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3日,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就完成了系统设备调试、舾装施工和相关系泊试验,具备了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现场,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王硕威内心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2011年8月,王硕威作为辽宁舰设计队伍中的一员,同样在大连,见证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次出海试航。
就在半个多月前,王硕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80后总体副总师,王硕威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他与设计团队能够发挥高超的智慧和力量,集智创新、克难奋进,实现了“铸大国巨舰、助圆梦蓝海”的夙愿!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
航空母舰被视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
求学时的王硕威踌躇满志,每次看到国外航母的照片,他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造航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学毕业后,他所学的应用电子专业,在当时可是个“香悖悖”。身边的同学纷纷去大城市高薪企业,他却偏偏选择来到武汉的701所。面对周围人的不解,王硕威内心却十分笃定:“这里研制的海上巨舰,是离自己理想最近的地方。”
久有蓝海追梦志,不负青年赤子心。入所10余年间,王硕威和青年舰船设计师们,正赶上了海军装备发展的大好时机,先后经历了两艘航母和海军装备第三代舰艇的研制任务。他们有幸参与其中,也不负众望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畏艰难、自主创新,迅速成长为“舰船研制国家队”的“中流石氏柱”。
在701所,王硕威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努力打造中国航母,圆中国人百年来的航母梦。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王硕威成为辽宁舰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团队成员深知,辽宁舰的研制并非易事,解决电磁兼容设计是保障甲板作业安全的基础,是形成航母战斗力的重要前提。
在当时,一无经验,二无图纸,三无规范标准,在这个号称当今“最为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的平台上,电磁频谱万般交叠,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如何攻克这一技术瓶颈?团队面临着如山的压力。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王硕威带领团队查资料、搞仿真、做试验,从全舰电磁兼容性顶层规划论证开始,逐步摸索出一条从顶层设计、问题预测,到多层控制、分阶段验证的设计路线,开创性地提出了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说起这个试验,承研单位多、参试设备复杂、试验技术保障难度大……可想而知,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绝对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终,王硕威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设计师队伍冲在了试验第一线,从严冬腊月到烈日酷暑,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发现并解决了关键电磁兼容性问题,有效化解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风险,为辽宁舰顺利交付做出重大贡献。
试验的同时,他们不忘及时总结,首次提炼形成了多类型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有力促进了我国舰船电磁兼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了航母电磁兼容总体设计和验证体系,为后续海军重点型号舰船的研制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入列海军。辽宁舰的服役,是我国航母事业腾飞前的“加速滑行”阶段,也是王硕威迎接新挑战的起跳踏板。如今,正在试航的首艘国产航母,无疑是以王硕威为代表的设计师团队倾力付出的另一件“作品”。
在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任务中,王硕威光荣地担任了总体副总设计师和产品组组长。
从“首艘航母”到“首艘国产航母”,其困难可想而知。这不是王硕威一己之功,但他无疑是青年舰船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建造过程中,王硕威带领团队首次采用以总段为导向,各专业协同推进的区域设计模式,以三维设计为平台,以总段为周期进行设计,显著提升了航母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为确保工程研制节点的顺利推进做出重大贡献。
2018年4月,在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青联秘书处下发的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中,王硕威的名字赫然在列。
有人说,在701所,想见王硕威一面太难,他的办公室大多时间都是空着的。“不是在建造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产品组的同事们会这样说出他的行踪。
一年365天,王硕威在武汉的时间还不到零頭。妻子体谅他的辛苦,更深知他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与王硕威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她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王硕威亏欠家人、亏欠自己,但绝不曾亏欠这份沉旬甸的事业。
在现场的王硕威,总是身着一身驻厂服,脚踏一双劳保鞋,留着板寸头格外利索干练。同事们打趣地说,他的发型两鬓比头顶短,标准的“小鲜肉”同款。他笑着说:“每次专门要求(两边鬓角)理短点,这样别人就看不出不停冒出的白头发了。”
在辽宁舰航行试验期间,为了节省试航试验时间和保证良好试验环境,王硕威负责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选择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进行。每到夜深人静时,王硕威带领他的团队来到甲板上争分夺秒地开始试验。
冬季海湾的夜晚,甲板上寒风凌厉、冰冷刺骨,人只要待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王硕威和他的团队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准确判断试验结论,在甲板上一干就是一整夜,直到天色发白还要拖着疲惫僵硬的身躯,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就这样连续2个月争分夺秒地工作,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宝贵的全船电磁环境分布。
