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低碳城市理念, 探讨如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特征,分析了低碳城市研究现状及规划对策。
【关键词】低碳 城市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第四次评估报告( AR4) 报告明确地指出: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是不可置疑的。”。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的建设过程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降低城市的能耗和碳排放,因此,低碳城市规划思维应向低碳城市的创新模式、做出相关决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发展。
一、 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特征
本质上说,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空间秩序而作的关于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低碳的城市规划应该能够在对城市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和内部秩序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就规划角度来看, 低碳的城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低碳城市应具有合适的规模
Glaeser and Kahn 研究了城市规模和城市碳排放量的关系, 得出城市的规模与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指出大量新增人口将导致更高的碳排放水平。这说明, 只有将城市规模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才有可能减缓城市碳排放的增加。
2、低碳城市应具有紧凑的形态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再生, 在城市形态上要形成具有复合土地利用的紧凑城市。在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发展规划中曾经也论证过城市密度、交通等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并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據。紧凑城市土地的复合利用, 多功能紧密结合, 有利于减少居民日常通勤的距离和时间成本, 对于提高城市密度和城市交通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这些无疑将有力的促进城市碳排放的减少。
3、低碳城市应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 不断蔓延的城市道路, 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阻力。以公共交通优先、科学合理组织的高效综合交通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阻力, 降低城市交通中的碳排放增长速率。
二、低碳城市研究现状
1、国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
2003 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最先明确提出了“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空间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载体,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日本的Shimada 等学者在地方层面上,构建了一种长期实现低碳经济的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县。为了实现到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经济结构和技术措施的同时变革; 在地方层面的土地规划、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改革创新措施,在加速实现减碳目标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格莱瑟( Glaeser) 和卡恩( Kahn) 研究了城市发展与居民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应的规律,即: 同样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城市郊区会比居住在城市中心排放更多的碳。目前国际上,英国和日本两国可以说是低碳城市和实践的先行者。英国于2008 年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日本的低碳社会规划强调所有部门共同参与,所有部门实现碳排放最小化,最大限度挖掘各经济部门碳减排潜力。此外,哥本哈根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实行热电联产,进行区域性供热,推广节能建筑,并推行高税能源的使用政策等; 但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公认的低碳城市以及完善的低碳城市理论和规划体系。
2、国内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国,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国内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认识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而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内在关系框架,如图1 所示。
三、城市低碳规划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1、城市空间布局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2、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3、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两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 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4、房地产开发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结论
综上所述,总的来说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10.
[2]顾朝林. 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 . 城乡建设,2009(11) .
【关键词】低碳 城市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第四次评估报告( AR4) 报告明确地指出: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是不可置疑的。”。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的建设过程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降低城市的能耗和碳排放,因此,低碳城市规划思维应向低碳城市的创新模式、做出相关决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发展。
一、 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特征
本质上说,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空间秩序而作的关于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低碳的城市规划应该能够在对城市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和内部秩序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就规划角度来看, 低碳的城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低碳城市应具有合适的规模
Glaeser and Kahn 研究了城市规模和城市碳排放量的关系, 得出城市的规模与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指出大量新增人口将导致更高的碳排放水平。这说明, 只有将城市规模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才有可能减缓城市碳排放的增加。
2、低碳城市应具有紧凑的形态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再生, 在城市形态上要形成具有复合土地利用的紧凑城市。在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发展规划中曾经也论证过城市密度、交通等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并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據。紧凑城市土地的复合利用, 多功能紧密结合, 有利于减少居民日常通勤的距离和时间成本, 对于提高城市密度和城市交通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这些无疑将有力的促进城市碳排放的减少。
3、低碳城市应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 不断蔓延的城市道路, 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阻力。以公共交通优先、科学合理组织的高效综合交通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阻力, 降低城市交通中的碳排放增长速率。
二、低碳城市研究现状
1、国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
2003 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最先明确提出了“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空间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载体,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日本的Shimada 等学者在地方层面上,构建了一种长期实现低碳经济的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县。为了实现到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经济结构和技术措施的同时变革; 在地方层面的土地规划、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改革创新措施,在加速实现减碳目标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格莱瑟( Glaeser) 和卡恩( Kahn) 研究了城市发展与居民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应的规律,即: 同样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城市郊区会比居住在城市中心排放更多的碳。目前国际上,英国和日本两国可以说是低碳城市和实践的先行者。英国于2008 年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日本的低碳社会规划强调所有部门共同参与,所有部门实现碳排放最小化,最大限度挖掘各经济部门碳减排潜力。此外,哥本哈根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实行热电联产,进行区域性供热,推广节能建筑,并推行高税能源的使用政策等; 但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公认的低碳城市以及完善的低碳城市理论和规划体系。
2、国内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国,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国内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认识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而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内在关系框架,如图1 所示。
三、城市低碳规划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1、城市空间布局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2、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3、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两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 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4、房地产开发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结论
综上所述,总的来说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10.
[2]顾朝林. 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 . 城乡建设,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