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不是单局限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它还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先期艰辛探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一曲折探索进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的理论成果不仅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为先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一、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开端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风潮,考虑到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历史文献,辩证地分析了斯大林的功绩与错误,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教训,旗帜鲜明地顶住了这股逆流,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并以此为鉴,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
同时“以苏为鉴,独立思考,按中国自己的情况办事,走中国自己的路”也成为贯穿《论十大关系》一文的基本思想,成为指导中共八大召开的基本思想。《论十大关系》一文既是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目睹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并不完全成功之后,试图从仿效苏联模式转变到积极探索开辟自己的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中唯物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先前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本质上的差别,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所谓“又相适应”,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从而能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因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优越性,必须长期坚持;而所谓“又相矛盾”,则是指刚刚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完善。据此,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这一论断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根据。
第二,创立了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毛泽东以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指引,进一步概括和分析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利益关系,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社会矛盾的概念。他在严格、明确地界定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深刻地阐明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严格区分这两类社会矛盾的重大意义,明确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关于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具象化,有利于区别对待、调整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及“两步走”战略思想
(一)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提出。
1954年9月,毛泽东首次提出,要将我国建成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此后毛泽东又提到要将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他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便形成了毛泽东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完整表述。
(二)关于社会主义“两步走”战略思想。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50年到75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便是“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雏形,随后又不断将之具化为先行建立起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期的理论探索,绝非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它还包含着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以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等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理论创造,涉及多个领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创者,毛泽东在做出巨大理论贡献的同时,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这种理论探索并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形态,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执行,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当然,我们不能将错误归咎于毛泽东一人,要客观理性看待失误,切勿全盘否定和抹杀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要知道,先期探索进程中所出现的失误、曲折亦对我们当下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孔慧.建国后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徐俊忠.《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几个问题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6)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为先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一、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开端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风潮,考虑到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历史文献,辩证地分析了斯大林的功绩与错误,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教训,旗帜鲜明地顶住了这股逆流,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并以此为鉴,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
同时“以苏为鉴,独立思考,按中国自己的情况办事,走中国自己的路”也成为贯穿《论十大关系》一文的基本思想,成为指导中共八大召开的基本思想。《论十大关系》一文既是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目睹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并不完全成功之后,试图从仿效苏联模式转变到积极探索开辟自己的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中唯物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先前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本质上的差别,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所谓“又相适应”,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从而能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因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优越性,必须长期坚持;而所谓“又相矛盾”,则是指刚刚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完善。据此,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这一论断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根据。
第二,创立了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毛泽东以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指引,进一步概括和分析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利益关系,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社会矛盾的概念。他在严格、明确地界定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深刻地阐明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严格区分这两类社会矛盾的重大意义,明确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关于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具象化,有利于区别对待、调整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及“两步走”战略思想
(一)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提出。
1954年9月,毛泽东首次提出,要将我国建成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此后毛泽东又提到要将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他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便形成了毛泽东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完整表述。
(二)关于社会主义“两步走”战略思想。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50年到75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便是“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雏形,随后又不断将之具化为先行建立起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期的理论探索,绝非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它还包含着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以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等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理论创造,涉及多个领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创者,毛泽东在做出巨大理论贡献的同时,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这种理论探索并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形态,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执行,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当然,我们不能将错误归咎于毛泽东一人,要客观理性看待失误,切勿全盘否定和抹杀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要知道,先期探索进程中所出现的失误、曲折亦对我们当下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孔慧.建国后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徐俊忠.《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几个问题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