“坚持舰船报国,担当强军使命。”作为两型巨系统工程的设计师,这是王硕威的人生信条。“很多前辈,一辈子只能经历一到两个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而我们这批青年人,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这离不开国家为青年舰船人提供的广阔舞台,这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创造了中国舰船史上的奇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的殷殷嘱托激励着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向着新目标不断石氏砺前行。
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航母工程建设的新动力——这是王硕威在大连施工现场的又一项神圣使命。
“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航母工程建设工作中去,实现从‘用起来’‘造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为有效履行新时代强国强军历史使命打造大国重器。”十九大闭幕不久,受上级嘱托,身为701所大连现场党支部书记的王硕威,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宣讲会议精神。
现场办公环境简陋,王硕威组织大家利用不到5平方米的房间建成了“党员活动室”。现场工作繁忙,他见缝插针地带领大家学习十九大精神,激励斗志、鼓足干劲,把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推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王硕威曾说,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因为他的信仰就是“科技创新、科研报国”。
王硕威还说过,信仰就是一种传承,就是“信仰着你的信仰”。701所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个庞大的造船机构里,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专家:被誉为国产导弹驱逐舰之父的潘镜芙、曾担任3个舰艇型号总师的朱英富、多型护卫舰总师的吴晓光、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总师的徐青……他们接力火炬、永续奋斗,把一辈子的精力都献给了共和国舰船事业。正是这种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才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造船技术,学到了科研精神,更坚定了人生信仰。”王硕威说,当舰船报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上,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提升本领,做到能接上班,保证接好班。
在701所,青年舰船设计人员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超过75%,平均年龄不到37岁,一批年富力强的高学历、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推动海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青年一代装备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如今,王硕威和团队正继续奋战在国防装备建设的一线上,用青春抒写担当,用芳华铸就巨舰,以激扬的青春开辟新的壮丽航程。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2011年8月,王硕威作为辽宁舰设计队伍中的一员,同样在大连,见证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次出海试航。
就在半个多月前,王硕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80后总体副总师,王硕威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他与设计团队能够发挥高超的智慧和力量,集智创新、克难奋进,实现了“铸大国巨舰、助圆梦蓝海”的夙愿!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
航空母舰被视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
求学时的王硕威踌躇满志,每次看到国外航母的照片,他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造航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学毕业后,他所学的应用电子专业,在当时可是个“香悖悖”。身边的同学纷纷去大城市高薪企业,他却偏偏选择来到武汉的701所。面对周围人的不解,王硕威内心却十分笃定:“这里研制的海上巨舰,是离自己理想最近的地方。”
久有蓝海追梦志,不负青年赤子心。入所10余年间,王硕威和青年舰船设计师们,正赶上了海军装备发展的大好时机,先后经历了两艘航母和海军装备第三代舰艇的研制任务。他们有幸参与其中,也不负众望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畏艰难、自主创新,迅速成长为“舰船研制国家队”的“中流石氏柱”。
在701所,王硕威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努力打造中国航母,圆中国人百年来的航母梦。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王硕威成为辽宁舰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团队成员深知,辽宁舰的研制并非易事,解决电磁兼容设计是保障甲板作业安全的基础,是形成航母战斗力的重要前提。
在当时,一无经验,二无图纸,三无规范标准,在这个号称当今“最为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的平台上,电磁频谱万般交叠,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如何攻克这一技术瓶颈?团队面临着如山的压力。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硬干!”王硕威带领团队查资料、搞仿真、做试验,从全舰电磁兼容性顶层规划论证开始,逐步摸索出一条从顶层设计、问题预测,到多层控制、分阶段验证的设计路线,开创性地提出了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说起这个试验,承研单位多、参试设备复杂、试验技术保障难度大……可想而知,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绝对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终,王硕威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设计师队伍冲在了试验第一线,从严冬腊月到烈日酷暑,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发现并解决了关键电磁兼容性问题,有效化解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风险,为辽宁舰顺利交付做出重大贡献。
