475年;现代,1475~1875年;后现代,1875~?年。
[英]布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0页。
“作为最高实在(ensrealissimum)的纯粹的自我概念是现代性的灵魂”,详见[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9页。
[德]伊曼努尔·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英]杰拉德·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27、29页。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0、49页。
[英]伊恩·伯基特:《社会性自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储智勇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125页。
Elias Norbert, The Society of Individual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p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71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4页。
责 编/马冰莹 Abstract: Modernity is the reflection and in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period, and "the soul of modernity" is composed of the pure "self" concept as a kind of highest reality. This concept contains contradictions. On the one hand, it is people’s commitment to and confidence in the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s in modern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loss and alien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autonomy and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society. Marx solved this problem by reversing the confrontational "subject-object" mode of "self" research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investigating the capitalist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relying on the action and association of relational "self’ to explore the path for "people’s self-fulfillment in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self"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and draw a blueprint of Marxis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odernity, self,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