试验的同时,他们不忘及时总结,首次提炼形成了多类型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有力促进了我国舰船电磁兼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了航母电磁兼容总体设计和验证体系,为后续海军重点型号舰船的研制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入列海军。辽宁舰的服役,是我国航母事业腾飞前的“加速滑行”阶段,也是王硕威迎接新挑战的起跳踏板。如今,正在试航的首艘国产航母,无疑是以王硕威为代表的设计师团队倾力付出的另一件“作品”。
在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任务中,王硕威光荣地担任了总体副总设计师和产品组组长。
从“首艘航母”到“首艘国产航母”,其困难可想而知。这不是王硕威一己之功,但他无疑是青年舰船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建造过程中,王硕威带领团队首次采用以总段为导向,各专业协同推进的区域设计模式,以三维设计为平台,以总段为周期进行设计,显著提升了航母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为确保工程研制节点的顺利推进做出重大贡献。
2018年4月,在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青联秘书处下发的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中,王硕威的名字赫然在列。
有人说,在701所,想见王硕威一面太难,他的办公室大多时间都是空着的。“不是在建造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产品组的同事们会这样说出他的行踪。
一年365天,王硕威在武汉的时间还不到零頭。妻子体谅他的辛苦,更深知他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与王硕威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她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王硕威亏欠家人、亏欠自己,但绝不曾亏欠这份沉旬甸的事业。
在现场的王硕威,总是身着一身驻厂服,脚踏一双劳保鞋,留着板寸头格外利索干练。同事们打趣地说,他的发型两鬓比头顶短,标准的“小鲜肉”同款。他笑着说:“每次专门要求(两边鬓角)理短点,这样别人就看不出不停冒出的白头发了。”
在辽宁舰航行试验期间,为了节省试航试验时间和保证良好试验环境,王硕威负责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选择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进行。每到夜深人静时,王硕威带领他的团队来到甲板上争分夺秒地开始试验。
冬季海湾的夜晚,甲板上寒风凌厉、冰冷刺骨,人只要待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王硕威和他的团队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准确判断试验结论,在甲板上一干就是一整夜,直到天色发白还要拖着疲惫僵硬的身躯,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就这样连续2个月争分夺秒地工作,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宝贵的全船电磁环境分布。
“坚持舰船报国,担当强军使命。”作为两型巨系统工程的设计师,这是王硕威的人生信条。“很多前辈,一辈子只能经历一到两个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而我们这批青年人,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这离不开国家为青年舰船人提供的广阔舞台,这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创造了中国舰船史上的奇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的殷殷嘱托激励着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向着新目标不断石氏砺前行。
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航母工程建设的新动力——这是王硕威在大连施工现场的又一项神圣使命。
“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航母工程建设工作中去,实现从‘用起来’‘造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为有效履行新时代强国强军历史使命打造大国重器。”十九大闭幕不久,受上级嘱托,身为701所大连现场党支部书记的王硕威,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宣讲会议精神。
现场办公环境简陋,王硕威组织大家利用不到5平方米的房间建成了“党员活动室”。现场工作繁忙,他见缝插针地带领大家学习十九大精神,激励斗志、鼓足干劲,把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推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王硕威曾说,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因为他的信仰就是“科技创新、科研报国”。
王硕威还说过,信仰就是一种传承,就是“信仰着你的信仰”。701所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个庞大的造船机构里,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专家:被誉为国产导弹驱逐舰之父的潘镜芙、曾担任3个舰艇型号总师的朱英富、多型护卫舰总师的吴晓光、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总师的徐青……他们接力火炬、永续奋斗,把一辈子的精力都献给了共和国舰船事业。正是这种科研精神的薪火相传,才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造船技术,学到了科研精神,更坚定了人生信仰。”王硕威说,当舰船报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上,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提升本领,做到能接上班,保证接好班。
在701所,青年舰船设计人员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超过75%,平均年龄不到37岁,一批年富力强的高学历、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推动海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青年一代装备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如今,王硕威和团队正继续奋战在国防装备建设的一线上,用青春抒写担当,用芳华铸就巨舰,以激扬的青春开辟新的壮丽航程。